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罗振玉讲中国传统文化(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罗振玉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罗振玉《集蓼编》《扶桑两月记》《五十日梦痕录》《本朝学术源流概略》四篇著作。通过自述的形式,概述了罗振玉的生平经历,并包含了罗振玉对清朝学术源流的论述,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罗振玉其人及其学术主张。 作者简介 罗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出生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他以满清遗老身份追随溥仪,曾任伪满洲国政要及“监察院”院长。他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 目录 集蓼编 扶桑两月记 五十日梦痕录 本朝学术源流概略 序言 《大师讲堂》系列丛书 总序 吴伯雄 梁启超说:“学术思想之 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 。”的确,学术的盛衰,关 乎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象与 文化氛围。民国是一个动 荡不安的时代,内忧外患 ,较之晚清,更为剧烈, 中华民族几乎已经濒临亡 国灭种的边缘。而就是在 这样日月无光的民国时代 ,却涌现出了一批批大师 ,他们不但具有坚实的旧 学基础,也具备超前的新 学眼光。加之前代学术的 遗产,西方思想的启发, 古义今情,交相辉映,西 学中学,融合创新。因此 ,民国是一个大师辈出的 时代,梁启超、康有为、 严复、王国维、鲁迅、胡 适、冯友兰、余嘉锡、陈 垣、钱穆、刘师培、马一 孚、熊十力、顾颉刚、赵 元任、汤用彤、刘文典、 罗根泽……单是这一串串的 人名,就足以使后来的学 人心折骨惊,高山仰止。 而他们在史学、哲学、文 学、考古学、民俗学、教 育学等各个领域所取得的 成就,更是创造出了一个 异彩纷呈的学术局面。 岁月如轮,大师已矣, 我们已无法起大师于九原 之下,领教大师们的学术 文章。但是,“世无其人, 归而求之吾书”(程子语) 。 大师虽已远去,他们留 下的皇皇巨著,却可以供 后人时时研读。时时从中 悬想其风采,吸取其力量 ,不断自勉,不断奋进。 诚如古人所说:“圣贤备黄 卷中,舍此安求?”有鉴于 此,我们从卷帙浩繁的民 国大师著作当中,精心编 选出版了这一套《大师讲 堂》系列丛书,分辑印行 ,以飨读者。原书初版多 为繁体字竖排,重新排版 字体转换过程当中,难免 会有鲁鱼亥豕之讹,还望 读者不吝赐正。 吴伯雄,福建莆田人, 1981年出生。2003年考入 福建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研 究系,师从陈节教授。 2006年获硕士学位。同年 9月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古 代文学专业,师从王水照 先生。2009年7月获博士 学位。同年9月进入福建师 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教 研室工作。推崇“博学而无 所成名”。出版《论语择善 》(九州出版社),《四 库全书总目选》(凤凰出 版社)。 导语 罗振玉(1866-1940),字式如、叔蕴、叔言,号雪堂,晚号贞松老人、松翁。祖籍浙江省上虞县永丰乡,出生于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现代农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他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对中国科学、文化、学术颇有贡献。 