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骙,字叔进,南宋人,官至权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先后与赵汝愚、韩侂胄不和,不久致仕。他熟悉前代掌故和当时规章法令,文词古雅。辞官后,独居一室,孜孜不倦地整理旧著。他的《文则》是中国Z早的修辞学著作。
李性学,宋末元初人,曾执掌明道书院,后徵为国子助教,名动京师,以病卒。
王利器(1912~1998),字藏用,号晓传,四川人。194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次年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历任四川大学、成华大学、北京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54年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后,着力于文学遗产的整理工作。先生长于校勘之学,著作众多,有《风俗通义校注》《盐铁论校注》《文心雕龙校证》《宋会要辑补》《颜氏家训集解》《吕氏春秋注疏》等。
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号思庵,常熟人。明成祖召对称旨,命为宫廷顾问。洪熙元年,任监察御史。宣德年间,先后出按浙江、贵州。后任南京左副都御史,被诬入狱。释放后,于英宗四年(1406),告老返里。殁后,朝廷赠谥“文恪”,乡人祀之言偃祠。著有《小学集解》、《思庵集》等。《明史》有传,称其“议论有根柢。于性理之奥,多有发明”。
凌郁之,文学博士,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学术方向在古代文学研究、文献研究、江南文化研究等领域。出版学术专著5部:《洪迈年谱》、《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整理有《鄱阳三洪集》等。
陈骙,字叔进,南宋人,官至权礼部尚书、参知政事,先后与赵汝愚、韩侂胄不和,不久致仕。他熟悉前代掌故和当时规章法令,文词古雅。辞官后,独居一室,孜孜不倦地整理旧著。他的《文则》是中国Z早的修辞学著作。
李性学,宋末元初人,曾执掌明道书院,后徵为国子助教,名动京师,以病卒。
王利器(1912~1998),字藏用,号晓传,四川人。194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次年考取北京大学研究生。历任四川大学、成华大学、北京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1954年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学古籍刊行社后,着力于文学遗产的整理工作。先生长于校勘之学,著作众多,有《风俗通义校注》《盐铁论校注》《文心雕龙校证》《宋会要辑补》《颜氏家训集解》《吕氏春秋注疏》等。
吴讷(1372—1457),字敏德,号思庵,常熟人。明成祖召对称旨,命为宫廷顾问。洪熙元年,任监察御史。宣德年间,先后出按浙江、贵州。后任南京左副都御史,被诬入狱。释放后,于英宗四年(1406),告老返里。殁后,朝廷赠谥“文恪”,乡人祀之言偃祠。著有《小学集解》、《思庵集》等。《明史》有传,称其“议论有根柢。于性理之奥,多有发明”。
凌郁之,文学博士,苏州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学术方向在古代文学研究、文献研究、江南文化研究等领域。出版学术专著5部:《洪迈年谱》、《走向世俗:宋代文言小说的变迁》,整理有《鄱阳三洪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