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多年、多场次断面测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得到合理的借用断面。研究历年汛前、汛后断面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因素影响下断面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寻找断面冲淤变化的关系公式模型;提高借用断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通过断面借用质量的提高,保障洪水过程测验效率和测验精度。本书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模型,进行黄河下游历史洪水冲淤量的计算,为场次洪水冲淤量计算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改变输入变量和对比计算结果,来确定对场次洪水冲淤量影响起主要作用的几个主要变量。本书可供水文与水资源、水力学、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高等院校硕土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参考使用,对从事调水调沙工作的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2 相关研究方法综述 2.1 水沙变化研究方法 2.2 随机森林模型 2.3 层次分析法 2.4 人工神经网络 2.5 逐步回归法 2.6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 3 研究区域概况 3.1 流域概况 3.2 河流水系 3.3 地形地貌 3.4 降水 3.5 水沙特性 3.6 河道演变 3.7 黄河中游典型断面资料整理分析 4 河段冲淤分析 4.1 府谷-吴堡河段径流变化分析 4.2 黄河中游输沙量变化规律 4.3 断面法和输沙率法简介 4.4 河段输沙平衡分析 4.5 水文站断面及滩险河床演变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黄河吴堡断面河道冲淤变化 5.1 黄河中游多沙河流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变动成因分析 5.2 冰封期及非冰封期 5.3 汛期 5.4 河道横断面变化 5.5 本章小结 6 黄河吴堡断面河床演变特征分析 6.1 吴堡水文站年际资料分析 6.2 汛前、汛后水位上升的年份对应的断面形态变化 6.3 汛前、汛后水位下降的年份对应的断面形态变化 6.4 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 6.5 本章小结 7 水沙变化对吴堡断面冲淤的影响 7.1 吴堡站径流特征 7.2 吴堡站输沙特征 7.3 吴堡站三种类型洪水冲淤变化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分析场次洪水对断面冲淤的影响 8.1 标准测次文件的整理分析 8.2 洪水场次套绘分析 8.3 场次洪水分析 8.4 场次洪水中流速对断面冲淤的影响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