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2006年、2008年和2012年先后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研究员(2012~2015)、不错研究员(2015―2016)。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组织创新、政府绩效管理、城市管理、电子政务等。已出版英文专著、中文专著和中文评论集各一部,在《公共管理学报》、《公共管理评论》、Public Management Review和Public Administration等靠前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马亮著的《目标治国(官员问责绩效差距与政府行为)》从绩效差距、官员问责和制度主义等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理解目标治国的理论框架,并用中国地方政府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数据检验了其解释力。
目标无处不在,组织和个人都会设立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目标。中国各级政府重视目标责任考核,并建立了目标治国体制。目标治国体制既令各级政府铆足了劲发展经济,也导致数据注水、短期主义和本末倒置等负面行为。不理解目标治国的过程与特征,就无法理解中国政府的行为逻辑和治理绩效。马亮著的《目标治国(官员问责绩效差距与政府行为)》通过历史追溯、国际比较、案例研究和定量分析,系统研究了目标治国的起源、特征、过程与影响,刻画和解释了目标治国的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