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兄弟树/祖国与童年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吴然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儿童散文名家吴然创作的散文集。作者以优美纯粹、滋润心灵的文字,记叙了难以忘怀的童年往事,抒发了浓厚的乡土情怀;同时,在爱与童心的歌唱中,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生动地描写和展现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艺术地再现了孩子们在祖国怀抱里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展示了一个富饶而又美丽多彩的中国。
作者简介
吴然,1945年生,云南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春城晚报社高级编辑。编辑之余,多为少年儿童写作。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儿童文学《海花》。出版散文、儿童散文集《歌溪》《风雨花集》《珍珠雨》《一碗水》《我的小马》(台湾版)、《铁门与锁》等十多本。散文集《小鸟在歌唱》《小霞客西南游》《天使的花房》分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有作品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和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多项。作品选入《散文十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儿童文学卷》等100多种选本。其中,《新年礼物》《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七册,《我们的民族小学》《珍珠泉》分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上、下册;《杨梅会》选入四年级下册;《走月亮》选入台湾省《国语实验教材》第12册;《新年礼物》选入韩国小学三年级中韩文语文对照读本、日本“公文式”中文教材。其他如《那只红嘴鸥》《歌溪》《一碗水》《和花朵说悄悄话》《小鸟和守林老人》《过三苏祠》《孔雀舞》等,亦选入与教材同步的中小学新课标语文读本。
目录
第一辑 冰帽子
山村小学
兄弟树
冰帽子
火柴
书包
水井
独松树
民族小学
第二辑 长街宴
踩新路
我和乌丽娜
赛马三月街
卖茶叶的一天
长街宴
铁匠阿哥
两只小熊
走月亮
怒江边的鲜花节
第三辑 独龙花开
阿普芬和“文面女”奶奶
约多啊,约多
守秋
我们去香格里拉
从中旬去德钦
苍山小记
大理二题
序言
童心,让我和孩子们更
亲近
我当过工人,当过《春
城晚报》的副刊编辑,并在
冰心、郭风等前辈的感召、
引领下,走上了儿童文学创
作之路。
我主要练习给孩子们写
散文。
1985年11月7日,以冰心
老人的名篇《小桔灯》(又
叫《小橘灯》)作为刊名的
儿童副刊在《春城晚报》点
亮。为感谢冰心老人题写刊
名,我们送了一小座大理石
画屏给她留念,我同时附上
自己第一本薄薄的儿童散文
集《歌溪》向她请教。不久
,冰心老人给我来信了。信
不长,是这样写的——
吴然同志:
《歌溪》和大理石一架
均拜领,感谢之至!给儿童
写散文不容易,要有童心。
你(吴然)的散文小集,朴
素自然,我很欣赏。请代我
谢谢春城的小读者!

笔健。
冰心
六,十九(1986年)
这封信后来收在《冰心
书信全集》和《冰心全集》
中。
可以想见我收到信时的
激动。“给儿童写散文不容
易,要有童心”,短短的一
句话,凝聚了冰心老人宝贵
的写作经验,也透露出一种
人生境界。只是这种境界太
难达到。我们这些成年人,
并非生活在童心世界。生活
中不如意的事多了,童心安
在!
