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星火不拒烛光满(精)》是一本三千白果的随笔作品集。从这本书中能够体会到: 这个世界,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重要。 岁月重要,每过一天,生命就少一天;岁月不重要,每过一天, 生命就精彩一天; 事业重要,成就他人,成就自己;事业不重要,和健康比起来,事业是1到100,健康是0和1; 思想重要,最可怕的是心智幼稚,对外界的感知麻木;思想不重要,爱就爱了,恨就恨了,思考方式,有时不能左右爱恨情愁; 理性重要,知行合一,以终为始;理性不重要,缺少感性的灵魂,乏味无趣; 所以,入世,一即一切;出世,一切即一; 所以,有滋有味地活着;有声有色地走着; 此后,才有余生! 作者简介 三千白果:22岁前,笔耕不辍,发表百万余字文章于当年各类文学、青年类期刊;22岁后,投笔从商,植根地产,向阳而生,现为港股上市地产公司执行董事、总裁。近年,工作之余,寄情公众号:三千白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拾级而上 按名责实 当下的光景 照亮岁月,照亮自己 穿越梦境 风有风的方向 云何应住 我们的理想,就是追求理想本身 拾级而上 等什么等,从现在开始 悬悬而望 盛开的光年 第二章\不在远处,不在近处,而在归处 珍藏岁月 片叶不沾身 在时间的背脊上,凝视繁花 不在远处,不在近处,而在归处 枇杷少年 放声歌唱 年龄这种东西 今夕何夕,明夜何夜 云在青天水在瓶 成长的后味 活着的芦苇 逃离,原来就是归宿 第三章\思考的沙砾 心由境转 真源无味 希望是干出来的 【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 总有一个最好的自己 道,不说也罢 蚂蚁和蜘蛛的哲学 不胜而胜 【心灵炼金术】 生命灯一盏 狗十三 思考的沙砾 牧心 锦瑟年华 第四章\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毕业舞会 夜,秋千 少年与桃花 哥哥的秘密 有滋有味 新年:枕戈待旦 蝴蝶与瓢虫 春风不相识 我问 不做悲情的判断,感同欣然的片刻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背着太阳走 此后有余生 没有一种成长,是为你量身定制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序言 成色 总是有人问我:“你那 么忙,为什么要写作?” 我的回答是:“那你为 什么要跑步、游泳、吃饭 、聊天、健身?”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 默契地对视后,莞尔一笑 。 我写文章,历来比较 随性,看到什么、想起什 么就写什么。 速度也比较快,一篇 3000字的文章,大约用 60分钟,不过这需要灵感 乍现。 灵感这种东西就像幽 灵,当你说服自己坐下来 一定要写点东西时,往往 会一团乱麻,毫无头绪; 当事情都凑在一起,正手 忙脚乱时,突然却因为一 个行为、一句话,就想落 笔开始行文。 我还有一个习惯,一 旦成文,不再做多次修改 。有朋友说,你可以动笔 写写小说。我说,我写不 了小说。当然是现在写不 了,一是因为没时间,另 外一个原因就是不愿意修 改。小说那种文体,从构 思开始,人物关系、故事 线索、发展脉络……时间 长、字数多、结构复杂, 想想都头疼,当下还是写 写随笔比较好。 不过,十几年前我写 过大量的“小说散文”,这 是我自己对这类文章的定 义。长长短短、大大小小 也有上百篇了,大多数被 刊发在各类期刊、报纸上 ,近十年以来,有不少纸 媒停刊,幸亏当时我都做 了备份,也算是一种幸运 吧。 