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齐长庆先生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创者,兽医科学家、发明家。他研制的“天坛株”痘苗毒种,为中国预防和消灭天花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本书全面、客观记录了齐长庆先生为科学事业坚持不懈奋斗的一生。齐长庆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也是一个平常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挫折。本书从齐长庆先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科学追求到天伦之乐、落叶归根,所记录的既是齐长庆先生的风雨人生,也从侧面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进步。 作者以客观平等、审视思考的眼光书写齐长庆先生的经历,使作品更具有宏大的视角,同时以大量翔实丰富的细节,从复杂严峻的科学探索的广阔背景中刻画出了一个立体又真实的科学家形象。齐长庆先生在科学研究上的不懈追求,他所坚持的科学精神,以及坚韧向上的力量,对今天的我们有重要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高齐 199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文学学士。 200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 曾就职于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科技处,现从事多领域文字工作。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求学之路 满族家庭 八旗没落 京师公立第二中学校 陆军兽医学校 家事变迁 第二章 就职中央防疫处 校长举荐 管理实验动物 第三科痘苗股 负责马匹免疫 研制纯痘苗 痘苗股负责人 第三章 创建“天坛株”和“北京株” 东渡日本 “天坛株” “北京株” “北京株”的发展 第四章 创办蒙绥防疫处 筹建蒙防 调研工作 代理处长 发现牛羊疫病原 署长视察 第五章 辗转抗日 撤至长沙 恢复蒙防建制 梦断香港 返回故里 点滴家事 痴心不改 日本投降 第六章 西北任职 一个烂摊子 独辟蹊径 西北安家 又遇困难 兰州解放 接受军管 家人变故 第七章 建设一所科技机构 新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 总体设计师 高级人才靠引进 技术骨干靠培养 生物制品理念 规划兰州所的科研生产方向 中国第一部实验动物规程 劫后重生 第八章 灭天花——传奇“天坛株” “天坛株”的守护神 普种“天坛株”天花疫苗 销毁“天坛株” 全世界消灭天花 “天坛株”的科研价值 警惕用天花作生物武器 第九章 为霞尚满天 家事国事 灵魂栖所 齐氏物语 天伦之乐 佳士有约 叶落归根 后记 序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 情流行,波及210多个国 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 口,夺走了无数人的宝贵 生命。中国政府和人民经 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付出 巨大代价,有力地扭转了 疫情局势,维护了人民生 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 出版齐长庆同志的传记无 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 齐长庆同志为中国消灭天 花做出了巨大贡献。 历史上,天花曾经困 扰人类数千年,夺走数以 亿计的生命。1961年6月 ,中国最后一名天花病人 痊愈出院,新生的人民政 府只用了11年时间,就消 灭了这个瘟疫,比世界卫 生组织宣布全球消灭天花 的时间整整早了16年。 在中国消灭天花的战 斗中,齐长庆居功至伟。 