但是,既然要为孩子们
写作,就得找回自己的童心
。这一点,儿童文学作家恐
怕都自有办法。我的办法是
“回到童年去,在回想童年
中唤起自己的童心”。虽然
我的童年并不快乐,但也有
些许美好和温柔让我久久回
味,并像影子一样始终留在
我的记忆中,浸润着我的写
作。当然,我又不是全靠记
忆来写作,更不是写成年人
过往时光的回忆文章。我只
是把童年找回来细细端详,
重新回味,重新想象,以此
唤起我的童心。这样的童年
多少已经“艺术化”了,既遥
远又现实,时间概念完全模
糊了;我散文里的童年,仅
仅是我“童年的影子”了。事
实上,只有将记忆融入现实
,与当下结合,才能既保持
记忆的新鲜与活力,又丰富
了记忆;从而让我们获得现
实的召唤与美感,获得自己
那颗不曾丢失的“童心”,和
现实中的孩子更亲近。
多年来,从老家宣威到
我的第二故乡大理,从西双
版纳到阿佤山寨,从迪庆高
原到独龙江畔,我几乎跑遍
了云南这块芬芳的土地;与
各民族孩子的亲密接触,让
我童心萌动,唤醒并丰富了
我的童年记忆。
我在遥远的边寨小学,
听孩子们朗读课文《大青树
下的小学》。和从北京等地
来的孩子一起,在洱海边“
走月亮”,背诵“秋天的夜晚
,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
边升起来了”,我和孩子们
是那样激动,在一种无比的
美感与快乐之中,沐浴着洱
海的月光。孩子们为我的作
品画插图,用想象的色彩丰
富我的作品。所有这一切,
都让我深深地感动,得到只
有儿童文学作家才能得到的
幸福。
我们知道,包括儿童散
文在内的儿童文学是幻想的
文字。因此,我在写儿童散
文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
幻化”或者想象成一个儿童
,从而以这个儿童的身份去
完成一篇作品。于是,我散
文中的“我”,有时候是个纳
西族或傣族小姑娘,有时候
又成了布朗族或是白族的小
男孩。
我觉得,儿童散文和一
般散文的不同,主要在于儿
童散文的写作,大多采用儿
童视角,在童心跃动中完成
创作,从而焕发文学之美和
孩童般可爱的芬芳。
孩子们,愿这本散文集
让我们更亲近!
吴然
2020年8月4日于昆明大
观河畔
导语
来自祖国各地的实力派作家,倾情描绘童年时光,展现人性之美、自然之美、文学之美,展现祖国与童年之美!
本套书邀请国内实力派作家,为广大少年儿童倾情撰写以“祖国与童年”为主题的作品。作家或回忆自身的童年往事,或描写当代孩子的成长经历,或讴歌孩子眼中的美好世界,通过“童年之眼”来见证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给当今的孩子们奉献一道明亮清新且营养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
本书是儿童散文名家吴然创作的散文集。
书评(媒体评论)
给儿童写散文不容易,
要有童心。你(吴然)的散
文小集,朴素自然,我很欣
赏。
——冰心
读吴然的散文,我的目
光穿梭于字里行间,有一种
和云南的彩云一起飞翔的感
觉;飘逸的、洁净的云带着
我们,播洒着透明的雨滴。
——金波
精彩页
山村小学
我们村有一两百户人家,都是吴姓。我小时候,村里最堂皇最神圣的建筑,就是供奉着祖宗牌位和“天地国亲师位”的祠堂了。祠堂铜环大门的门额上,高悬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大匾——“吴氏宗祠”。这四个行书大字金晃晃的,苍劲有力,那字的结构,钩点撇捺的沙笔中仿佛挟带着风声。
这座堂皇的祠堂,也是村里的学堂。喜气洋洋的“龙沿村小学”的牌子,就挂在大门旁的门枋上。正对大门的旗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欢笑着,看着一群高高矮矮、男男女女的学童跑出跑进,用读书声和笑骂吵闹声,驱散这里曾经有过的神秘和神圣,使它成为一所真正的山村小学。
大门外有一块作为学校标志的操场,周围都是田地、菜园。菜园一角的一口老井,用青石砌成的井栏上,布满深深的绳印,表明它的古老。向日葵金黄的轮盘,沙沙作响的苞谷的绿叶,往往会高过围墙,探头探脑地向正在读书写字的小学生张望。菜园里的南瓜藤,会沿墙爬上学校的房顶,在蜜蜂的嗡嗡声中喜气洋洋地开花结瓜。到摇响铜铃下第一堂课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阳光下,菜园里的蔬菜,田地里的庄稼,因为种类的不同而显出各自生命的色泽,嫩黄、粉绿、娇红,一片水光莹莹。
忽然,学校镶着铜环的大门开了,一群小学生飞了出来,借着草叶上的露水,都来磨铜墨盒了!墨盒有大有小,有方有圆,还有长形的、椭圆的。盒盖上的画面则有“渔翁垂钓”“岁寒三友”“深山古寺”等。紫铜的暗红稳重,白铜的银色清幽,黄铜的灿烂夺目。同学们在草埂上磨着,擦着,比试着,争论着,嬉笑着,吵闹着。一个个锃明灿亮的铜墨盒,映着天光,映着草色,映着同学们的笑脸。湿润鲜亮的早晨,是我们山村小学最快乐的时刻!