在写随笔速度快这点 上,我确实有点不谦虚。 人的能量,不断蓄积和持 续释放,憋久了,就随着 岁月成了死库存。所以, 在读书中、工作中、生活 中,一旦因为什么机缘触 发就尽快释放出来。 前段时间和很多同事 一起出差,在进入高铁站 站台时,同事给我们每人 分发了一瓶矿泉水,列车 那时还没有进站,我们散 在各处聊天。这时候,远 远走过来一个老人,穿着 打扮看着像是当地人,估 计是以收集废旧物品为生 。我善意地想,车站的管 理人员没有阻拦他,估计 也是让老人有个生计。 老人在不远处的分类 垃圾桶里翻找了一阵,从 其中一个垃圾桶中,把饮 料瓶一个一个抓出来,这 些瓶子里,有的还有剩余 的水。他把瓶盖拧开,把 水倒在地上,再把塑料瓶 扔在脚下,踩一踩,然后 塞进编织袋里。 这时,列车进站了, 我仰头多喝了几口水,顺 手拿着空瓶上了车,才想 起没有给那个老人,随手 的善意没有圆满。列车很 快启动,我在车窗后看着 那个老人,他面无表情地 穿梭在站台中继续寻找空 瓶。 之所以记录这样一件 很小的事情,我想表达, 写文章可能就是一瞬间的 念头,有所触动,有所感 念,有所欲言。 写东西时,有时需要 引用不少例子和文章原文 ,可以直白地告诉大家, 以我的资质,很难做到博 闻强识、信手拈来还原那 些引用的诗文、典故,太 羡慕《射雕英雄传》中黄 药师的夫人过目不忘的本 事了。故而,如果要引用 原文印证观点时,写到那 里,迅速从大脑的存储器 中搜索主题词,然后去查 阅出处。如果不反复确认 ,有时就会出现诸如把“ 娑婆世界”和“婆娑世界” 搞混的错误。对于我来说 ,才思敏捷不可得,真正 靠得住的还是要查阅并确 认原文。 自从开了公众号,承 蒙各路朋友厚爱,给了很 多非常好的建议。 其中一个朋友很坦诚 地提醒我,每篇文章最好 能够就一个话题独立成章 ,更有观点性和逻辑性。 另外一个读者建议, 把公众号运营起来,更能 达到推广的效果。 还有不少广告运营机 构多次留言,希望洽谈广 告业务。 我确实非常感谢好朋 友还有陌生朋友的关注。 我多次说过,写文字仅仅 是我的兴趣爱好而已,有 人看,满心欢喜,无人读 ,也心怀自在,更不会把 公众号用作商务用途。 我知道这个年龄段要 把最大的精力投向哪里, 别说花时间写文章,就是 每天不睡觉,敬业献身, 都要不停地接受批评。我 有最大的包容和理解,但 是虚伪也不可避免,可事 业不能虚伪,所以要接受 批评、采纳建议、不停改 进。但是,写文章我是自 由的,所以,关爱的建议 和莫名的指责我分得比较 清楚。 写字是一种精神的锻 炼,和大家酷爱马拉松、 羽毛球、登山、游泳一样 ,是灵魂的修炼。写字更 是劳动,劳动最光荣。亲 手把经历的事情一字一句 地描述出来,是一件痛苦 的事情,原本可以不做, 不做于我丝毫无损,可是 我怕时间浪费了,有点时 间就分段记录一下储存在 脑海中的片段,而且乐此 不疲。这种热爱源于本心 ,本心无法捉摸,但是本 心最真实。 有一个读者问我:“我 看不出你的精神坐标在哪 里,感受到你一直在弘扬 美好的东西。”虽然,我 觉得用“精神坐标”这种词 ,略微显得浮夸一点,但 是有人关注总是好事。人 生太复杂,文字背后的东 西也太复杂。人的精神状 态虽然能够一以贯之,但 是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多, 有时理性而美,有时感性 而甘,有时亢奋却疲倦, 有时萎靡却持久。 我是这样,当在现实 的工作中,感到氧气稀薄 不能呼吸时,一定迅速调 整一下,进入到思考和写 字的状态中,这样做头脑 会很快清醒,回过头再去 面对现实。所以,所谓的 “精神坐标”,无非是通过 文字体现心里想要表达, 导语 《星火不拒烛光满》是三千白果的又一倾心力作,内容精彩丰富,行文行云流水,配文插画精致优美。字里行间处处有思考、见禅意,能感受到作者知欲而行、自燃自愈的情怀,体会到作者积极乐观、通透豁达的心境。