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丑自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朱尔·图诺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小丑自传》是我们能找到的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记录了“小丑”这个职业者背后喜怒哀乐的文本之一。这是一本短小精悍的传记,你甚至只需要等待一个温暖的午后,两个小时,便可一览这位艺术家“小丑”的一生。
传主小丑朱尔图诺曾供职于玲玲马戏团,他的名字在马戏团如雷贯耳,以至于这本传记最初在杂志上刊登时便引起读者的热捧。
这本传记记录了小丑艺术家朱尔图诺的一生,他如何命中注定成为小丑、作为一名表演艺人台前幕后的辛酸血泪、随着马戏团游历世界的丰盛阅历、生活中的小丑无法避免的爱憎与悲喜,同时作为专业从业者,朱尔在这本传记中详细记载了小丑的悠久历史、小丑的技艺把戏成因以及在马戏团一生的所见所闻。最令人动容的章节,朱尔·图诺宣告了自己作为小丑的信念、骄傲以及对自己职业的无比热爱。朱尔图诺的一生,多是欢笑,亦有泪水,更多是已经难能可贵的赤子热爱、永驻的青春、温暖与纯真。
作者简介
常非常,本名常洪波,日本文学研究者,自由译者,主要翻译日本作家太宰治和长塚节的作品。
目录
生于马戏团
成为小丑
加入帐篷马戏团
小丑的把戏
体会生活
小丑的历史
我的信念
序言
当这本小书里的文章
最初刊登在《星期六晚邮
报》上时,我们为它引起
的热烈反响感到惊讶。这
确实证明了大家是多么喜
欢小丑。然而,在评论和
交流中,大多数人对内容
的真实性存有疑问。我不
得不说朱尔是一位真实存
在的人物。今天,他仍在
为大家带来欢笑。
第一次见到朱尔时,
我正在以马戏团鲜为人知
的一面为主题写作系列文
章。朱尔的名字在马戏世
界如雷贯耳,我一踏入这
个世界就听说了他。他的
个性给人的印象如此深刻
,他对马戏团的生活如此
热爱,而人们也如此尊敬
他,除非有人对周围的一
切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否则不会没有听说过他
的名字。这是帐篷里的游
牧城市,随着黎明显现,
又消失在夜色中。朱尔身
在其中,是我们的朋友、
哲人和向导。尽管这个城
市如海市蜃楼一般短暂,
但其中形形色色的居民却
有着许多永恒的品质。没
有人比小丑朱尔在建构此
处的道德体系上贡献更大

我们生活在这个令人
窒息的时代,习惯把马戏
团看成一个暂时的娱乐场
所。它今天在这里驻扎,
明天就去往他乡。然而,
在它光怪陆离的外表和无
休无止的旅途背后,是真
正的马戏团传统。为什么
马戏团能在一个渴望新消
遣方式的时代经久不衰?
只是因为它是最基本的,
它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它是像小麦一样的主食
。笑是一种为数不多的永
恒之物,带来欢笑的马戏
团也因而拥有了同样的品
质。此外,马戏团和戏剧
一样,都是艺术的表现形
式。和艺术一样,它是普
适的。小丑作为世界公民
,诠释了一种世界性的幽
默,在这种幽默中,既没
有疆界的对立、种族的冲
突,也没有教义的隔阂。
大多数伟大的幽默家都是
悲情的人,因此,小丑清
醒的大脑里是一颗严肃并
富有反思性的心灵。虽然
他戴着帽子和铃铛,但他
并不缺乏大人物的认可,
加里克、肯布尔和布思都
很乐意把他认作同道中人
。但是,只有遇到孩子,
他才找到自己最感激的朋
友。从更大的意义上说,
世人看马戏时都是孩子。
在我的工作生涯中,
我曾为不少伟大人物写作
传记,也记录了不少时新
的技术成就。所有这些人
和快速发展的事中,我从
未遇到过有谁对艺术理想
的奉献比朱尔·图诺在漫
长的小丑生涯中表现得更
为真诚。我曾和他一起跟
随帐篷马戏团喧嚣、旅行
,也曾在剧场里观看他在
人群面前演出,我始终觉
得他为自己是一名小丑而
自豪。认识他,确实是一
次对品格和忠诚的博雅教
育。
艾萨克·F. 马科森
纽约,1910年1月
导语
