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孔子庙诞生在中国,由孔子故居改造而成的孔子庙就是世界上的所孔子庙。东汉建和三年(149年)陈州老子故居庙侧就出现了所纪念孔子的庙宇,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孔子庙正式进入国家很高学府,太和十一年(386年)国家为南迁的孔子后裔在建康建造了所孔氏家庙,北齐时将孔子庙推广到郡国学校,唐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下令州县学校一律建造孔子庙,孔子庙从此遍及中国各地,成为分布很广的列入国家祀典的礼制庙宇。孔子庙在历目前有不同的名称。西汉元始元年(1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但汉代并没有以此称呼孔子庙。东汉时,人们习惯把孔子故宅的庙宇称作孔子宅和宅庙,而老子故宅附近的庙宇,据《水经注》记载被称作孔子庙。东晋以后,国家在太学建造孔子庙,称作夫子堂,为孔子后裔建造的家庙称作宣尼庙。南朝时,州学孔子庙也称宣尼庙,但在北齐称作孔父庙、孔颜庙,北魏时有的还称作孔子庙堂。唐玄宗加封孔子为文宣王后,孔子庙有了统一的名称——文宣王庙。 目录 前言001 章孔子庙建筑制度001 节建筑形制的发展003 第二节文庙的基本形制043 第二章孔子庙与学校的关系047 节中庙外学式052 第二节右庙左学式057 第三节左庙右学式060 00第四节前庙后学式063 第五节庙学分离式066 第六节布局形式的变形066 第七节孔子庙与学校规模的变迁071 第三章孔子庙的建筑077 部分前导建筑和构筑物078 节照壁078 第二节庙前坊楼092 第三节跨街坊楼104 第四节下马牌116 第五节庙门120 第六节棂星门127 第七节偏门157 第八节掖门162 第九节角门168 第十节泮池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