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孟祥芝,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儿童发展与学习研究中心负责人。从事阅读障碍研究及实践工作已有20余年,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她认为,正确对待学龄期儿童阅读障碍问题的靠前步是把研究成果“搬下”书架,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广大家长和老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过这本小书,她希望向读者传递这样一种理念:阅读障碍是一种发展上的迟滞,并不是“缺陷”,不需要医生的治疗;对待阅读障碍,态度比行动更重要,阅读障碍儿童需要家长和老师耐心的引导和无条件的爱与关注。 目录 理论篇 章 透过迷雾:关于阅读障碍的三种基本认识 观察:阅读障碍现象由来已久 理解:阅读障碍的生理因素 关注:另一种形式的特殊教育 第二章 回头看看:奠定读写基础的四种早期能力 耳聪目明:奠定感知觉基础 能说会道:口语发展的重要性 手脚灵活:早期动作技能训练 聚精会神:养成专注品质 应用篇 第三章 如何是好:走出阅读障碍迷宫五部曲 测试:剖析阅读技能和认知特点 投入:家长动员起来 沟通:学校的作用不可估量 改变:专业机构的帮助 追求:展现你的潜能 第四章 从头开始:重塑读写技能六面观 放眼全球:五花八门的干预方法 咿呀学语:扩大词汇量 追根溯源:了解汉字的结构 一目十行:提升阅读流畅性 按图索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 游刃有余:实现自由表达 内容推荐 阅读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和工具,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然而,在我国约有5%~8%的学龄儿童存在发展性阅读障碍问题。这些儿童与同龄人并无差异,听和说都没问题,甚至在某些领域还有特殊天赋,只是读写技能的发展显著落后,无法流利、准确的读字和写字。由于家长、老师及社会各界人士欠缺对该问题的科学认识,很多受阅读障碍困扰的孩子面临着被错误评估和对待的风险,这些孩子常被说成是“笨小孩”“不上进”。这些孩子及其家庭,好似身处“迷宫”之中。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理论篇简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阅读障碍的基本认识、经典理论框架和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篇重点介绍了如何应对阅读障碍,从评估到干预都有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文中介绍的多种干预策略不仅适用于阅读障碍儿童提升读写技能,也可供初学阅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