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记录新教育人20年来并肩前行、携手共进的感恩之书,亦是一本书写新教育人开拓、探索教育事业的历史之书。
新教育的发展史,是因为有了包括无数教师、学生及其父母的“人”,而鲜活,而动人。
教育的未来,因你而来!各位老师,你们与新教育又有什么故事呢?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未来因你而来(我与新教育人的故事)/新教育实验文丛/大夏书系 |
分类 | |
作者 | 朱永新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记录新教育人20年来并肩前行、携手共进的感恩之书,亦是一本书写新教育人开拓、探索教育事业的历史之书。 新教育的发展史,是因为有了包括无数教师、学生及其父母的“人”,而鲜活,而动人。 教育的未来,因你而来!各位老师,你们与新教育又有什么故事呢?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16卷本《朱永新教育作品》等专著版权输出至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是当代教育家的个人教育理论著作输往海外第一人。 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寻与执着行动,感动着千千万万人,屡屡被评选为“全民阅读代言人”、“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中国教育60年60人、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华十大财智人物…… 他于2000年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吸引了全国各地2000余所学校加盟实验,践行着新教育理念与行动,深刻改变了200余万师生,正在积极影响着中国教育。 目录 自序 教育的未来因你而来 辑一 幸福澎湃的行动 储昌楼:新教育的一盏灯 严文藩:为新教育架起世界之桥 卢志文:“三军统帅” 李镇西:童心、爱心与用心 许新海:一生只干一件事 陈东强:在希望的田野上 童喜喜:飞翔的光芒 张荣伟:为新教育理论大厦筑基 袁卫星:为生命奠基 梅子涵:相信童话,呵护童年 孙云晓:走进儿童世界 郝京华:“最接地气”的教授 王庚飞:艺术教育成人之美 王雄、王胜:新教育的哥俩 张丙辰:局长本是一书生 郝晓东:在新教育里遇见新的自 李玉龙:特立独行教育龙 张勇:杏坛评价的孤雁 辑二 一路风雨一路歌 奚亚英:从一所乡村小学到一个教育集团 庄惠芬:20年教育梦想的远征 焦晓骏:才华横溢的“苏州人” 陶新华:用心理学知识助力教师成长 张菊荣:日知与日行 高万祥:让学校有灵魂的人 卜延中:一切尽在不言中 冯卫东:淡泊而勤奋 陈国安:大学老师的小学课堂 于春祥:一个“用脚做梦”的老师 苏静:创造奇迹的年轻人 魏智渊、干国祥、马玲:“魔鬼团队” 朱寅年:一路追梦 窦桂梅:新教育的玫瑰 章敬平:新希望工程的命名者 营伟华:来自台湾的“一号义工” 吴国平、王海波:新教育的“山”和“海” 徐锋、陈瑞献:新教育的颜色 朱雪晴:我们一起寻找好教育 陈惠芳:在网络上成长 孙惠芳:勤于“三耕”乐为师 吴樱花:“孩子,我看着你长大” 于洁:把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 高子阳:共读共写的魔力 周惠琴:种子的梦想 潘文新:极点坚守与华丽转身 何盛华:新教育的垦荒者 张曼凌:魅力女教师 方红:柴园的守护者 陈晓华:贵在守望 方海东:细节的力量 张志愿、洪延平:让孤独的心不再孤独 李庆平、李熙良局长及王德:美好几时有?把酒问诸城 李志强:校长、书家、诗人 周信达:“首席教师” 游和平:追梦人的朴实情怀 赵红婷:最好的教育风景在教室 王羽:让新教育扎根在农田 辑三 为了种子的深耕 郭明晓:中国飓风 王元磊:在新教育的三生石上播撒种子 李西西:不说话的“南瓜” 王丽君:一朵玫瑰的蓝色新生 顾舟群:小舟在远航 张硕果:中原大地上的第一粒种子 赵素香:百花干卉共芬芳 苗麦青、黄永明:监狱教育的新探索 孙茜、常瑞霞:幸福在哪里? 尤晓慧、王丽娜、赵莉莉:我要飞得更高 敖双英:每间教室都是生命的原野 丁莉莉:美丽的紫色 倪颖娟:一间不完美的完美教室 时朝莉:上路的“毛毛虫” 王桂香:新教育的麦子 郭丽萍:小教室大乾坤 李乐明:造就新教育的热土家园 序言 教育的未来因你而来 这是一本特别的书。 不仅因为这本书记录着 新教育的历史,更因为书中 的人物,每一个都曾经走进 我的生活——他们全部与新 教育事业相关。 在整理这本书的过程中 ,新教育人的形象在我眼前 一一浮现,这些年来与他们 朝夕相处、并肩战斗的情形 也历历在目。心中感慨万千 。 这是一本感恩之书。