他研究的“天坛株”痘苗毒 种,为中国预防和消灭天 花做出了卓越贡献。 齐长庆,字景如,北 京人,是我国现代生物制 品事业的重要奠基人和开 创者,兽医科学家、发明 家。 1896年12月26日,齐 长庆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 满族镶黄旗贵族家庭,少 年时便立志:“不为良相 ,但为良医。”1914年考 取陆军兽医学校,1919 年3月,我国第一个防疫 机构“中央防疫处”在北京 天坛成立,齐长庆被推荐 任技术助理员,四年后任 该处痘苗室主任。1924 年他被选派到日本东京帝 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进修 一年,主要学习破伤风抗 毒素的制造和疫苗生产。 1953年,齐长庆被任命 为兰州生物制品所所长。 1992年在北京逝世,享 年96岁。 回顾齐长庆同志致力 于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 一生,有四个闪光点值得 后辈学习和借鉴。 一、齐长庆同志是灭 杀天花的功臣,是我国现 代生物制品事业的重要奠 基人 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同 疾病和灾难做斗争的历史 ,其中与天花的斗争史更 是充满血和泪。 天花在中国流行,最 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 。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 的总人数在1.5亿以上, 而在亚洲,天花每年吞噬 的人口达80多万。经过几 代科学家不懈努力,最终 研制出消灭天花病毒的疫 苗。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 是齐长庆。 1926年,一名天花病 患者来到京师传染病医院 ,齐长庆和他的助手李严 茂提取了患者身上的病毒 ,接种到猴子的皮肤上传 了二代,再接种到家兔的 皮肤和睾丸上传了五代, 又接种到牛的皮肤上传了 三代,经过十代减毒之后 ,一种免疫力好、副作用 4、的天花痘苗毒种“天坛 株”就此诞生。 齐长庆创建“天坛株” 毒种,为中国消灭天花的 战斗拉开了序幕。经过漫 长的岁月,在新中国人民 政府的领导下,他又亲自 参与历时11年的接种天花 疫苗的全民种痘运动,他 和全体中国人民一起战胜 了恶魔天花。 中国制造的“天坛株” 天花疫苗所向披靡,将吞 噬全球几亿生命的烈性传 染病天花,在中国斩草除 根。中国在这场伟大的战 斗中,早于世界其他地区 16年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依据中国和国外最后一例 病例发生时间)。 中国消灭天花是中国 现代生物制品科学史上重 要的里程碑。全世界消灭 天花既是人类预防医学科 学史上团结合作的成功典 范,也是人类公共卫生史 上划时代的伟大成就。 更为可贵的是,通过 使用人工免疫法,人类消 灭了传染病天花,这为人 类控制和消除其他传染病 提供了宝贵经验。 现在,“天坛株”已经 成为多种重组疫苗的载体 ,除了天花疫苗、乙肝疫 苗外,世界上第一个全面 进入二期临床实验的艾滋 病疫苗也是以“天坛株”为 载体重组的。齐长庆同志 严谨的科学追求和博大的 人文情怀,源于他前瞻性 的全球眼光和对科学技术 发展的深刻理解。 齐长庆同志从事中国 生物制品事业70余年,为 人正直,谦虚谨慎,从不 居功自傲,在生物制品这 个预防科学的领域里辛勤 耕耘了一生,对中国生物 制品事业做出了载入史册 的开创性贡献。1931年 ,他筛选固定了狂犬病疫 苗毒株——“北京株”,大 大减少了我国狂犬病病例 ;1957年,他主持起草 了我国第一个小动物饲养 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第一 部实验动物饲养管理规程 ,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 些大胆创新和科学实践, 与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密不可分,体现了一位科 学工作者的无私和担当。 二、对中国共产党和 社会主义信念坚贞不渝, 是他战胜一切困难挫折的 精神动力 齐长庆同志一生爱国 、正直、廉洁,拥护中国 共产党。