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的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及民族志研究,借助景观人类学、旅游人类学之相关理论,以及“脱嵌”与“植入”、“前台”与“后台”等概念,探讨旅游地的不同主体对景观的认知与实践,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如何重构了旅游开发之后和顺的人地关系和人人关系。本书将景观置于区域生态、社会化进程及全球化中加以考量,融合人的观念、经验与能动性,分析景观的文化表述、重塑动因、空间变革,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旨在以景观作为一种方法来重新审视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再生产,进而丰富旅游人类学之相关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 商业化、旅游景观与凝视 二 景观、地方与空间 三 和顺古镇之相关研究 第三节 理论框架 第四节 叙述结构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的概述 第一节 和顺古镇的社区历程 一 1950年代以前 二 1950年代至今 第二节 和顺古镇的聚落环境与空间形态 一 网状的空间结构 二 重要的建筑景观 第二章 玉石商铺:传统贸易的复兴与繁荣 第一节 流动的地方世界 一 人的流动 二 物的流动 三 商道上的马帮 第二节 被“唤醒”的历史记忆 一 历史记忆的选择 二 “养心居”的故事 三 “望山小院”的故事 第三节 “说景观”背后的生意经 一 边陲上的玉石贸易 二 神秘的玉石场 三 玉石商铺的故事 小结 第三章 客栈:从祖产到消费空间 第一节 本地人经营的民宿 一 老牌民宿 二 新型民宿 第二节 外地人经营的客栈 一 客栈的优势 二 悬浮的主体 三 互为他者 第三节 出租:竞争后的一种“补偿” 一 激烈的竞争 二 出租引发的矛盾 三 出租背后的心态 小结 第四章 宗祠:宗族、旅游与现代转型 第一节 宗祠与仪式实践 一 宗祠的归属 二 仪式的变迁 第二节 宗族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网络 一 修葺祖坟 二 重修宗祠 三 重编族谱 四 族长的角色 第三节 租与不租:传统与现代间的抉择 一 参与旅游的宗祠 二 半参与旅游的宗祠 三 拒绝参与旅游的宗祠 小结 第五章 乡土景观的“前台化” 第一节 新一轮景观营造 一 开发后的新景观 二 从原生景观到旅游景观 第二节 旅游景观中的民居博物馆 一 开发商经营 二 私人经营 第三节 生产生活与空间重塑 一 聚落空间 二 巷道空间 三 私人空间 小结 第六章 重构中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谁的景观?谁的遗产?乡民一政府一开发商 一 博弈中的妥协 二 转变态度 第二节 竞争抑或合作:乡民一玉石商一客栈老板 一 雇用关系 二 生意伙伴 第三节 玉石交易的“中间人”:乡民一游客 一 营造氛围 二 互惠与信任 小结 结论 一 景观的资本置换 二 作为方法的景观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以一个西南边陲侨乡的人文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及民族志研究,借助景观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相关理论,以及“脱嵌”与“植入”、“前台”与“后台”等概念,结合地缘生态、政治经济、商业传统和地方文化等内外因素探讨景观的形成过程以及嵌入当地人日常生活的认知图示和行为模式。同时,本研究融合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和生命故事,分析旅游开发过程中经由景观形成的地方认同,生存心态和行为实践如何与外地人(政府、开发商、玉石商、客栈老板)对景观的再利用相互交织,共同建构了一个西南边陲侨乡旅游开发后的人地关系与人人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