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颜士鹏,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博士后,现为上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环境法学院认证讲师,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房地产法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各一项。出版《中国当代社会转型与环境法的发展》专著一部,合著两部,在《法学评论》、《法商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章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的基本问题界定 一、气候变化:概念、归因及影响 (一)何谓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化的归因 (三)气候变化的全球影响 (四)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二、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机制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机制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缓机制 三、气候变化与森林碳汇之辩证关系 (一)碳汇与森林碳汇 (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森林碳汇与减缓气候变化 (四)中国实施森林碳汇减排的森林资源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二章应对气候变化森林碳汇国际法律机制的演进 一、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框架的发展历程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通过及生效 (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历次缔约方会议 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吸收汇”措施的确立 (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吸收汇”的主要内容 (三)《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吸收汇”内容的评析 三、京都规则框架下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碳汇机制 (一)《京都议定书》的主要内容 (二)《京都议定书》中森林碳汇减排的基本框架 (三)《波恩政治协议》等确立的“造林、再造林”碳汇规则 (四)京都规则框架下”造林、再造林“森林碳汇”机制评析 四、后京都时代的REDD+森林碳汇机制 (一)《巴厘路线图》与REDD机制的确立 (二)《哥本哈根协议》与REDD+机制的确立 (三)《坎昆协议》与REDD+机制资金框架 (四)《巴黎协定》与REDD+机制的新发展 (五)REDD+森林碳汇机制评析 五、森林碳汇国际法律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森林碳汇减排的法律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REDD+机制将成为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减排的主要机制 (三)森林碳汇将是发展中国家自主贡献履约的重要方式 (四)森林减缓与适应的综合和可持续森林管理机制地位将 得到加强 本章小结 …… 第三章中国森林碳汇政策与法律的实然检视 第四章我国碳交易与森林碳汇项目的实践 第五章我国森林碳汇法律保障机制的构建 结语:森林碳汇视角下我国《森林法》的修改方向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并未完全拘泥于京都框架下的森林碳汇法律机制进行研究,而是更多的从后京都时期的REDD+森林碳汇法律机制出发,提出了“非京都规则”森林碳汇法律保障制度构建的四个方向:基于造林、再造林的森林碳汇法律制度;基于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的森林碳汇法律制度;基于森林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