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土后,中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第十届、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得者,2007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长期从事社会政策与社会问题研究,关注煤矿工人、失独人群、IT人群、退役军人、城市小贩等特殊人群现状,先后发表《湖南煤矿工人心理安全感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我们在井下看到的》《我们在井下听到的》、《规范“摊担经营”创新城市管理》、From Decentralization to Integration: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elfare services for disabled veterans in China等成果30篇,主持和参与了“湖南煤矿工人生存现状调查”““‘猫与鼠’:城管与小贩形象互评调研”“失败的士兵?中国退役军人地位获得问题研究”“中国退役军人社会流动问题获得研究”“退役军人事务基本问题研究”等课题23项,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
第三节 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五节 相关概念剖析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基本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节 国外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地位获得研究
第二节 国内关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地位获得研究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关于地位获得的相关理论评析
第一节 技术批判学派的地位获得观评析
第二节 技术控制学派的地位获得观评析
第三节 技术未来学派的地位获得观评析
第四节 社会学理论学派的地位获得观评析
第五节 总体评述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本研究地位获得的理论模型和特点
第二节 研究假设
第三节 操作指标和影响因子设计
第四节 本研究的研究工具
第五节 实证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六节 样本的基本情况
第五章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地位获得
第一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获得概况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地位获得概况
第三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专业技术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职业地位获得
第一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职业获得概况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职业地位获得概况
第三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
第
一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概况
第二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社会经济地位流动概况
第三节 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研究发现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相关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纵观人类历史,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短短30年得到了巨大的创新以及大规模传播,其特有的“技术规制”与“信仰、资本、权力”的高度结合,犹如血液深入中国社会的每个毛孔,影响了中国人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重塑了中国社会信息、技术、财富、权力、文化、社交等资源的运行逻辑和分配规制,改变了部分中国人的地位获得机制。
本书分析和归纳了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地位获得的组成、内涵、本质及特点,提出了“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因素”地位获得研究假设,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658名互联网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地位获得数据,建立“专业技术地位、职业地位、社会经济地位”三个地位获得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和讨论,试图探讨技术、资本、权力、信仰之间的关系,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繁荣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