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城南旧事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
作者 | 林海音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城南旧事》是林海英步入文坛30年的经典之作。林海音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为台湾女性文学奠基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将文学作为一种人性的艺术所体现出的巨大影响力。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情节构思和文笔是否优美上,更要看它是否具有一种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以及穿越时空界限的精神生命力。这本自传体小说,将作者的童年生活细致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语言结构独特,艺术特色鲜明,表现手法独具一格。作品细腻、率真,以孩童清澈的视角,在真实的体现了当时社会情况的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一段段不一样的悲欢故事。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中国女作家。原名林含英,台湾苗栗人,生于日本大阪。早年随父母到北京,曾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和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并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到台湾,曾任《国语日报》编辑、《联合报》副刊主编等职。1967年创办《纯文学》月刊,经营纯文学出版社。著有长篇小说《晓云》《孟珠的旅程》《春风》,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散文集《窗》《剪影话文坛》等。 目录 冬阳·童年·骆驼队 惠安馆 我们看海去 兰姨娘 驴打滚儿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童年(《城南旧事》后记) 附录 北平漫笔 窃读记 文华阁剪发记 天桥上当记 导语 林海音独步文坛的经典自传体小说,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纯美清爽的文字,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暖暖诗意和淡淡的哀愁,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后记 差不多快十年了,我 写过一篇题名《忆儿时》 的小稿,现在把它抄写在 这里: 我的生活兴趣极广泛 ,也极平凡。我喜欢热闹 ,怕寂寞,从小就爱往人 群里钻。 记得小时在北平的夏 天晚上,搬个小板凳挤在 大人群里听鬼故事,越听 越怕,越怕越要听。猛一 回头,看见黑黝黝的夹竹 桃花盆里,小猫正在捉壁 虎,不禁吓得呀呀乱叫。 但是把板凳往前挪挪,仍 是怂恿着大人讲下去。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 北平有一种穿街绕巷的“ 唱话匣子的”,给我很深 刻的印象。也是在夏季, 每天晚饭后,抹抹嘴急忙 跑到大门外去张望。先是 卖晚香玉的来了,用晚香 玉串成美丽的大花篮,一 根长竹竿上挂着五六只, 妇女们喜欢买来挂在卧室 里,晚上满室生香。再过 一会儿,“换电灯泡儿的” 又过来了。他背着匣子, 里游艺园”去,便可以消 磨一整天和一整晚。没有 人说这是不合理的因为那 时候的母亲并不注重“不 要带儿童到公共场所”的 教条。 那时候的老妈子也真 够厉害,进了游艺园就得 由她安排。她爱听张笑影 的文明戏《锯碗丁》《春 阿氏》,我就不能到大戏 场里听雪艳琴的《梅玉配 》。后来去熟了,胆子也 大了,便找个题目——要 两大枚(两个铜板)上厕 所,溜出来到各处乱闯。 看穿燕尾服的变戏法儿; 看扎着长辫子的姑娘唱大 鼓;看露天电影郑小秋的 《空谷兰》。大戏场里, 男女分座(包厢例外)。 有时观众在给“扔手巾把 儿的”叫好,摆瓜子碟儿 的,卖玉兰花的,卖糖果 的,要茶钱的,穿来穿去 ,吵吵闹闹,有时或许赶 上一位发脾气的观众老爷 飞茶壶。戏台上这边贴着 戏报子,那边贴着“奉厅 谕:禁止怪声叫好”的大 字,但是看了反而使人嗓 子眼儿痒痒,非喊两声“ 好”不过瘾, 大戏总是最后散场, 已经夜半,雇洋车回家, 刚上车就睡着了。我不明 白那时候的大人是什么心 理,已经十二点多了,还 不许入睡,坐在她们(母 亲或是老妈子)的身上, 打着瞌睡,她们却时时摇 动你说:“别睡!快到家 了!”后来我问母亲,为 什么不许困得要命的小孩 睡觉?母亲说,一则怕着 凉,再则怕睡得魂儿回不 了家。 多少年后,城南游艺 园改建了屠宰场,城南的 繁华早已随着首都的南迁 而没落了,偶然从那里经 过,便生不胜今昔之感。 这并非是眷恋昔日热闹的 生活,那时的社会风俗并 不值得一提,只是因为那 些事情都是在童年经历的 。那是真正的欢乐,无忧 无虑。不折不扣的欢乐。 我记得写上面这段小 文的时候,便曾想:为了 回忆童年,使之永恒,我 何不写些故事,以我的童 年为背景呢?于是这几年 来,我陆续地完成了本书 的这几篇。它们的故事不 一定是真的,但写着它们 的时候,人物却不断地涌 现在我的眼前:斜着嘴笑 的兰姨娘,骑着小驴回老 家的宋妈,不理我们小孩 子的德先叔叔,椿树胡同 的疯女人,井边的小伴侣 ,藏在草堆里的小偷儿。 读者有没有注意,每一段 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主角 都是离我而去,一直到最 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 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 ,我的童年结束了。那时 我十三岁,开始负起了不 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 如果说一个人一生要分几 个段落的话,父亲的死, 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的段 落。我写过一篇《我父》 ,仍是值得存录在这里的 : 写纪念父亲的文章, 便要回忆许多童年的事情 ,因为父亲死去快二十年 了,他弃我们姊弟七人而 去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女 孩。在我为文多年间,从 来没有一篇专为父亲而写 的,因为我知道如果写到 父亲,总不免要触及他离 开我们过早的悲痛记忆。 虽然我和父亲相处的 年代,还比不了和一个朋 友更长久,况且那些年代 对于我,又都是属于童年 的,但我对于父亲的了解 和认识极深。他溺爱我, 也鞭策我,更有过一些多 么不合理的事情表现他的 专制,但是我也得原谅他 与日俱增的坏脾气,和他 日渐衰弱的肺病身体。 父亲实在不应当这样 早早离开人世,他是一个 对工作认真努力,对生活 有浓厚兴趣的人,他的生 活多么丰富!他生性爱动 ,几乎无所不好,好像世 间有多少做不完的事情, 等待他来动手,我想他的 死是不甘心的。但是促成 他的早死,多种的嗜好也 有关系。他爱喝酒,快乐 地划着拳;他爱打牌,到 了周末,我们家总是高朋 满座,他是聪明的,什么 都下功夫研究。他害肺病 以后,对于医药也有研冤 ,家里有一只五斗柜的抽 屉,就跟个小药房似的。 但是这种饮酒熬夜的生活 ,便可以破坏任何医药的 功效。我听母亲说,父亲 在日本做生意的时候,常 到酒伎馆林立的街坊,从 黑夜饮到天明,一夜之间 喝遍一条街,他太任性了 ! 母亲的生产率够高, 平均三年生两个,有人说 我们姊妹多是因为父亲爱 花的缘故,这不过是迷信 中的巧合,但父亲爱花是 真的、我有一个很明显的 记忆,便是父亲常和挑担 卖花的讲价钱,最后总是 把整担的花全买下。于是 父亲动手了,我们也兴奋 地忙起来。廊檐下大大小 小的花盆都搬出来。盆里 栽的 精彩页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 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 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 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 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当、当、当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戴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一九六〇年十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