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贵州地域形象史研究(精)/汪文学学术作品集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汪文学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从对地域研究现状之反思和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讨论地域意识之发生和地域形象的建构,分析地域形象建构之主体、路径和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贵州地域形象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的历史过程、闸释作为地域称谓、地域空间、地域族群,地域文化和地域经济西贵州”,回答“何谓贵州?何以贵州?”的问题。分析历代中央王朝对贵州的态度,呈现国家视野下的贵州形象。研究“他者”对贵州的异域感,“畏黔”心理及其在述异心态下对贵州的异化描写“我者”的“去黔”心理“向化”追求及其在“向化”追求的影响下对贵州地域文献的整理和地域文脉之建构。讨论在新时期建构多彩贵州地域新形象的方法和路径,建构以贵州形象、贵州精神和贵州文化三位一体的当代贵州精神文化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作者简介
汪文学,男,1970年生,苗族,贵州思南人,文学博士,教授。现任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九三学社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省政协委员。曾任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文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全国青联第十、十一届委员。曾获得“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贵州青年五四奖章”和“国务院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贵州省甲秀文化人才”称号,被评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教学名师。主讲的“中国人的精神传统”被评为国家级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获得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文艺奖多项。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贵州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述10余种,即《正统论——发现东方政治智慧》(2002)、《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2003)、《传统人伦关系的现代诠释》(2004)、《汉唐文化与文学论集》(2008)、《贵州古近代文学理论辑释》(2009)、《诗性风月——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情爱》(2011)、《中国古代性别与诗学研究》(2012)、《中国人的精神传统》(2012)、《道真契约文书汇编》(2014)、《边省地域与文学生产》(2016)、《扬雄与六朝之学》(2019)、《蟑香馆使黔日记(点校)》(2019)等,主编大型地域文献丛书《中国乌江流域民国档案丛刊》《贵州古近代名人日记丛刊》《中国西南布依摩经丛刊》等数种。
目录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序
绪论
一、地域研究之现状及其反思
二、概念诠释与理论借鉴
三、本书研究要旨
第一章 地域意识的产生与地域形象之建构
一、古代中国人地域意识的产生和地域形象之建构
二、谁在建构:地域形象建构之主体
三、如何建构:地域形象建构的要素和方式
四、为何建构:地域形象建构之目的
第二章 何谓贵州?何以贵州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作为地域称谓的“贵州”
三、作为地域空间的“贵州”
四、作为地域族群的“贵州”
五、作为地域文化的“贵州”六、作为地域经济的“贵州”
七、结语
第三章 国家视野下的贵州地域形象
一、引言:地域形象建构中的国家视野
二、先秦时期国家视野下的贵州
三、两汉时期国家视野下的贵州
四、魏晋至宋元时期国家视野下的贵州
五、明清时期国家视野下的贵州六代以来国家视野下的贵州
七、结语
第四章 异化:“他者”对贵州的想象和书写
一、“述异”与“畏黔”:“他者”对贵州的整体印象
二、“他者”对贵州地域空间的描写
三、“他者”对贵州地域人文的描写
第五章 向化:“我者”对贵州的认识和建构
一、“去黔”与“向化”:“我者”关于贵州的认识
二、“我者”关于贵州地域文献之搜集和整理
三、“我者”关于贵州地域人文传统之建构
第六章 重建新时代贵州地域形象的方法和路径
一、重建新时代贵州地域形象之机遇和条件
二、贵州形象:“多彩贵州”形象品牌的建构及其内涵诠释
三、贵州精神:贵州精神的历史渊源和现代价值
四、贵州文化:以黔学为中心的地域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汪文学学术作品集”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