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中国高等院校办学拓展研究
分类
作者 郭力//谢婧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高等院校经历了多次影响深远的变革,也诞生了一系列具有时代代表性的新兴办学现象和典型办学模式。本书在中国高校自1949年以来70年的发展过程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种拓展办学模式,即中外合作办学、分校(区)建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办学模式以及高校研究院,通过对五个办学产物的发展背景、发展动力、发展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探究五种办学拓展模式的诞生背景、发展与变化的原因、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并试图通过对这五种办学模式发展历程和存在问题分析探寻影响我国高校办学拓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揭示出教育变革与政治经济环境的密切联系,希望此书能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以及中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些许借鉴与参考。
作者简介
郭力,男,1976年11月出生,湖南衡阳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北京语言大学国内合作与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兼国际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第二语言习得及评测研究、高教政策研究、教育文化国际交流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录
引言
1中国高校办学拓展的阶段性特点
1.1 1949—1977年缓慢发展时期
1.2 1978—2000年快速发展时期
1.3 2000年后科学发展时期
2中国高校办学拓展路径和方式
2.1 办学空间拓展
2.2 办学资源拓展
2.3 办学主体的拓展
第一章 中外合作办学的兴起和发展
1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环境
1.1 谨慎探索与缓慢发展阶段(1978—1992年)
1.2 政府鼓励与规模扩张阶段(1993—2002年)
1.3 制度完善与规范调整阶段(2003—2009年)
1.4 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2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与变化
2.1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
2.2 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现状
2.3 中外合作办学特点
3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合作的国家区域分布不合理,合作范围较窄
3.2 引进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均不高
3.3 合作专业布局不合理,且无法满足我国实际发展需要
3.4 合作办学层次较低,硕博等高层次、高质量办学项目匮乏
3.5 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内部缺乏评价标准,外部监管机制不足
3.6 有些省份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不充分,办学规模较低
3.7 各省份内部发展不平衡,合作城市和院校过于集中
3.8 存在办学项目泛滥、办学质量较低、虚假宣传、收费不合理等个别不良现象
4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前景
第二章 高等院校分校(区)的建设与发展
1高校分校(区)的建设背景
1.1 拓展办学空间的起步探索阶段
1.2 本地办学空间拓展的井喷式发展阶段
1.3 异地办学空间拓展的创新发展阶段
2高校分校(区)的不同类型和建设特点
2.1 高校分校(区)的不同类型
2.2 分校(区)建设的特点分析
3高校分校(区)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校园文化缺失
3.2 师资力量薄弱
3.3 教学硬件条件不足
4未来发展前景
4.1 实施特色化发展
4.2 注重内涵式发展
4.3 建设“绿色校园”
4.4 丰富与拓展办学特色
第三章 过渡时期的国有民办二级学院
1发展背景
2发展回顾
2.1 概念界定
2.2 办学模式
2.3 组织管理
2.4 制度创新与优势
3问题分析
3.1 产权问题
3.2 立法问题
3.3 优质师资匮乏问题
3.4 教育质量问题
3.5 毕业生就业问题
3.6 收费问题
4消失与转换
4.1 启发与意义
4.2 消失与转换
第四章 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方向
1发展的动因
1.1 国家教育政策由严格控制转变为积极鼓励
1.2 高等教育定位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1.3 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由梦想转为迫切需求
1.4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由单一模式转为多元模式
2独立学院的合作模式
2.1 高校自办的办学模式
2.2 高校+社会资本的合作办学模式
2.3 高校+政府的合作办学模式
2.4 高校+政府+社会资本的合作办学模式
3独立学院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1 独立学院的性质不明确问题
3.2 独立学院的产权归属问题
3.3 独立学院的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
3.4 独立学院运行机制问题
3.5 教育教学保障不到位问题
4独立学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4.1 独立学院的不同发展阶段
4.2 独立学院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的基础及困难
4.3 独立学院未来发展方向
第五章 高校地方研究院的兴起与发展
1高校地方研究院发展的动因
1.1 20世纪90年代高校地方研究院发展动因
1.2 21世纪高校地方研究院发展动因
2高校地方研究院的类型
2.1 合作方不同
2.2 面向产业不同
2.3 发展定位不同
3高校地方研究院的作用
3.1 人才与资源的聚集平台
3.2 科研与产业的对接端口
3.3 技术孵化与转化的基地
4高校地方研究院存在的问题
4.1 技术研发层次偏低
4.2 产学研合作效果不明显
4.3 合作各方存在的问题
4.4 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4.5 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5高校地方研究院未来发展
5.1 高校层面
5.2 地方政府层面
5.3 研究院层面
参考文献
序言
为了满足国家发展需
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经济环境,我国高等教育
改革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
