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书法的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才有可能成为书法的经典?《与古为徒》是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题写的一块匾,《娟娟发屋》是重庆一个理发店的招牌。白谦慎教授借这两幅作品,思考书法的本质问题。 自从清代碑学兴起以来,书法的经典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些相当稚拙、不成熟的石刻和书写遗迹被作为临习的典范。但为什么有些书法家把古代“穷乡儿女”的字迹奉为圭臬,对当下类似的书写却不闻不问?我们究竟以什么来界定“书法”?又如何看待书法中的“经典”?这些问题并不复杂,但却涉及许多社会文化的层面。比如,古与今的关系,名家书法与无名氏书刻的关系,财富与收藏的关系,学术与艺术的关系,艺术与社会体制的关系,平民与精英的关系,经典化和修辞策略的关系等等。本书通过描述和分析古今书法中的一些现象,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靠前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1997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2015年6月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职。2015年7月后任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目录 引言/001 章古代的光环——吴昌硕的匾/003 第二章字中之天——傅山的发现/013 第三章《娟娟发屋》——当代普通人的有意趣书写/035 第四章外国人汉字书写的启示/049 第五章乔丹和波琳谁应该得“优”/057 第六章篆隶书体的趣味书写/069 第七章无古无今的学童书法——以陈兮的手卷为例/085 第八章学术显学和“敦煌书法”/113 第九章物以稀为贵/137 第十章什么是“民间书法”/145 第十一章真奇怪:今天的书法家为什么不学当代“不规整”的书迹/197 第十二章王小二的“普通人书法”——一个虚构的故事/209 第十三章《娟娟发屋》为什么不可学/233 第十四章平民和精英/245 第十五章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263 附录 一本问号很多的书——写在《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出版之际/271 《娟娟发屋》今何在?/277 何谓“素人之书”?/281 石刻文字的意趣/289 当代人日常书写举例/295 图版出处/299 2003年版后记/301 荣宝斋版后记/305 2016年精装版后记/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