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感染科医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建新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部小说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感染科医生亲笔创作,真实还原一位普通医生的日常生活,向读者展示一个新闻之外的感染科:如何救治忍受身体和心理痛苦的患者,如何处理复杂的医患关系,如何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保护自己。医生怎样面对生而为人的苦难,这就是这本书要讲的东西。
感染科医生投身的是一场永恒的战事。每分每秒,地球上都有人死去,医生挽救的不只是人的生命而已。
作者简介
于建新,笔名老于头,中国作协会员。1990年毕业于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工作,行医近三十年,广受患者及家属好评,是金坛地区目前唯一一位艾滋病临床诊治医生。
于建新业余坚持文学写作三十多年,有“金坛契诃夫”之誉,其短篇小说创作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多为医患题材、底层人生;短小精粹,直指人心;怀悲悯之心,写人间生老病死之苦。
目录
尊严
维生素
痒死了
戒·断
被遗忘的母亲
爱情祭
楚岚君
抢救
“饥饿”疗法
恐艾症
躲开
车班轶事
感谢信
支道了的夜班
激素
再次介入
进修通信
支光复
好医生
应霜霖
赵致远的第一次
支道了前传
后记:沉郁之中写病史
序言
少年的你!
翟业军
想象一下,20世纪90
年代初,一个从医学院毕
业的年轻人回到自己的家
乡,一个寂寞的小城,被
分配进医院感染科,一个
多少有点令人谈虎色变、
避之唯恐不及的清冷所在
,再加上他生性冲动、易
感,寂寞在他那里是要加
上好几倍的,那么,他该
如何度过病区里那些偶或
响起一两声呻吟、哀号的
漫漫长夜,以及如同那些
漫漫长夜一样的漫漫人生
?在另一个世代,比如巴
扎洛夫,可以革命啊,做
一个“新人”会耗尽这位医
生所有的力比多,而他,
我猜,只有酒、诗歌、小
说、音乐以及幽灵一样隐
身于录像带、影碟的海量
的电影。不过,这些东西
是解药,更是毒药,他的
孤独被它们疗治,同时被
催生、放大,他不得不始
终依赖着它们,发作、纾
解、再发作,未有已时—
—一朝感染,终身服药,
这情景,像极了他一再书
写的艾滋病友的窘境。解
药让他忘乎所以,毒药令
他痛不欲生,不管是解药
还是毒药,都是有“药”性
的,就是这个“药”性点明
他早已“病”入膏肓,但哪
怕真是无可救药了,“病”
也还渴望着“药”的象征性
疗救,像是抚慰剂,像是
临终关怀。有意思的是,
正是“病”与“药”的无休止
的纠缠,让他偏离了世俗
的轨道,他既“在”又不“在
”自己的生活之中,他的
一双醉眼只向更明亮也更
幽暗的深远处凝望。于是
,哪怕已经变得油腻,成
了“酒肉医生”,哪怕如他
自己所说,遭遇了情感、
家庭的“变故”,他的醉眼
依旧是清亮的,他的叼着
一根香烟所以微微有点上
扬的嘴角还是表明了他的
不甘和睥睨。如果你还有
兴趣读一读他的小说,从
注视他的嘴角切换到触摸
他的心跳,既沉稳又急切
的心跳,你会不由地喊出
声来:啊,还是少年呢!
