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董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副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类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人类学。 目录 本书内容摘要 章经典导读:从“方法”到“反思” 一、《参与观察法:关于人类研究的一种方法》导读 二、《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导读 第2章方法流程:从“参与”到“观察” 一、选择观察主题 二、选择观察地点与对象 三、选择观察策略,进入观察现场 四、建立和维持实地关系 五、参与观察 六、访谈、提问与收集资料 七、撰写笔记、保存记录和制作档案 八、撤离现场、交流成果 第3章案例分析:从“看什么”到“怎么看” 一、案例一:《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 二、案例二:《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 三、案例三:《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第4章拓展阅读:从“论方法”到“方法论” 一、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在意义的交换中 三、想象的幻象里 四、拓展阅读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的质性研究方法”课程团队统一编写的“质性研究经典导读”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旨在为参与观察方法的初学者提供可借鉴的“地图”。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经典导读、方法流程、案例分析和拓展阅读。?经典导读部分选取了《参与观察法:关于人类研究的一种方法》这本经典教材进行导读,辅以人类学参与观察法的经典著作《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以期从具体方法的使用到作为研究工具的研究者的反思,形成完整的逻辑链条。?方法流程部分具体介绍了参与观察法的操作步骤。?案例分析部分选取了《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三本以参与观察法为重要研究方法的著作,分别从研究问题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发现、主要理论视角与论点和研究者的反思等角度对著作文本进行“方法”意义上的重构,以期借助案例,进一步阐明参与观察的经典使用。?拓展阅读部分首先讨论了参与观察的方法论意涵,进而列出了十种有助于学习者进一步学习和思考参与观察法的中英文著作(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