当你哭时,全世界都笑了。当你笑时,全世界都笑出了眼泪。这是写在《小丑自传》这本书的腰封上的话,这便是对朱尔·图诺小丑的角色定位。小丑,追随我们每个人心中纯真马戏团的红色气球,是流浪在上个世纪的现实版“小王子”。《小丑自传》由主人公朱尔从自己的出生开始自述。书里也讲了一段小丑和孩子观众的故事。
精彩页
等我大了一些,我就成了个棘手的问题。马戏团扩大了规模,母亲为管理上的各种琐事忙得不可开交,无暇顾及我,要找个跟着马戏团走的保姆也不可能。因此,我被送到了父亲在里斯本的亲戚那里。那里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情形,我实在想不起来;与之相比,马戏团场景的记忆就鲜明很多了。我还记得里斯本的保姆跟我说过好多次,我长大后会当马戏团艺人,这当然让我很开心。冬天时,父母在收拾完那个小马戏团的杂事,并将老狮子租给土伦的一家巡回动物园后,就会到里斯本来看我。我在5岁生日的时候第一次学会了认字,老保姆教我拼的第一个词就是“狮子”,而不是猫。这也难怪,关于狮子我什么都知道,对猫却所知甚少。
我的父母都很节俭,这是法国人的习惯。法国马戏团在过去有个不成文的老规矩,那就是小孩子只要力气大到能用双手倒立,就必须要把他送出去学艺。同样,让孩子来继承马戏团家族的事业和名声也是个传统,子子孙孙都干这一行。无怪乎在我6岁这年一月的一天,父亲带我去了伦敦。在路上,他跟我说,到了我职业生涯开始的时候了。那时我只有6岁,却记下了这句话,直到今天也没有忘记。
到了伦敦,那里又湿又冷,我害怕得不得了。我跟父亲分开太久,总感觉怯生生的。我们去了一家马戏团、剧团的人常去落脚的旅馆。父亲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很熟,有好几个宽肩膀的男人用力拍我幼小的肩膀,弄得我好疼。那时马戏团的人都是一帮粗鲁严厉的硬汉子,他们都以为我跟他们一样强悍呢。
就在我们刚抵达伦敦的那晚,有一个魁梧壮实、脸膛红润的男人来旅馆见我父亲。我记得当时父亲管他叫康拉德先生。他进屋时我还哆嗦了一下,仿佛他注定要在我后来的人生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当时他是怎么感染到我的?这真是不可思议。他跟父亲谈了好久,每隔一会儿就能听到他们提到我的名字。最后,这个人走过来,用一只手托起我(他是个大力士),把我抛到空中,又很轻松地接住我,让我滑到地上。
他离开后,父亲对我说:“朱尔,从今往后你就要跟那个人一起生活了。他将是你的父亲和老师。要做个听话的孩子。”
接着他解释说,我已经被康拉德家族收为学徒,他们是个著名的杂技世家。次日,父亲带我去了另一家旅馆,康拉德家族的人就住在那里,他们正好在竞技场剧院表演。不久,父亲回到了西班牙跟母亲团聚,而我从此开始了在马戏团的孤独生涯。
这儿也许该先解释一下被杂技“家族”收为学徒意味着什么。这种事在欧洲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只要还有杂技这一行,就还会有这种杂技世家。你在马戏团或是别处看到一大伙杂技表演者,不论是空中飞人、翻跟斗,还是骑自行车或骑马,他们都叫作“家族”。他们会有类似“惊险塞洛斯”或“奇妙勒韦利”之类的名号。有趣的是,他们根本不是真正的家庭。他们能组成团体,仅仅是因为他们会招收年幼的学徒,训练,培养才艺,并将其纳入他们的表演班底。一个马戏“家族”里可能有六七个真正的家庭。
杂技“家族”的首领总是块头最大的那一个。他在马戏团和杂技界的行话里被称作“顶梁柱”,在叠罗汉这种表演中,他也确实站在最底层,扮演着支撑其他所有人的角色。因此,他必须魁梧、强壮、有力,无论在哪方面都要能撑住场面。他负责签订演出合同和收钱,是这个艺人团体的总经理。康拉德家族就是一个著名的杂技“家族”,在欧洲大陆和英国有很多演出邀请。成为康拉德家族的一员后不久,我们便结束了在伦敦的演出档期,前往柏林著名的伦茨马戏团。
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5: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