不过,此少年不是彼少年
,而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
否定的痛苦循环,换了人
间的——少年毋宁是从世
故朝向清澈的一种眺望。
少年的你,我说的是
感染科医生于建新,于建
新出了第二本小说,《感
染科医生》,而《感染科
医生》无非是他的少年心
绪的又一次集中表达。
少年总是感伤的,为
多苦的人间,为人生的无
奈、困窘,由此,于建新
表现出他的多爱不忍。这
一点在小说里多有表现,
不必赘述。我更想说的是
,不同于虱多不痒、债多
不愁,因为太了然于问题
的无解所以不再奢望解答
的成年人,感伤的少年必
须为困扰着自己的苦痛、
难题寻找到解决方案,就
像感伤的“五四”一定泛滥
着“问题小说”一样,于是
,于建新总是怀着一股强
烈的寻找人生真谛的冲动
,试图为那些夹缝中的人
们指出一条生路,同时给
自己的小说乃至人生一个
happy ending。所谓真谛
,大概只会出现在中学生
毕业留言册上吧,是未经
世事的,但谁又能笃定地
宣称那些真谛非真呢,因
为真谛本身不就是有着一
种穿越世事的能量?不过
,此真谛又非彼真谛了,
它是经历世事之后的持守
,是有韧性的,颠扑不破
的。比如,《应霜霖》的
同名主人公从《胭脂扣》
中十二少的退却中获得启
示:“瞬间的好总抵不过
长久的苦,况且这长久的
苦里,也有很多瞬间的好
,这也是人活着的理由。
”当然可以质疑:很多瞬
间的好真的能够支撑你度
过长久的苦?长久的苦不
会反过来映衬出瞬间之好
的虚妄?应霜霖或者于建
新也有理由反问:瞬间的
好真是好啊,它就是能够
生发出一种让人昂扬的力
量,凭什么用长久的、终
极性的苦来否定它?于建
新还要让何安安给应霜霖
发去一条短信:“我愿意
成为你生命里,一切隐疾
和心伤的解药。”于是,
苦尽甘来,千祥云集,思
之令人落泪。
少年总是有正气的,
因为还没有被阴气、邪气
消磨。可是,他所遇都是
艾滋病、“男同”,所看也
是《蓝宇》、南康白起,
这些都是被打入暗影的人
和事,正气的他如何懂得
并慈悲?懂得并慈悲于这
些暗影的他还是少年吗?
对此两难,支道了的一段
心理描写给出解答:“支
道了明白,越是禁锢,越
是越位。越是危险,越是
冒犯。但是,有了疾病,
可以享受国家免费药物而
不愿意的人,支道了是不
理解、不同情,甚至反感
和厌恶的。”就这样,他
给暗影划了一道界限,他
在懂得它们的同时,决不
让自己被搅入,他还是那
个少年,不沾染一点尘埃
。只有少年的你才有勇气
给自己的小说一个近乎“
大言不惭”的命名,《尊
严》;才会有一种透亮的
幽默,让正在吃“替诺福
韦”的筱铁梅朗朗地回答
问自己在吃什么好东西的
老钱:“维生素啊!”
少年喜欢寻章摘句,
因为少年难免浅易,需要
在章句中淘深、拓广自己
。不过,正是在这里,于
建新露出了破绽,因为他
忘了自己早已经历过否定
之否定的循环,他以及他
的对象够深、够广,朝自
己、朝他们走下去就好,
管什么罗宾·威廉姆斯、
李志。比如,《被遗忘的
母亲》明显在向《为奴隶
的母亲》致敬,有一种“
五四”的文艺腔的感伤,
但一个被强奸从而感染上
艾滋病的老妇的被遗弃,
她的悲伤要比《为奴隶的
母亲》和《槽山节考》中
的母亲来得痛切得多,因
导语
作家于建新在《感染科医生》这本书里,处处显露出一个良医的仁爱之心。
作者笔触超越世俗的偏见,站在人性的高度,去描写病痛给人造成的伤害,去刻画不受人待见的患者的生活,去理解不被常人理解的情感。
在于建新的小说里,脱轨的欲望、被引诱的欲望,让人迷失。
后记
沉郁之中写病史
今年,因为张文宏医
生的警句迭出,“感染科
医生”上了热搜。虚构的
支道了医生是一位感染科
医生,塑造支道了医生的
于建新,也是一位感染科
医生。而从2015年开始写
作的《感染科医生》,今
年也恰好收尾。加上花城
出版社的快马加鞭,凡此
种种,正所谓因缘际会,
应运而生,说的就是这本
书!
