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行为投资者》从投资应用的角度探讨了心理学应该如何为投资管理的艺术和科学提供信息,作者丹尼尔·克罗斯比博士研究了影响我们投资决策的社会学、神经学和心理学因素,并提出了改善投资回报和投资行为的实际解决方案。 从人类的起源,到猴子与金融市场的对比,再到丑陋的德国小镇和人类安于现状的偏好,作者透过科学与历史的分析,清楚地说明,我们人类的大脑虽然精密,在生物界中无可匹敌,但是对于长期投资还是非常不适应,存在许多缺陷。我们将通过这本书对自己的投资行为做一次全面的自我审查。同时,作者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包括5条原则和1种新的投资方式,以完善我们的投资决策过程,提高自我意识,减少大多数投资者容易出现的致命缺陷。 这本书将帮助我们认识到,健康的财务状态不仅需要健康的财务管理工具,也需要投资人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将从不同角度为我们留下财富和知识的组合工具。 作者简介 丹尼尔·克罗斯比(Daniel Crosby)博士受教于杨百翰和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ies),他是心理学家、行为金融学专家与资产管理者,他将市场心理学应用在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他是纽约时报畅销书Personal Benchmark: Integrating Behavioral Finance and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双作者之一,也是Nocturne Capital 公司的创办人,经常为专业媒体撰述文章。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一部分 行为投资者 第1章 社会学 第2章 投资中的大脑 第3章 生理学 第二部分 投资心理学 第4章 自我 第5章 保守主义 第6章 注意力 第7章 情绪 第三部分 成为行为投资者 第8章 克制自我意识的工具 第9章 战胜保守 第10章 提升专注力 第11章 情绪管理 第四部分 构建行为投资组合 第12章 用第三种方式投资 第13章 基于规则的行为投资 第14章 风险为先的行为投资 第15章 行为投资里没有万能的宇宙主宰者 第16章 样本行为投资因素 后记 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 序言 我与投资顾问和投资人 一起工作将近30年。在这段 时间里,我见证了经济泡沫 的产生、破裂以及市场从疯 狂到崩溃的过程,现在的我 坚信,能否掌控行为是区分 成功投资者和失败投资者的 关键。现在我和华尔街最聪 明的人一起工作,我可以带 着30年职业生涯赋予我的自 信说,如果最伟大的金融智 慧与自我理解不匹配,它就 什么都不是。所有杰出的投 资,从其核心来看,都是行 为投资。 我与丹尼尔·克罗斯比博 士的合作始于2012年,当 时他开始协助我们公司创建 一个框架,来帮助投资顾问 捕捉难以捉摸的“行为阿尔 法”(behavioral alpha), 也就是客户在接受良好的行 为指导后所获得的那部分超 额表现。基于他努力获得的 成功,我们进一步深化了对 行为金融学的承诺,并合作 创建了“效能中心”,这是一 个教育项目,旨在解决客户 在接受正规投资建议后有50 %的概率不遵守规定的问题 。毕竟,唯一有效的建议就 是可以坚持到底的建议。 这本书中提出的想法代 表了对心理学认知投资的文 献的全面回顾与作者多年实 践工作的结合。只有通过理 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才能 保护个人免受他们最大的敌 人——他们自己——的威胁 。 开启新阅读时,我最喜 欢的部分是向未知迈进的那 一步。我将学到什么新东西 ?我会怎样质疑我所秉持一 些信念?我会习惯改变我生 活方式的信息吗?虽然许多 投资书籍只是不温不火地重 述旧思想,但《行为投资者 》为一个全新的规划和投资 范式提出了愿景。 丹尼尔带我们踏上的旅 程,有时令人惊讶,有时跨 度巨大,有时堪称怪异,但 信息量总是非常大。无论是 猴子与金融市场的类比,还 是丑陋的德国城镇与我们的 现状偏好的比较,《行为投 资者》都有一种让复杂事物 变得容易理解的诀窍。读者 合上书的时候会深信,如果 没有了解市场参与者,就不 可能了解市场。而丹尼尔是 一位熟练的向导,他带领读 者穿越了人类行为的迷宫。 丹尼尔通过有效分享科 学和历史的证据清楚地证明 ,尽管我们的大脑在复杂程 度上无可匹敌,但不幸的是 它仍然不适合长期投资的任 务。同时,我们是这个星球 上进化程度最高的物种,却 对现代生活的要求毫无准备 。