接着,李老师的大口哨吹响了!同学们把铜墨盒收起来,按高矮顺序排好队,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做课间操,或者听着李老师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一,一一,一二一”地走正步,要不,就是哗哗哗地跑步;直到李老师的哨子曜的一声叫停,同学们才哗啦一下解散,吵吵闹闹地走进教室,继续上课。
我就是在这所小学——可爱的山村小学开蒙识字,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的。
我们二三十个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就只有一个老师,同在一间作为教室的大殿里上课。李老师年纪轻轻的,高个子,上衣口袋里别着一支水笔,脖子上挂一只象征权威的锃亮的大哨子。当四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做四则运算题的时候,李老师就教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读“开学了,开学了,我们天天去上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呢,这时候可能是写大楷,也可能开始钻桌子、吵架,千些五花八门捣乱的小把戏,直到李老师腾出沾着粉笔灰的手来收拾他们。
李老师的巴掌很大,挨上一巴掌,可不是闹着玩的!李老师管教学生最拿手、最方便也最具权威性的,就是他的大巴掌。他的巴掌挥动起来,能扬起一阵风。
除了挥动巴掌,李老师就只会在罚站上玩点儿花样。比如站板凳,特别是女同学胆子小,他偏让她们抖手抖脚地站在高板凳上;又比如喊一声“站直了”,就会有一碗冷水放在头上,让你顶着,一动也不敢动。最有趣的是帮他生火。那往往是快放学了,他找个借口罚学生去帮他生火做饭。那学生走到门口,回头做个鬼脸,得意劲儿倒仿佛是受到了莫大的奖励。不一会儿,一股火烟味从隔壁的厢房透进教室,同学们的肚子也就开始咕咕叫了。
一天,就在李老师说“下课”的时候,大石宝悄悄告诉我,李老师叫“李继果”,是老东山那边的人,初级师范毕业后,分到我们村来教书。我问大石宝怎么知道的,大石宝举举他的雕刀,噫,原来他还给李老师刻过图章呢!
李老师书教得好,据说好几个村都来要他,我们村抵死不放。李老师也喜欢我们龙沿村,不愿离开我们龙沿村。他带着我们向米丘林学习,搞各种好玩的“科学实验”:比如,在洋芋苗或者瓜苗上嫁接番茄,在梨树上嫁接苹果……我们村那时没有苹果树,李老师教我们用花红树代替。当然一样也没有嫁接成功,大人们不敢说李老师,倒是把我们骂得贼死。我们呢,却是深信不疑,相信米丘林是对的,我们李老师也是对的!
每隔个把月,李老师就带我们上山砍柴。本来村里说,学校烧开水,还有老师煮饭、烧水的柴火都由村里提供;李老师用毛主席的话教导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带我们去砍柴,除了劳动锻炼,还是开展一种互相帮助的集体活动。李老师布置我们带镰刀、砍刀、背箩和绳子,还有晌午……一听说“晌午”,我们都欢呼起来,一片叫的都是“带洋芋”。李老师笑了,他和我们一样喜欢吃烧洋芋。在同学们吼吼叫叫的时候,我见大石宝总是一脸平静或者说漠然地看着窗外。这样的活动,他因为拄着双拐,所以不便参加。但他还是按时来到学校,写字,或者雕刻个什么物件。他给自己安排功课。
我们村后的山上长满了树,最多的是松树、麻栗果树。松树的种类多,常见的有科松、赤松、罗汉松、黑松等。科松结松苞,松苞成熟了,里面的松子很好吃。不过我们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