我是一个热爱写小说
的医生,在潜意识里,必
定有写出典型医生的信念
。在以前的小说里,写过
几个医生,都不满意。医
生的最高经典,当为《日
瓦戈医生》。因此,从
2015年开始,一个偶然的
机会,作为感染科医生的
支道了诞生了。当然,跟
《日瓦戈医生》比,文学
性、思想性和典型性,都
相距甚远。但是,作为一
位四线城市人民医院的感
染科医生,支道了医生在
文学人物上,算是用铅笔
,画了一条浅浅的细线。
什么时候能用钢笔,用毛
笔,画粗画红,有待时日
吧!
写《感染科医生》的
几年中,正逢我遭遇最大
的人生变故。老话说,文
章憎命达。我自己也说过
,一个好的作家,必得先
有为文学的人生,然后方
有为人生的文学。如此期
许,竟然一语成谶!但是
,确实,那种沉溺于沉郁
之中的人生体验,没有切
肤的感受,是无法言说的
。即使言说了,也不及个
中之万一,终究难以抵达
,这也是一种悲哀。
每个写作者都有同样
的野心,希望自己的作品
在艺术性上有某个层次的
突破,我也一样。因为感
染科医生的特殊性,我并
不希望小说集的出版是因
为鲜为人知的故事而得到
青睐。但是,我又深知,
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
,鲜为人知一定是得以顺
利出版的重要原因。这又
是作为作者的我,另外一
种矛盾心情的存在。
有过外伤病史的人都
知道,需要到医院注射破
伤风。有人对破伤风注射
液过敏,就需要小剂量,
分多次脱敏。35年了,一
年又一年,对于文学和文
字,我好像始终无法脱敏
。也许,被文学锐器重伤
,无法脱敏,在感染中疯
狂,乃至死去,是我最好
的宿命1
2020年10月24日
逍遥生日际于金坛
书评(媒体评论)
他给暗影划了一道界
限,他在懂得它们的同时
,决不让自己被搅入。他
还是那个少年,不沾染一
点尘埃。
——浙江大学中文系教
授、批评家 翟业军
作家于建新在《感染
科医生》这本书里,处处
显露出一个良医的仁爱之
心。于建新是作家,同时
他也是医生,他的职业素
养,使他的笔触能超越世
俗的偏见,站在人性的高
度,去描写病痛给人造成
的伤害,去刻画不受人待
见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
去理解不被常人理解的情
感。
——作家、诗人 吴晨
精彩页
尊严
林小宇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是翻看笔记本。
周一,鸡汤。周二,排骨汤。周三,鸽子汤。周四,猪肚汤。周五,大骨头汤。周六和周日,休息。今天周四,猪肚汤,林小宇起身,上菜场。
猪肚是提前订好的,且已经清洗好了,除了猪肚本身的钱,额外还要多付十元的清洗费。因为,清洗猪肚,常规是用洗洁精,林小宇要求用粗盐。拿好猪肚,再买葱、姜,还有自家的菜,然后回家。
出水,切块,清洗,入锅,和料酒、葱、姜一起,少许盐,一勺小磨菜油,大火一滚,小火慢炖。一个小时以后,把猪肚捞出来,配上青椒片一炒,就是自己的午饭菜。把汤盛进保温桶,骑上电瓶车,去第二人民医院。
林小宇先到床边,跟父亲拉手,微笑,对他说:“今天是猪肚汤啊,你最喜欢的。”
床上的父亲,没有像往常一样,微微眨眼,而是满脸痛苦。林小宇感觉不对,立刻去请倪悠文主任。倪主任过来一看,嘴里啊呀了一声,小声嘀咕了一句:“不会是胆结石发作了吧?”