在“文化大革命” 中,他被打成“反动学术 权威”,受到不公正待遇 和批判,但对中国共产党 和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不渝 ,1981年以85岁高龄加 入中国共产党。 齐长庆同志亲眼目睹 旧中国许多优秀的知识分 子为了救国救民,不畏困 难和强权,坚持不懈地英 勇斗争,然而这些努力均 以失败而告终。那时的他 怀揣科技救国的梦想,一 心想着为民除掉传染病之 害,埋头搞技术,远离政 治,拒绝所有党派、宗教 、会道门的邀约,然而在 内忧外患的处境中,自以 为是地独善其身、洁身自 好的想法,并未引领他实 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身陷 颠沛流离之苦的他,此时 开始意识到光凭 导语 齐长庆同志不仅是中国现代生物制品科学事业的拓荒者,也是一个平常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挫折;面对故里,面对家事,他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挣扎。从齐长庆同志的家庭成长环境到他的求学之路、科学追求,到天伦之乐、叶落归根,这本书既记录了齐长庆同志的风雨人生,也从侧面刻画了时代变迁中的危机与生机。作者以客观平实、审视思考的眼光,在民族、国家以及人类的立场上书写齐长庆同志的经历,使作品更具有宏阔视角;同时以翔实丰富的细节,从复杂严峻的科学探索的广阔背景中刻画出了一个立体又真实的科学家形象。 后记 为什么要写我姥爷齐 长庆的传记?因为他老人 家生前特别想把中国生物 制品的发展史告诉给后人 ,希望他们以史明鉴.奋 发图强,继续为中华民族 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在 他晚年时,我看到他时常 因为手抖,不能书写而懊 丧不已。我的姥姥和父母 ,就成了他口述历史的记 录人,然而这些内容并未 真正集结成册过,他的愿 望也未曾实现过,我这才 有了一个念头:写一本有 关他的书,帮他完威愿望 。 2018年初,我阅读了 姥爷留下的全部资料,又 查阅了诸多史料和档案卷 宗,也请教了相关人士, 开始动笔写这本书。在写 作过程中,很多人曾经帮 助过我,特别要感谢原兰 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副所长 董树林,他是位治学严谨 的生物制品老专家,为我 提供了科研方面的资料, 还不辞辛苦地为我详细讲 述了相关历史。 国药中生兰州生物制 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也 给予我大力支持,党群工 作部部长于丽萍同志亲自 带领我参观了公司文化辰 厅,并为我提供了宝贵资 料。原兰州生物制品研究 所的朋友、长辈们也给我 讲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 尤其是原兰州生物制品研 究所党委副书记王龙友提 供了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 。 同时,我的家人们也 给予我各种帮助,齐名哥 、齐伟哥、大征哥、大嘉 弟,都热情地帮助过我。 在此,衷心感谢大家 的真诚帮助,也正因为有 你们的热情支持,我才能 完成他老人家未了的心愿 。 文中若有不当之处, 也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高齐 2020年5月 书评(媒体评论) 1926年,一个三十岁 的年轻人下定决心,要用 中国的毒株生产中国的疫 苗。他就是中国生物制品 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齐长庆。在中国消灭天 花的战斗中他居功至伟, 同时,新中国狂犬疫苗的 研制他也功不可没。 2020年3月31日 CCTV-4《国家记忆》之 《战“疫”》节目中对齐长 庆先生为中国的预防事业 做出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 评价 齐长庆同志是灭杀天 花的功臣,是我国现代生 物制品事业的重要奠基人 。 齐长庆同志从事中国 生物制品事业七十余年, 为人正直,谦虚谨慎,从 不居功自傲,在生物制品 这个预防科学的领域里辛 勤耕耘了一生,对中国生 物制品事业做出了载入史 册的开创性贡献。 