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绪论
1.1 气味与异味
1.1.1 气味
1.1.2 异味
1.2 嗅觉
1.2.1 东西方对嗅觉的认识
1.2.2 嗅觉理论
1.2.3 人类的嗅觉特征
1.3 异味污染的来源、特点和危害
1.3.1 异味污染的来源
1.3.2 异味污染的特点
1.3.3 异味污染的危害
1.4 异味污染测定方法
1.5 我国异味污染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嗅阈值
2.1 国外嗅阈值测定方法
2.2 国内嗅阈值测定
2.2.1 典型异味物质的选择
2.2.2 材料与方法
2.2.3 计算方法
2.2.4 嗅阈值测定结果
2.3 基于分子结构的嗅阈值预测方法
2.3.1 建模方法
2.3.2 分子描述符
2.3.3 硫醇嗅阈值预测模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异味污染的感官表征方法
3.1 臭气浓度
3.1.1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3.1.2 嗅觉仪测试法
3.1.3 嗅觉仪测试法与三点比较式臭袋法的比对
3.2 臭气强度
3.2.1 臭气强度的划分
3.2.2 臭气强度的应用
3.3 异味活度值
3.3.1 异味活度值的定义
3.3.2 异味活度值的应用
3.3.3 应用实例
3.4 愉悦度
3.4.1 愉悦度等级测试法
3.4.2 极性轮廓法
3.5 干扰潜力
3.5.1 干扰潜力量化方法
3.5.2 干扰潜力的应用
3.6 气味品质与气味轮图
3.6.1 气味品质
3.6.2 气味词分类
3.6.3 气味轮图
3.6.4 典型异味源的气味轮图
参考文献
第4章 典型异味物质及异味源的感官特征
4.1 典型异味物质的感官特征
4.1.1 典型异味物质的感官指标测定
4.1.2 异味物质感官指标之间的关系
4.1.3 不同异味物质愉悦度特征比较
4.2 典型异味源的感官特征
4.2.1 典型异味源感官特征评价
4.2.2 不同异味源愉悦度特征比较
4.2.3 不同异味源气味持久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 异味污染暴露影响评价方法
5.1 异味暴露效应的影响因素
5.2 异味暴露影响评估方法
5.2.1 评估方法的类型
5.2.2 评估方法的选择
5.2.3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评估示例
5.3 异味影响评价标准
5.4 异味污染扩散模型预测
5.4.1 适用范围
5.4.2 影响因素
5.4.3 模型的选择
5.4.4 峰/均值因子
5.4.5 国内外异味评价采用的扩散模型及峰/均值因子
5.4.6 模型评估的不确定性
5.5 异味环境监测评价
5.5.1 现场监测
5.5.2 嗅探测试
5.6 异味污染社会学调查评价
5.6.1 调查方法
5.6.2 调查区域
5.6.3 调查内容
5.6.4 数据收集及分析
5.7 异味风险等级评价
5.7.1 适用范围
5.7.2 评估流程
5.7.3 各指标分级标准
5.7.4 异味风险等级
参考文献
第6章 异味暴露影响评价案例
6.1 污水处理厂
6.1.1 异味气体组成特征分析
6.1.2 扩散模型评价
6.1.3 风险等级评价
6.1.4 嗅探测试评价
6.1.5 居民问卷调查
6.2 卷烟厂
6.2.1 异味气体组成特征分析
6.2.2 扩散模型评价
6.2.3 风险等级评价
6.2.4 现场监测评价
6.2.5 居民问卷调查
6.3 垃圾填埋场
6.3.1 异味气体组成特征分析
6.3.2 扩散模型评价
6.3.3 风险等级评价
6.3.4 嗅探测试评价
参考文献
第7章 世界各地的异味污染管理政策
7.1 异味污染管理办法
7.1.1 法律法规政策
7.1.2 环境敏感点(厂界)异味标准
7.1.3 防护距离
7.1.4 优选排放浓度
7.1.5 投诉响应机制
7.1.6 技术指南
7.2 亚洲
7.2.1 日本
7.2.2 韩国
7.2.3 中国
7.3 欧洲
7.3.1 荷兰
7.3.2 英国
7.3.3 德国
7.4 大洋洲
7.4.1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7.4.2 南澳大利亚州
7.4.3 新西兰
7.5 北美洲
7.5.1 加拿大
7.5.2 美国
7.6 非洲和中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214种工业化学物质的气味阈值与健康阈值、挥发性的比较
附录2 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附录3 恶臭嗅觉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