立刻床边腹部彩超、血常规、肝功能,果然是急性胆囊结石,胆囊炎症发作了,需要使用特殊级抗生素,二院没有。林小宇立刻给哥哥林大宇打电话,在电话里,倪主任和林大宇沟通了半天,同意从人民医院买了抗生素过来输液。目前的第一医嘱是禁食。
禁食,加上对症消炎利胆、、补充能量、维生素和电解质等综合治疗,这些药物都是自费的,不在基本药物目录里,在康复科住院,医保是不报销的。一周过去了,花了一万多元,林从龙反而昏迷,继而休克了,感染性休克。请外科会诊,外科医生表示,植物人林从龙的身体,不合适手术和引流,只能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呢?林大宇问。外科主任沈凯手一摊:……
都是做医生的,道理其实都懂,看着父亲的皮肤由淡黄转为金黄,由金黄转为阴黄,林大宇知道,由感染造成的胆道梗阻,已经无法逆转。看着林从龙日渐消瘦,体重锐减,面部表情万分痛苦,林大宇心里实在难过。父亲虽然是植物人,但身体的痛他是能感受的,皮肤的瘙痒,也能感受。能感受却无法言语,那样的全身不宁简直难以表达!林大宇就想到了一个词:安乐死。
林大宇找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发动所有能发动的同学,得到的信息都是令人失望的和负面的,譬如百度到的这个消息:
1986年到2003年这17年中,陕西第三印染厂的一名普通职工王明成两度因为安乐死问题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1986年,王明成的母亲夏素文病危,王明成不愿母亲忍受临终前的病痛,要求大夫对母亲实行了安乐死。1987年,陕西汉中市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将王明成和大夫蒲连升刑事拘留,这是我国的第一例安乐死案件。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批示,安乐死的定性问题有待立法解决,就本案的具体情节,对蒲、王行为不做犯罪处理。2003年6月,王明成被诊断为胃癌晚期。王明成正式提出安乐死的请求,但被西安交大第二医院以我国尚未立法为由拒绝。
不仅仅是法律和伦理的原因,林大宇心里清楚,想做通林小宇的思想工作,也不可能。
五年前的冬天,林小宇陪父亲去浴室洗澡,因为片刻的疏忽,父亲跌跤了,费尽心力抢救的结果,就是植物人。一个月后,托人找关系,送进了二院的康复科,这一晃就是五年。林从龙从一个百八十斤的胖子,瘦到了一百二十斤。林小宇因为自己的失责,十分愧疚,辞去了在人民医院药房的工作,去了第二人民医院,做了一个专职护工,专心伺候父亲,兼职伺候其他几个病人,聊以温饱。为此,爱人跟他离婚,上大学的女儿,工作以后,也选择留在上海,不再见他。即使如此,林小宇也绝不妥协,一心一意照顾父亲。他的信念很简单,不管父亲什么状态,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越长越好。关于安乐死,林大宇曾经跟林小宇无意间聊过,林小宇头一倔:休想。
休想也要谈一谈。
就在二院康复科十楼,父亲住院的病房走廊尽头,兄弟俩点着烟,先各自抽了一支,再续了一支,林大宇问:“红芳跟玉慧还有联系吗?” 林小宇摇摇头。
林大宇:“钱够用吗?”
林小宇:“吃住都在医院,没有什么开销,够了。”
林大宇慢慢地问道:“如果,我说假如啊,爸爸走了,你还继续做护工?还是回医院?还是……”
林小宇急速回答:“没想过这个问题。”
林大宇扔掉烟头,摸摸胡须,最近忙乱,胡须忘记剃了,居然扎手:“爸爸这个样子,你有什么想法吗?”
林小宇也扔掉烟头,头一倔:“什么想法?救。”
林大宇说:“救?你也看到了,所有的措施都上了,该花的钱也花了,没有效果啊。”
林小宇反问:“你是怕花钱吗?这钱可都是爸爸的退休金,没花你一分钱。”
林大宇一边思考,一边说话:“你怎么会说到钱的事情呢?小宇啊,你也学过医,你也该知道,医学并不是万能的,像爸爸这样的情况,再怎样抢救,也回天无力了。你再看看爸爸,每天,痛苦得像什么样子啊,你就忍心?我是不忍心了。”
林小宇有点激动了:“你不忍心?哥哥,你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3: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