,我国的高校也随着高等
教育的发展不断探索办学
之路,始终致力于探索更
为科学、合理、高效的办
学拓展模式。
我国高校的办学拓展
之路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相辅相成,高校的办学拓
展过程就是高等教育不断
改革发展的具体体现。在
国家教育相关政策的指引
下,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
市场的需求,通过多种形
式不断拓展,探索符合教
育发展规律、适应市场需
求的办学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
展的过程就是教育资源优
化配置的过程。国家根据
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势和需
要,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人
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
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引
导高校不断调整办学思路
和发展方向,进行多形式
的办学拓展。
一方面,国家制定相
关政策不断完善资源配置
机制,引导高校发展方向
。1983年国务院批准教
育部和国家计委的《关于
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提出:为了实
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奋斗
纲领,各条战线和各个地
区都深感专门人才缺乏,
迫切要求教育先行,为国
家早出人才,多出人才。
因此,加速发展高等教育
事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
大事,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促使整个高等教育事业
在近期(五年左右)就有
计划按比例地有一个较大
的发展,并为今后更大的
发展打下基础。《报告》
同时要求各省、市、自治
区人民政府、国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结合本地区
、本部门情况执行。这项
政策直接推动了我国高等
教育在短时间内的迅速发
展,高校的数量在几年内
增长了数百所(1983年
我国有高等院校805所,
之后一直持续增长,三年
内增长了200多所,到
1990年高校数量已经达
到了1075所)。
另一方面,国家还制
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对可能出现的一些影响
高校发展的行为进行规范
和约束。例如,2003年
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规范
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
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
理的若干意见》,要求“
各地、各部门和各高等学
校,都要继续有步骤、有
计划地推进独立学院的试
办工作,既要鼓励积极探
索、大胆实践,又要切实
加强管理,不断规范办学
行为,注意并坚决反对一
哄而起和“刮风”现象,确
保独立学院稳妥、健康地
发展”。这些政策法规都
从政策和法律角度给予民
办教育大力支持,使得独
立学院的合法性得到了明
确,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得
到了肯定,保证了独立学
院规范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出于自身发展的
需求,在办学拓展方面具
有较为强劲的内生动力,
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办学
拓展活动。
在办学资源方面,积
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随
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教育
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
逐渐频繁。教育领域的对
外开放推动高校转变办学
思路,不断加强与国际知
名学校的联络与沟通。为
了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国际跨文化交流与
合作,中国高校与国际高
校携起手来进行合作办学
,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借助国内外优质教育资
源实现联合培养。而随着
合作的不断深入,国外知
名高校与国内高校合作创
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
我国教育部的审批和管理
下开展本科及以上的学历
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从而
成为我国高校在办学资源
拓展方面的典型代表,大
大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办
学资源的来源与渠道,提
升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国际
化水平。
在办学空间方面,众
多高校纷纷建设分校(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
不断发展,各大高校的办
学规模也不断扩大,从而
也带来了原有校区办学空
间不足的问题。为了拓展
办学空间,为扩大招生提
供办学条件,确保教学和
科研的不断发展,很多高
校都选择了建设分校(区
)。但在一些土地资源较
为紧张的一线城市,在本
地建设分校区的可行性不
断降低,促使北京、上海
等城市的高校不得不向外
地寻求办学空间。与此同
时,二三线城市的崛起对
高等教育的需求恰好为全
国重点高校外地办学提供
了契机,因此在异地建设
分校(区)成为各大高校
拓展办学空间的主要方式
之一。
在办学模式方面,早
期开设国有民办二级学院
,后来发展成为独立学院
。20世纪90年代,中国
高等教育开启了快速发展
的大众化进程,为进一步
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的模式
,诞生了国有民办二级学
院等新兴办学形式。随着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
发展,又出现了国有民办
二级学院的进一步发展的
形式——独立学院。
在办学形式方面,大
力推进地方研究院建设。
1996年,清华大学与深
圳市人民政府合作设立深
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这是
一种全新的政产学研结合
形式。高校将自身的科研
、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最
低的成本实现了转化,取
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地方政府和企业
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各方的积极性都很高,因
此高校的地方研究院在较
短时间内蓬勃发展了起来
导语
为了满足国家发展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止,我国的高校也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探索办学之路,始终致力于探索更为科学、合理、高效的办学拓展模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