书 中记录的一些人,有的至今 还和我一起并肩前行,有的 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了新 教育团队,也有的离开了一 段时间又“归队”。进进出出 ,来来回回,是任何哪怕再 伟大的机构和团队都会发生 的事。我衷心感谢所有和我 一起行走过的朋友。一边写 作,一边给其中许多人发去 了“想念老朋友”的邮件。 非常痛惜的是,还有几 位朋友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因此,我要特别把这本书 献给李玉龙先生、何盛华校 长和张勇先生的在天之灵。 这也是一本历史之书。 虽然我们开拓的足迹、探索 的身影、滴滴汗水和点点收 获已经用行动留下了脚印, 但是,新教育号召老师书写 教师的生命传奇,我们自己 的历史,也应该由我们自己 真诚地书写。后人知道了我 们的处境,我们的痛苦与欢 乐、彷徨与抉择,就能够避 开我们的错误,更好地前行 。 当然,对于我来说,整 理这些文字,已经远远不是 记录历史那么简单。我也在 记录“人”,甚至是在记录着 “我”。因为发起新教育后, 我们一直在共同书写自己的 生命故事。任何历史都不只 是宏大事件的堆砌,而是一 个个具体的“人”的活动。历 史因有血有肉的人而有声有 色。新教育的发展史,是因 为有了包括无数教师、学生 及其父母的“人”,而鲜活, 而动人。 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的 人物排序,原则上是按照他 们在新教育发展进程中先后 出场的时序排列的,但在分 类时,因为有些人担任了不 同的角色,作为不同角色的 出场时间不完全一致。书中 有些文章,写作的时间比较 久远,有的是当时为作者的 著作撰写的序言,虽然其中 大部分人后来都有新的精彩 的故事,或者是职务有所调 整等,但是由于时间、精力 和篇幅所限,这一次无法详 细补充新的资料了。同时, 有不少特别优秀的新教育人 ,如新生命教育研究所的冯 建军教授、新公民教育研究 所的张卓玉先生、新教育研 究中心的林忠玲先生等,也 没有来得及写,希望以后有 机会补上。 还有许多虽然不是新教 育实验团队成员却一直为我 们的事业摇旗呐喊、鼎力相 助的专家学者:陶西平先生 、李吉林老师、朱小蔓老师 、杨东平先生、王定华先生 、成尚荣先生、叶水涛先生 ……虽然他们未能出现在这 本书中,但我和所有新教育 人都知道,没有他们的思想 和智慧,离开了他们的支持 与指点,新教育走不到今天 。所以我一直怀着感恩之情 ,将他们的故事铭记心中。 我要特别把这本书献给 所有的新教育同仁,献给千 千万万个你。现在,新教育 实验已经累计拥有162个县 级实验区,5216所实验学 校,570多万教师和学生参 与。你也许在明亮、宽敞的 办公室里,规划着本区域的 新教育蓝图;你也许在朴素 、简陋的乡村校园里,用新 教育的行动点亮老师们的梦 想;你也许在每一个薄雾氤 氲的早晨,和孩子们一起吟 诵着诗歌迎接太阳的升起; 你也许跋涉在支教的山路上 ,把新教育的种子播进大山 深处……你们——不,就是 你,是新教育实验的参与者 ,也是新教育史诗的创造者 。 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创 造。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更 多的你,投身到我们的新教 育事业中来。 教育的未来,因你而来 ! 朱永新 2017年1月30日,初稿 2020年1月24日,改稿 2020年4月11日,三稿 2020年7月5日,定稿 导语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与新教育人的故事,穿越了20年的时光,越发温暖、鲜活、动人…… 创建教育在线网站,构建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创办新教育网上师范学院……现在,新教育实验已经累计拥有162个县级实验区,5216所实验学校,570多万教师和学生参与。教育的未来,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创造。 精彩页 储昌楼:新教育的一盏灯 储昌楼是新教育的“元老”。 说起储昌楼与新教育的渊源,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 认识储昌楼的人都知道,他写得一手好文章。在2002年前,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江苏省的教科会议、颁奖仪式上,从“教海探航”到“金帆杯”,他的论文经常获一等奖,而且还是第一名。他在K12和教育在线网站上,曾经呼风唤雨,写下了许多美文。到现在,人们还怀念《淀山湖》《大闸蟹》和《亭林人》。 但认识储昌楼的人也感觉到,从2002年开始,他似乎突然“消失”了。