但这本书最终是充满希望 的,我们的缺点只是着眼于 为我们容易落入的那些心理 陷阱设置解决方案。 《行为投资者》以幽默 、智慧和(最重要的)激情 的笔触阐述了一系列想法, 这些想法丰富了我的生活, 也同样充盈了我的钱包。最 好的投资类书籍往往会让人 知道,如果不了解自我,财 富就不会增长。《行为投资 者》是一个对金融世界全新 的、更有启迪性的理解的卓 越典范。 这是一本罕见的金融书 籍,它能让你思考、质疑、 捧腹大笑。我相信,你会和 我认为的一样,感受到这本 书的喻快阅读体验和它的深 远影响。 诺琳·D.比曼 布林克资本首席执行官 导语 心理学如何使用投资行为更富有艺术性和科学性?这本书为投资者介绍了行为投资在投资活动中的应用。在行为投资中,我们的投资决策受社会学、神经学和心理学因素的影响,作者在这本书中分析了这些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投资回报和改善投资行为的实际解决方案。这本书使投资者全面审视自己的投资行为,并从行为投资的分析中提出完善投资决策过程,提高自我意识,并限制致命投资错误的解决方法。 后记 坚持到底 我曾听说有人在股票市 场进行虚拟操作,通过赚来 的虚拟美元证明自己的英明 ,以这种方式自娱自乐。有 时,这些虚拟的投机者通过 这种虚拟的操作可以获利数 百万美元。但由于是虚拟操 作,这些投机者很容易变成 “豪赌客”。这就有点儿像我 听过的一则老故事,故事中 的决斗者要在第二天和另外 一个人决斗。他的助手问决 斗者:“你的枪法是否不错 ?” “怎么说呢,我能够在20 步以外击中葡萄酒杯的杯柄 。”决斗者面露谦虚的表情 说道。 该助手不为所动,说道 :“很好,那如果这个酒杯 举着一把装好子弹的手枪正 对着你的心脏,你还能命中 杯柄吗?” ——埃德温·勒菲弗,《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你现在可以说是这个世 界上行为投资领域受教育程 度最高的一群人中的一员了 。但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 的行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 要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到底有 多么微不足道。世界上有不 少人受过良好教育却做出了 愚蠢的选择,这种现象被科 学家称为“理性障碍”。一项 专门针对加拿大门萨俱乐部 会员的调查很好地证明了这 一点,该俱乐部的会员仅限 于IQ(智商)排名前2%的 人。在这些人中,有44%相 信占星术,51%相信生物节 律,56%相信外星人曾造访 过地球。 马丁·海德格尔是一位受 人尊敬的哲学家,他有敏锐 的头脑,却支持纳粹党,用 虚假的论证来捍卫那些本应 受谴责的行为。发现了铊元 素的威廉·克鲁克斯曾经多 次被灵媒蒙骗,他从未被人 说服放弃自己的唯心论信仰 。而艾萨克·牛顿,这位了 不起的科学家,由于对市场 和人类行为本质有根本性误 解,在南海泡沫中损失了不 少财富。聪颖似乎并不能保 证那些人可以成为一个理性 的行动者。 是的,当你最需要知识 的时候,你之前所学到的东 西对你来说是其实是最没用 的。研究表明,我们在压力 下大约会丧失13%的认知能 力,这印证了纳西姆·塔勒 布的建议:“即使我们可以 意识到自己有各种偏见,我 们也必须认识到,知识并不 等于行为。”解决方案在于 设计和采用一种至少对行为 决策错误具有部分抵御性的 投资流程。从一个非常真实 的意义上说,无论你因为读 了这本书而获得了怎样的成 功,成功原因都不会是个人 的天赋,而是对个人的平庸 的接受。 涉及投资时,你并没有 那么厉害——从社会学、生 理学和神经学已经看到了这 一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没 有过人之处。从根本上说。 成为一个行为投资者,就是 要把所有错误的教训和不合 理的愿景都清除,并意识到 做得越少才会让你得到更多 。要知道,越不刻意追求特 别,你就会变得越特别。最 重要的是,你要意识到,了 解自己和积累财富是两种并 行不悖的人生追求,只有当 有勇气承认自己平凡时,你 才能实现它们。唯有这样, 你才能在前进的路上让自己 变得更加优秀。伟大是你生 来具备的权利,个人独特性 是你的平衡点,所以,现在 就去追求它们吧。 书评(媒体评论) 社会学视角中的“理性” 与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理 性”存在系统性的差异,由 于心理和生理因素的影响, 人在不同情境下的理性选择 恰恰会阻碍投资者做出正确 的投资决策,如何克服这些 行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成为一个成功的“行为投资 者”,丹尼尔在这本书中给 出了一个经过市场检验的绝 妙答案。 ——曹啸,上海财经大学 量化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行为投资法是近年崭露 头角的与价值投资、技术分 析并驾齐驱的新投资流派。 其理论基础是行为金融理论 和方法。这本书的内容与我 讲述的行为金融课一致,而 且更精炼。通过认识人性的 关键特点,认识自我,纠正 认知偏差和情绪冲动获取“ 行为阿尔法”,这就是行为 投资的真谛。这种方法道理 简明但不易掌握,行为投资 高手必然是市场赢家。 ——郑磊,博士、宝新金 融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 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 院客座教授 这是一部从“行为”角度 理解市场的作品。作者对人 性和人的心理做了生动有趣 ,但也不乏真知灼见的阐述 。这本书有很多独到的洞见 ,如提出了“行为风险”概念 并做了分类,是一本结合行 为学、金融学、经济学和投 资的优秀作品,能够帮助读 者做出更好的投资决策。 ——朱海就,浙江工商大 学教授 精彩页 第1章 社会学 为什么有时我在早餐前会相信多达6件不可能的事情。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梦游仙境》 想象一下,你坐在豪华客机的头等舱,正飞往夏威夷开启那个盼望已久的度假旅行。当你坐入舱位并享受空姐送上的大杯香槟时,那些无数夜以继日工作的高压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你感受到了从头到脚全身心的放松。更妙的是,你的邻座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人,他对飞行闲聊套路非常娴熟,马上就和你相谈甚欢,令人乏味的飞行旅程也变得没那么难熬,很快就过去了。 飞行一小时后,飞机遇到了一些气流,当你和邻座同时抓扶手的时候。你们的手偶然碰到了,这让你们感觉情况也没那么糟。你们同时笑了起来,两人的笑声驱散了恐惧,但随着飞机颠簸的持续,你开始担心这并不是平时遇到的那种风暴。环视整个机舱,你发现空乘人员脸上有着类似的担忧,他们个个严阵以待。疾风和暴雨似乎每过一秒就会更加强烈一些,每一次颠簸都让你感到越来越恶心。通过现在播报中的声音,你感觉此前从讲话中显露出丰富经验的机长已然充满了恐惧。“低下头!系紧安全带,抵御撞击!”当你感觉飞机开始剧烈晃动时,她喊道。 当你再次恢复意识时,你发现自己在离飞机烧焦的残骸100码的地方。你快速环视四周,发现自己置身于最坏的情况之中——完全没有发现其他人类幸存者。你双手抱头,思绪万千,考虑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但很快你就被一个不寻常的声音打断了。 咔嚓,咔……嚓,砰! 你四处张望,观察所处的新环境,直到视线落到声音的源头,你看到了一个挂着小牌子的破笼子,上面写着“亚特兰大动物园所属”。最后,笼子里的东西出现了——一只安哥拉疣猴。 人与动物 为了我们的思想实验,假设搜救小组需要18个月的时间才能发现你所在的飞机坠毁的岛屿,这段时间内你和猴子——这次飞机失事仅有的幸存者——将留在这个无人岛上进行野外生存。当救援队到来时,你认为谁的状态会更好,是你还是猴子呢?如果你对自己足够诚实,那么我想你会同意,在那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猴子会比你我有更好的生存前景。当搜救小组到达时,他们很可能会发现你的森森白骨,而猴子则在一旁活蹦乱跳,而且很高兴终于可以摆脱那些春游学生的戏弄了。 尤瓦尔·赫拉利在他精彩的TED演讲中设计了一个更为奇特、更不可能发生的实验,叫“天堂的香蕉”。想象一下,你的飞机上有1000个人和1000只猴子,他们都活了下来,被迫住在一个偏僻荒芜的岛屿上。当救援人员一年半之后登陆时,结果会不会是一样的呢?很可能不是。在第二种场景下,人类之所以可以胜出,是因为我们拥有与他人灵活合作的能力,这也是建设伟大社会和正常运作资本市场的能力的核心。 当然,赫拉利承认,像蜜蜂和蚂蚁这类的动物也是能够合作的,但它们的合作只能在一个非常死板的、等级森严的方式下进行。正如历史学家调侃的那样,蜜蜂不可能策划针对蜂王的政变,并为了组建蜜蜂共和国而杀死蜂王。蜜蜂和蚂蚁可以完成伟大的事情,但在认知上缺乏灵活性,这限制了它们在食物链上的位置的提升。另一方面,猴子很聪明,有复杂的社会结构,但是在有效处理社会交往的数量方面,它们的能力是有限的。心理学家认为,这个有效社交数量在人类中大约为150;这也是一个有用的尺度标准,可用来评价我们的灵长类兄弟。在大约建立100个关系之后,猴子就丧失了对同类足够的了解能力,失去了对它们的行为、性格和意图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也因此明显地限制了猴子文明的规模大小和复杂程度。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