书中对企业管理、工作方法及为人处世方法的分享,让人受益匪浅。 精彩页 按名责实 (1) 我们公司历来有创业文化,近几年孵化了不同的独立发展业务,风生水起,当然也有跌跌撞撞,成长的代价不少。 其中一个公司的CEO,对事业热爱、对专业精通,但是性情偏内敛。这家公司目前发展稳定,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营业收入稳步提高,团队人数相应增加,和同行相比,这家公司增长率快15%左右,CEO虽然没有满足,但是,可以感觉到,他对业绩比较满意。 多次专题会议,董事会对这家公司的增长率提出新的目标。因为董事们认为,虽然公司发展得还不错,但是还有同行成长得更快。分析下来,我们这家公司技术上领先、团队专业而稳定、机制也较为成熟,董事会认为公司如果不抓住机遇跨越式发展,时间长了,竞争优势就会降低。 所以,就公司发展速度的话题,我和这位CEO有过多次交流。其中一次,我们有这样的对话: “目前市场容量很大,我们的业绩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再增长多少幅度?” “我们目前的团队,支撑现在的目标实现没有问题,如果再提升增长幅度,还要保证产品质量,我担心团队支撑不住。” “那就引入关键岗位的人,把市场部和技术部的人增多!” “目前按照我们的人力资源模型,有效控制住了成本,增加人手,成本上升,对目标实现贡献有多大,并不知道是什么影响。” “没有更牛的人提前引入,哪能评估对业绩的影响?” “引人新的人才,对现有的人冲击很大,我们再走走看。” CEO回复的每句话都对,其实说到底,就是对现状较为满意,也知道还可以发展更快,却瞻前顾后。 前几天,他突然给我发微信,说:“这周和一个发展更快的同行做了深度交流,并考察了对方的产品。一晚上没有睡着,围着酒店的小路转了半夜,苦苦思索,为什么那家公司发展这么快?自己缺什么呢?思路?战略?资源?团队?技术?” 我回微信说: “关于企业的发展,董事会提醒得还少吗?我们之间的碰撞也很多次了!” 过了一会儿,他回复说:“对啊,我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而这次和同行的交流给我非常大的触动,反思过去,我们在企业发展速度、策略方面偏保守,现在的市场形势不容乐观,应该提速,修正公司的发展目标。” “不能只有触动,触动而不行动,一切都是零。”不过,我又鼓励他说:“触动了总比不触动强!” 想起一个典故: 宋朝书法家、大诗人黄庭坚,曾经向晦堂祖心禅师求教修道之法,晦堂禅师每次的回答都让黄庭坚不理解并认为禅师有所保留。有一次,他还是问禅师如何修行之类的问题,晦堂禅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黄庭坚对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话“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如何理解。黄庭坚是大文人,对《论语》的话题烂熟于胸,解释一通,禅师连忙说,不是、不是。 这句话是说孔子的学生认为孔子没有教授学生真本事,而孔子回答说,我都已经讲过了。再翻译一下,就是孔子看透了事情的本质,他没有隐瞒学问通盘告知了学生,但是学生并不理解。 后来有一天,黄庭坚随晦堂禅师到山上,正值桂花盛开,禅师问道:“闻木樨香否?”黄庭坚回答:“闻到了。”接下来晦堂禅师又重复了孔子的谣“吾无隐乎尔。”黄庭坚愣了一下,猛然自醒,他理解了。禅师的意思是,正如这桂花香一样,我闻到,你也闻到了。之前我说过的事情,是你没有听进去,没有悟到而已。 …… p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