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尘肺病是一个受到靠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职业病,危害极大,病死率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职业病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我国职业性尘肺病发病人数目前总体仍呈上升趋势。 职业性尘肺病是指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导致粉尘在肺内沉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的诊断标准有两种,一种是临床诊断,另一种是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很为准确,也是很终的诊断。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是诊断尘肺的金标准,依据尘肺病理的形态学改变,判断肺脏病理损伤的程度,确定尘肺病的病理分型和分期诊断。应原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与卫生部标准委员会职业病临床标准分委会委托,由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国家重点学科牵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江西省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肺科医院、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卫生部项目-GBZ 25-2014 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代替GBZ 25-2002),已被立为"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卫通[2014]14号】,于2015年3月1日实施。 由于尘肺病的病理损害有结节、尘斑伴肺气肿与弥漫纤维化等基本病变,每个病例可以出现以某一类型病变为主,伴有其它尘性病变存在。为了更全面反映病损,新修订的《GBZ 25-2014 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很明显的特点是在原有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尘肺分期标准综合分析诊断法,为促进职业性尘肺诊断的科学化、标准化、法制化,提供依据。并对肺活检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与定位有详细的介绍。 本配套图谱依据新修订的GBZ25-2014 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力求做到概念表达清晰,定义准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语言简洁,尽可能联系临床实际。 目录 《尘肺病理诊断图谱: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尘肺病的病理诊断>(GBZ 25-2014)配套图谱》无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