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邱雪松,男,文学博士,副教授,任职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北京大学、伦敦大学SOAS访问学者。致力于现代文学出版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重庆市项目多项,发表文章50多篇,其中《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核心期刊20篇。相关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年度很好论文”“重庆市中国现当代学会论文类二等奖”,首届“四川省很好硕士论文”等奖项。 目录 自序 制造“新青年”:“五四”前后的郑振铎 论鲁迅小说与古代小品关系 “太精明的标本”:从鲁迅谈开明书店说开去 民国出版社内刊的角色与定位:以开明书店为例 《寒夜》中的阴影: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阐释 论《创业史》“叙述”的意义与突破 莫言,为什么与下一个 论“中国新诗派”诗学 前言 本体篇 诗艺篇 刊物篇 附录 结语 历史与想象:关于“九叶诗派”的思考 呈现与建构:关于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的思考 内容推荐 本论文集系作者历年思考的一次总结,表露了作者的文学观。文学成其为“现代”,不仅仅是因为文学表达方式的兴替,它更是一种多方面的包括制度环境、文学观念、消费理念,乃至生产方式、物质载体等在内的综合系统工程的结果。《制造“新青年”:“五四”前后的郑振铎》《论鲁迅小说与古代小品关系》《论〈创业史〉“叙述”的意义与突破》《〈寒夜〉中的阴影: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阐释》《论〈创业史〉“叙述”的意义与突破》等文,通过个案讨论“现代文学”的制造过程。《论“中国新诗派”诗学》《历史与想象:关于“九叶诗派”的思考》《呈现与建构:关于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的思考》三文,则以“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为中心,分析了此文学史概念的意义演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