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东坡传(快意人生一路风尘)(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姝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
本书通过苏东坡传奇而跌宕的人生经历,把历史长河中逾千年而不暗淡的这颗熠熠生辉的巨星形象,进行了真实立体的展现。
目录
第一章 一门父子三词客
第一节 物华天宝诞英才
第二节 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第三节 读书眉山中
第二章 自主争得幸福来
第一节 苏家的小插曲
第二节 少年逃婚
第三节 初恋的滋味
第三章 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一节 进京赶考
第二节 《刑赏忠厚之至论》
第三节 莫道中朝第一人
第四章 母病妻亡坎坷路
第一节 噩耗传来
第二节 再度出川
第三节 初入仕途
第四节 优游岁月
第五节 十年生死两茫茫
第五章 强硬斗法王安石
第一节 一场暴风骤雨
第二节 《辨奸论》与苏氏兄弟
第三节 反对新法
第四节 理想与现实
第六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
第一节 杭州:寄情山水
第二节 密州:但愿人长久
第三节 徐州:政通词美
第四节 湖州:诗酒趁年华
第七章 天涯流落俱可念
第一节 乌台诗案
第二节 死里逃生
第三节 初到黄州
第四节 赤壁绝响
第八章 只应明月照还空
第一节 庐山之行
第二节 一笑泯恩仇
第三节 乞居常州
第四节 闲居人生
第九章 学其书而戴其帽
第一节 登州海市
第二节 东山再起
第三节 风靡京城
第四节 苏轼的危机
第十章 小风吹水碧鳞开
第一节 再赴杭州
第二节 辗转四州
第三节 心慕田园
第十一章 一蓑烟雨任平生
第一节 谪居岭南
第二节 生死相伴的王朝云
第三节 再贬海南
第四节 在寂寞中归去
导语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
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本书根据史料详细考据他的诗文著作,通过一个个故事,以轻松、诙谐又大气的语言,剖折苏东坡的生命历程,展示他忧国忧民、政绩卓著、爱民如子的形象,探索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如何在逆境中努力寻找寄托自己崇高理想的精神家园。
书评(媒体评论)
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
似太白,欧、秦似摩诘,耆
卿似乐天,方回、叔原则大
历十子之流。(《人间词话
》)
——王国维
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
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黄锦祥
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
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
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
朝廷?
——范祖禹
精彩页
第一节 物华天宝诞英才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祜初。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
高树红消梨,小池白芙蕖。
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答任师中家汉公》(节选)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公元1036年1月8日,历史记住了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有一个传奇人物诞生了,他注定要经过坎坷的命运,经历人生的生与死,也注定要蜚声文坛,名耀千古。
传说,就在这一天之前的不久,四川省眉山县附近原本郁郁葱葱的彭老山突然出现了草木凋零的现象。直到六十年后才重放光彩,恢复蓬勃生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事情要从眉山小城纱谷行苏家的那个刚诞生的男婴说起。
男婴诞生于眉山苏家,这是一个家境富裕的书香门第。若干年后,这个男婴在上文的诗歌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境:“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间”“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书香盈室,清雅不俗。他在诗中尊称的“先君”,即苏家的一家之主苏洵。
这一年,苏洵已经27岁了,27岁的苏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荡子,尽管出身书香门第,智力超群,但他个性独特,游手好闲,至今仍然一事无成。眼看着自己的两个哥哥、大舅子和两位姐夫都已通过考试赢取了功名并在外做了官,苏洵却不以为意。
可以说,苏洵的青少年时代过得有点像李白,他看重的是任侠与游历,对于埋首经书实在是产生不了兴趣。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苏洵的日子过得十分潇洒、快意。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出身于当地的名门望族,知书达理,十分贤惠,对于丈夫的所作所为,她很少抱怨,而是多次鼓励他。此番刚怀孕时,她曾梦见一个浓眉大眼的和尚前来托梦,有人说这预示着腹中孩儿的不凡。随着“哇”的一声,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懵懂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他的到来让母亲笑逐颜开,也让父亲长吁了一口气。
这是苏家的第二个男孩。遗憾的是,苏家的长子还没长大便夭折了,这个孩子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苏家的长子。而作为父亲,苏洵对这个长子寄予了很高的希望,为他专门雇了一个奶妈,名叫采莲。
三年后,程夫人又生了一个儿子。这两个孩子一个聪明外向,性格活泼,锋芒毕露;一个沉默内向,稳重内敛。苏洵觉察出了两个孩子的不同,他为外向的长子取名为“轼”,字子瞻;为内向的次子取名为“辙”,字子由。他还在一篇名为《名儿子说》的文章中介绍为两个儿子取名的由来,他语重心长地感叹道:“古代车子的车轮、车辐木、车盖、车轸木都有各自的功能,只有车轼(车前的横木)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如果去掉横木,那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掩饰自己的外表。天下的车没有不从车辙(车轮行过时留下的痕迹)上碾过的,而谈到车的功劳,车辙从来都不在其中。不过当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时,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车辙。车辙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或许是苏轼的出生激起了父亲苏洵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和未曾泯灭的理想和抱负,从这一年起,他竟然深悔自己浪费年少时的大好时光,开始闭门不出,折节读书,一家老小都十分惊讶。他发愤读书的故事后来被编人《三字经》,成为妇孺皆知的励志故事。
苏轼出生时,他的祖父苏序还健在。苏序嗜好美酒,性格豪放不羁,常与朋友携酒出游,喝得酩酊大醉才回来。他对这个长孙十分疼爱,而苏轼也恰恰继承了祖父性格中豪放的一面,并以此形成自己的风格,开创了文学史上豪放的一派。
然而,此时此刻,苏家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小男孩无比绚丽的未来,也无法预计到他坎坷崎岖的一生,他们只是祈求上苍保佑孩子能够健康平安。
但是当地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眉山县附近的彭老山突然草木凋零,正是因为这个小男孩的诞生,他带走了这里的钟灵毓秀之气,直到六十多年后,苏轼在江苏常州去世,这些山川的钟灵毓秀之气才重新回来,彭老山的草木这才重放光彩。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