董树林(兰州生物制品 研究所原副所长) 精彩页 满族家庭 1896年12月26日,丙申年冬月甘二,朔风凛冽、草木萧瑟,成瑞的小儿子呱呱坠地。成瑞,祖姓喜塔腊氏,隶属于满八旗的镶黄旗,世授武职,13岁入职武行,武艺精湛,擅长马术,曾任咸丰帝神机营左哨马队教习、营总,因家中排行第二,帝呼其“马成二”,后以积功升任正阳门城门领,钦授蓝翎正四品,钦赐夫人领正四品夫人衔,后又特赐二品顶戴和花翎。不久,成瑞的族谱里,新添了一个喜兴的名字:长庆。 长庆5岁那年,母亲送他到学生铺读书,只不过读了本三字经。学生铺里除了教授“人之初,性本善”之外,还设有售卖糖豆、果品的零食摊。年幼的他禁不住这些甜蜜蜜的诱惑,用母亲给的买早点的钱,全部换了零食吃,同时还换来了甜蜜的痛苦:胃病。治疗了小半年,他的胃病才完全治愈。后来,母亲依旧锲而不舍地送他去拔贡连先生的书馆,又读了一年书。 1900年庚子之变后,北京有了学堂,于是1904年(光绪三十年),母亲将他送到老君堂的北京第六初小继续读书。 长庆8岁时,父亲已经奉旨,照领全俸,在家养老。平日里,父亲总板着一张威严的面孔和一副审慎的态度,绝不允许五个儿子在学业上稍有懈怠。儿子们均不敢在父亲面前有任何张八样儿,个个谨言慎行,按说老幺儿子长庆或许是个例外,然而父母也未曾偏疼偏爱过他。 长庆11岁那年,家人呼唤父亲吃饭,这才发觉他老人家已然在睡梦中悄然离世。毫无心理准备的一大家子人,顿时失魂落魄、慌了手脚。家庭的责任和重担陡然落在了母亲和大哥的肩上。 父亲突然故去,家里的生活日渐拮据,母亲不得不精打细算起朝廷发放的那点父亲微薄的抚恤金,她也愈发强势,不顾家人的怨言,一股脑儿地把属于各家名下的金银首饰和值钱物件,归拢于自己手头,统一存放、统一管理,以备万一。 即便家中经济趋紧,母亲却从未闪过停歇孩子们学业的念头,她捧着喜塔腊氏的衣钵,执拗地督促几个儿子要学业有成。那时北京的学堂还是以读经为主,那些所谓的国文不过是改头换面的八股文,备科教材也大多是科举时代的内容。高等小学的校长多是翰林、进士,或者举人出身,而教师也多为秀才出身,教学内容还是原先换汤不换药的忠君爱国之说。 说实话,长庆对四书五经毫无兴趣。教书先生也毫不留情地告知其母:“朽木不可雕也!” 这句话激得劳心劳力培养儿子的母亲火气直蹿脑顶,急赤白脸地吼道:“你是想学那些败家子儿吗?成天提搂着鸟笼子过活,最后没吃没喝没人样吗?” 受到斥责的长庆,心里会小声儿咕哝:“科举都废除了!” 母亲仿佛能听到似的,立马眼睛一睖,音调尖锐:“人活着,得有心气儿!” 母亲的尖声怒骂冲入耳鼓,可他的脑袋里飘荡的却是那些骑着高头骏马,潇洒自如地挥舞马鞭的八旗男儿。 但很快,升腾的仰慕之情又被这些人的现实光景打了折扣: 不学无术的八旗子弟,连口饭都混不饱,他们之前沉迷于踢球、斗蟋蟀、玩鸟、抽烟、喝酒、赌博、掷骰子、摸骨牌,终日无所事事,最终都走上了祸福自成的道路…… 回过神来,他的眼睛迎面撞上了母亲犀利的眼神,在一股看不见的狂风席卷之下,他忙不迭地跑回书桌旁,不情愿地捡起令他生厌的书卷,一边安慰自己:“忍忍就好了,忍忍就好了!”一边扯着嗓子不知所云地念诵起来,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平抚母亲的暴怒,平息先生的断言,也平静自己的天地。 彼时疾言厉色的母亲瞅着不成器的小儿子,不无困惑地跟家人念叨:“先生总说长庆朽木不可雕也,可初小学制五年,这孩子只念了三年,报考了北京第一高小,录取了150人,他排名第四,跳级念了高小,怎么就成了块朽木呢?唉,别怨我嘴毒,总呲嘚儿你们,不求你们拔尖儿,只求你们将来都能堂堂正正地养活自己个儿。” 八旗没落 “长庆15岁了,老大不小了,不能总在家闲待着,得为将来做打算!”母亲忧心忡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4岁的长庆高小毕业。在新旧制度的历史巨变中,失势的八旗子弟已经走向没落,那些没有文化,没有手艺,又无正业的八旗子弟,顿时落入饥寒交迫的窘境之中,有的旗人开始明里暗里的典当祖传物件,即便光景好些的,也不外乎是当警察、做小贩,或者依靠儿女的赡养过活,很多八旗子弟不得不为混饱肚子,拉下脸面,干起了拉洋车和卖苦力的行当。 长庆还记得父亲成瑞曾经说过:“咱们家是皇上亲自统领的镶黄旗,在满族八旗中属于上三旗。八旗原本骁勇善战,可后来怎么就不成了?满族人进北京后,皇上把海子(北京南郊南苑)开辟成了一块皇家猎苑。 …… 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