见到他的人都说,好久没有读到他的美文了,好久没有看到他去拿奖了。尽管这对于他是易如反掌的事。 而了解储昌楼的人会说,这个储昌楼啊,把他的生命交给新教育实验了!你只要上教育在线网站,只要走进新教育实验论坛,就会发现,他把一切都献给这个论坛了。 我知道,为了新教育实验,他曾经在许多个晚上加班加点,一碗方便面,伴他到天明。 我知道,为了新教育实验,他曾经多次到学校指导、讲解、示范,从昆山、吴江,到苏州、南京,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我知道,为了新教育实验,他曾经写过数十万字的方案、报告,打过成百上千的电话,发过不计其数的短消息、邮件。 在新教育最初的几年,正是储昌楼陪同我走南闯北,朝夕相处,播种点火,使新教育实验风生水起,声名远扬。 2006年,由于新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组建了专业化的团队。昌楼卸任了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秘书长,担任新教育理事,具体负责昆山的新教育实验工作。工作的任务有了调整,虽然不再直接从事新教育实验的领导工作,但昌楼胸有大局、矢志不移的行动并未改变。他仍然积极在昆山努力推进新教育实验的项目,仍然积极参加每年的年会,仍然积极参与新教育理事会和新教育基金会的各项工作。 2013年3月28日,好久没有联系的昌楼,突然给我发来短信,邀请我第二天去昆山参加他儿子的婚礼。 他在短信中说,一直不想惊动我,知道我工作忙难以参加,但还是希望我为他的孩子夫妇写点文字。 无论于情于理,我是应该赶回去的。但是工作安排冲突,临时改变有困难。看着昌楼朴实、真诚的话语,我心中又是感动,又是歉疚。于是,在婚礼的当天,我写了一封信聊表祝贺,也感谢他为新教育的默默付出。昌楼兄和各位亲朋好友: 欣闻昌楼公子储汇与柳国燕喜结良缘。本应专程赶来参加婚礼,因为刚刚得知消息,工作无法安排,只能遥致贺信,祝这对新人携手走在新教育路上,人生美满幸福,白头到老!也祝昌楼夫妇早日升级,含饴弄孙,健康快乐! 今天,作为新教育人,昌楼是幸福的。还清晰地记得11年前与昌楼一起为新教育筚路蓝缕、四处奔走的情形。现在,我们都已经步入中年,我们当时播种的事业不断发展,许多师生从中受惠,我们也从给他人带去的幸福中,感到了深切的幸福。听说卢志文、许新海等新教育的朋友也参加了婚礼。请他们代我向昌楼祝福致谢! 今天,作为父亲,昌楼也是幸福的。因为儿子找到了他生命中的另外一半。虽然我与储汇和国燕接触不多,但我知道储汇成长中的一些故事,也知道他们是一对善良淳朴的老师。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取消了原来准备的婚礼车队与鲜花,将这5000元捐赠给贵州凤冈的一问新教育完美教室。这是一粒善的种子。 在这个播种的季节,让我们也为这对新人一起播下幸福的种子。我相信,明年,将是一个丰收年! 是的,新教育不会忘记任何共同行走的伙伴。昌楼作为最早的新教育志工,值得尊敬,作为坚定的新教育同路人,值得珍惜。 三个月后的一天,我又收到了储昌楼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朱老师: 您好! 语文高考结束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为了种种报答,我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走得太久,太累了。大家对我越放心,对我的期望就越大,从学科到分管,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工作担子越来越重。我越来越难以在高考与新教育间左右手兼顾。高考成绩一直在苏州名列前茅,领导满意,但我失落:其他地区新教育如火如荼,昆山却不死不活。 现在到了应该决断的时候,我的选择当然很明确:十年高考成绩数一数二,已经能够报答昆山,还有五年能干事的年华,我要全部付给新教育事业。 我想了很久,决心到学校去,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打造最有新教育基因的样板学校。我已经跟局领导说了我的想法,并明确提出我一不考虑个人名利得失,二不考虑学校大小,三不考虑城乡,四不考虑学校新旧,只要是一所学校就行。我相信,新教育会扎根于每一所学校,只要行动,就会开花结果。 昌楼在信中告诉我,他希望“全身心全时段全资源”地投入,才能打造一所真正的新教育学校。随信他还附上了未来学校的事业规划,承诺“一年我会让学校项目有模有样,三年我会让学校经看耐看。当我退居二线的时候,我会给新教育发源地的昆山、苏州留下一所公认的新教育学校,这是我应该也能够为新教育做到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