《罗振玉讲中国传统文化(精)/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是罗振玉的一部讲述他自己生平事迹和对中国传统文化源流的历史综述。 精彩页 集蓼编 幼罹穷罚,壮值乱离,颠沛余生,忽焉老至。念平生所怀,百未一偿,而忧患历更,譬如食蓼之虫,甘苦自喻。初不必表白于人,惟念儿子辈丁此身世,阅历太疏,故书以示之,用资借镜。我虽学行远愧昔贤,亦粗足为后昆表率,且自叙语皆质实,较异日求他人作表状以虚辞谀我,不差胜乎?辛未秋,贞松老人书于辽东寓居之岁寒堂。 予家自先曾祖由上虞侨寄淮安,至予凡四叶。同治丙寅六月二十八日子时,生于淮安南门更楼东寓居,乳名玉麟。稍长,先府君名之曰宝钰。后赴绍兴应童子试,乃改名振钰,字之曰“式如”。入学后,又改名振玉,字叔蕴。上有两兄,予行居第三。生而羸弱,五岁始免乳。是年入塾,从山阳李岷江先生(导源)受学。一岁之中,病恒过半,故读书之时少。但先王妣方淑人督课严,非病卧床蓐,亦令在塾静坐,听诸兄读书,往往能默记。七八岁,师为诸兄讲授,遂略通文义。师赏其早慧,而虑其不寿,谓先府君曰:“此子若得永年,异日成就必远大。”先王妣亦器异之过诸孙。 先王妣治家严肃,予幼时生长春风化雨中,故性至驯顺,不为嬉戏,以多病。九岁始毕四子书,十三始竟《易》《诗》《书》三经。盖十岁后,病日有加,辍读之日多。是时初学为诗文及小论,师颇赏其有藻理。十四五读《礼记》《春秋》,尚未竟;十六乃习制举文。是岁三月,先府君送两兄返里应童子试,命偕往。时八股文甫作半篇耳。途中病作,至杭而剧。盖平日尝病喉肿,至是复大作,水浆不能下咽者十九日。延淮安医吴朴臣治之,下以大黄,得大便,乃能食饮。病时,学使太和张霁亭先生(沄卿)已定期案试绍兴,先府君欲令仆送两兄返里就试,留伴予在杭医疗。适孝贞皇后上宾,国恤停试,而予病亦愈,乃以五月初赴绍应试。试毕,先伯兄入上虞县学第二十四名,予第七名。 入学之年,予制举文尚未成篇,临试强为之,疑必不入格。正场前考经古试《卢橘夏熟赋》,学使置予卷第一。寻疑童试不应有此作,乃拆弥封,见年方十六,益疑之。正场提堂面试,并出赋卷令讲释;无误,疑始释。试毕,偕诸生面谒师,询平日所学甚悉,并告以致疑之事,且勉之曰:“予历试诸郡,未见才秀如子者。然子年尚幼,归家多读书,以期远到,不必亟科名也。”呜呼,师之所以期予者厚矣! 是年,先府君以质库折阅,逋负山积。及试毕返淮安数月,得藩司檄,委署江宁县丞,遂往就职;兼谋避债,携仲兄侍左右。以伯兄天资淳厚,乃命予佐先妣主家政。予少时足不逾书塾,罕接外人。至是,府君将债单并令司田租者山阳程西屏,一一与予接洽。予阅单不胜惶骇,汗出如浆。初见司田租者,如接大宾,几不能措一辞,久乃相习。予自揣才力恐不能胜,然但可以纾府君之急,不敢不唯唯于是。毕生忧患自此始矣。 先伯兄、仲兄均幼聘清河王氏女,是年倩冰人来催娶,先妣以两兄均年长,勉应之,遂诹吉。季冬,典质将事,杼柚已空。至除夕之晨,先妣至予书斋,谓岁暮祀先,尚萧然无办,命速为计。因相对雪涕。予乃急奔走称贷,至日昃乃得钱四千,于是始度岁。明年三月,长姊嫔于山阳何氏,又黾勉将事。此为予男女兄弟婚嫁之始,以后间岁有之。加以债家日聒于前,有携家坐索、累月不去者。于是先妣心力尽瘁无余矣,哀哉! 光绪壬午,为乡试大比之年,力不能赴试。先府君以日者推予命,谓当得科第,官京曹,谕勉为此行,乃同伯兄往。试毕,纡道至白下省视先府君,因流览书肆,见粤刻《皇清经解》,无力购买;灯下为先府君言之,府君乃以三十千购以见赐。予自入邑庠为弟子员,自惭经书尚未毕,乃以家事暇补习。至是得此书,如获异宝。闻先辈言“读书当一字不遗”,乃以一岁之力读之三周,率日尽三册。虽《观象授时》《畴人传》诸书读之不能解,亦强读之。予今日得稍知读书门径,盖植基于是时也。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