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杨春时,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曾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海南师范学院教授,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专著十余部,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目录 序 辑 美学原理 论美学是哲学 审美意义的发现与证明 本体论的主体问性与美学建构 从现象学美学到审美现象学 意识结构与审美意识 走向“后实践美学”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第二辑 中华美学 中华审美现象学的构成 乐道、兴情、神韵——中华美学的审美本质论 中华美学的世间性和隐超越性 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 论中华美学的诗学化特性——兼论美学与诗学的关系 同情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 现代性体验与美学思潮 第三辑文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 论文学的多重本质 论文艺的自然维度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论文学语言的本源性 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文学思潮 中国恩情文化批判 附录 杨春时学术年表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中国当代文艺学大家的代表性理论思想及研究文章,以期对文艺学思想的创造性成果进行总结,对文艺学的理论价值进行建构展示中国当代文艺学理论的总体实力和水平,集中体现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家的理论观点,供读者学习、研究。 针对当代的国学思潮,以及李泽厚的“情本体”论,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是恩,并且分析了恩文化的源流、性质以及与现代性的冲突。恩文化是以施恩—报恩建构人与世界特别是人与人的本源关系,从而形成了中国的群体本位文化。这个研究还仅仅是开始,接下来将要全面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