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时间、业务、理论三个维度,系统研究了中国网络视频20余年萌芽、兴起、低迷、探索、进化的发展历程:在时间维度,以每个阶段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等为主线,串联起网络视频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态势;在业务维度,对网络视频内容样态(如网络直播、短视频)、经营活动、用户画像等方面的流变予以归纳,透视其演进的内在规律与社会影响;在理论维度,将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勒庞的“乌合之众理论”、凯尔纳的“媒介景观理论”运用于具体事件的阐释之中,实现经典理论与互联网新媒体超逸时空的连接与拓展。 作者简介 刘瑞一,光明日报新闻研究部编辑,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CSC)资助,赴美国爱荷华大学访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视听新媒体传播,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新闻大学》《新闻记者》《当代传播》等学术期刊。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萌芽:中国网络视频从无到有(1996—2004) 第一节 会聚型媒体进入视频市场 第二节 谈话节目“触网”与网络视频主持人的出现 第三节 《大史记》三部曲:媒介精英的网络恶搞 第四节 网络视频媒体基因显现 第五节 网络视频纳入政府监管 第二章 兴起:中国网络视频迎来第一个行业风口(2005—2007) 第一节 视频网站成行业主体 第二节 传统媒体与网络视频融合新探索 第三节 影像产品的跨时空传播 第四节 草根恶搞引争议 第五节 “张某性丑闻事件”:视频网站收割原始资本 第三章 低迷:中国网络视频陷入版权风波(2008—2009) 第一节 汶川地震报道中的网络视频 第二节 网络视频主流媒体地位获官方认可 第三节 广电媒体建设网络电视台 第四节 作为亚文化群体集聚地的 BILIBILI 第五节 经济危机波及视频行业 第六节 视频分享招致版权风波 第四章 探索:中国网络视频调整版图格局(2010—2015) 第一节 版权风波的发酵与平息 第二节 视频网站带“病”上市 第三节 企业并购与行业寡头格局形成 第四节 占领客厅 第五节 进军影业 第五章 进化:中国网络视频迈向黄金时代(2016—2020) 第一节 稳中有变的视频网站 第二节 虚火降温的网络直播 第三节 渐入佳境的短视频 第四节 商业化运作的网络视频红人 第五节 步入 5G 时代的网络视频 第六章 推陈出新:内容矩阵的扩容 第一节 内容生产范式的变迁 第二节 从播客到移动音频媒体:赋权的回归与场景的凸显 第三节 作为可写文本的网络互动剧 第四节 微电影:影像艺术抑或营销工具 第五节 网络自制剧:媒介生态影响的两面观察 第六节 网生综艺:思维的调整与规则的重构 第七节 网络直播:价值形成与意义流变 第八节 网络短视频:走红机理与双面效应 第九节 走向大众化的弹幕:媒介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第七章 积微成著:中国网络视频规模壮大 第一节 政策法规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节 赢利手段的日渐多元 第三节 用户画像的改变 第四节 中国网络视频的现实问题与治理方案 第八章 从边缘至主流:中国网络视频影响发酵 第一节 驱动网络视频壮大的深层逻辑 第二节 微观影响:个体的“自我呈现” 第三节 中观影响:舆论表达的平台 第四节 宏观影响:影像奇观世界的形成 结语 后记 导语 治理是手段,而非目的。治理的终极要义是促使网络视频成为传播正能量的舆论渠道,汇聚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有生力量,以更好服务社会,服务民众。《中国网络视频的缘起与流变(1996-2020)》相关成果有助于深化社会各界对网络视频发展现状及本质规律的认识,能够为政府监管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为业界发展提供一定指导,为正确引导网民的视频生产行为提供价值向导,以助推中国文化产业进一步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