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个撼天震地的名字
我一直在不间断地思考:汶川大地震究竟有些什么与唐山大地震不同的地方?
我的思考不是一个地质工作者、地震研究者的思考,我是一个记者、报告文学作家,我更多的是从人文的角度去探寻
创吉尼斯纪录的闪婚
在512地震发生时,遥远的上海也感受到了微弱的震波。《文学报》编辑部所在的新民大楼经过几秒轻微的晃动后平息了。我几乎没有任何的感觉,在办公室照常处理事务。只听到有很多人往楼下跑,嚷嚷着说有地震。
直到晚上,看电视晚间新闻时才知道地震发生在四川的汶川。震波从那么远的地方辐射到千里之外的上海,可见这次地震产生的当量有多大?不知有无人计算过,它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多少颗原子弹?
第二天上班后我让新闻部的记者连线四川省作家协会,看看他们那里的情况如何?有没有什么与《文学报》有关的信息可以报道?记者接通四川作协的电话后,了解到的情况不多,我们在当期的新闻版上也只是简单地反映地一下四川作协布置抗震救灾的行动。作为一份文学专业报,又是一份周报,当时并没有想到派记者到第一线直接报道抗震救灾的事迹。有大量的电视、时政类的日报的记者冲在第一线。我们报纸的定位决定了这不是我们的主旨和长项。但,我们在密切关注着灾区作家的命运,以及全国作家们参与抗震救灾的行动。
5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决定派作家代表团赴四川灾区采访,我和编辑部商量后当即决定派记者直飞绵阳,采访报道作家代表团在灾区活动的情况。派谁去呢?编前会上我请愿意去灾区采访的编辑记者报名,当时报名者众。我和副主编商量后决定派从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2005年进报社工作的傅小平去。派他去的原因当然一是他本人积极要求,但更主要的考虑是他是一个男生,而编辑部的其他采编人员全都是娘子军。男生到灾区后,在克服生活困难方面总比女孩子要方便得多。但,我们和他本人都没有想到这一决定成了傅小平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的生活因此而发生了重大改变。包括对待工作和人生的态度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有人说:傅小平的灾区采访之行,是他的幸运之旅。
傅小平在灾区的采访时间为一个星期,他在绵阳市文联有关同志的热心帮助下,克服生活、交通等许多困难,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令我大吃一惊的是,他回来大约20天后的一天上午,突然邀请我和编辑部的同仁喝喜酒,他刚刚领了结婚证。还说要感谢我这个大媒人,弄得我一脸惊诧莫名。此前我从未听编辑部的同仁说过,傅小平有什么女朋友。这倒也正常,年青人悄悄地谈恋爱没有必要向同事宣布,更不需向领导汇报。但,我何时给他做过红娘?我怎么自己都不知道?这份功劳怎么会落到我的头上?不敢当啊!当时,没有来得及细问,准备好红包便和编辑部几个人打车去西藏中路的辛香汇大酒店。途中,有同事透露了一点信息:傅小平的新婚妻子是他这次去四川灾区采访中认识的,从认识到决定终身大事,其间,只有24天。可以说是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的最快的闪婚。这让我对傅小平刮目相看,他2005年到报社,起初给我的印象是一个不怎么很干脆利落的南方小伙儿,老家是浙江金华山区的。他自己承认每次写稿,都要拖到快要截稿时才动笔。这次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他为何表现得如此果断?难道新娘有什么过人之处,让他如此一见倾心!要不就是新娘有什么短板,导致她这么快愿意跟他走进婚姻的殿堂?
新娘走进了包房。大家都感到眼睛一亮:新娘长得眉清目秀,亭亭玉立,一表人才,而且谈吐间,让人感到很成熟干练。仅仅从新娘的仪表看,配傅小平可说是绰绰有余。席间,大家话题的焦点就是让他们汇报相识相恋的幕后故事。新娘侯君红是江苏泰兴市人,在泰兴政协一家文史杂志当编辑,热爱文学,是江苏作家协会的会员,在全国著名的诗歌大刊《诗刊》、《星星》等发表过多首诗歌,出版过诗歌专集。汶川地震发生后第六天,她只身带着帐篷、干粮、手压电筒、口罩,各种消炎止血防蚊虫药物未经领导同意,冒着丢掉饭碗危险,登上了泰州至成都的火车,去灾区当一名志愿者。她到绵阳时,正好傅小平也到绵阳采访。接下来的情节,有点像电影里经常看到的那样,他们在绵阳灾区有几次不经意的相遇。他们自己也感到奇怪,好像冥冥之中有什么人在为他们创造相遇的机会。见面时,他们都忍不住问:你怎么老跟着我?不是我跟着你,是你老跟着我!于是,相视一笑。他们谈到一个细节:第一次在绵阳碰面时,灾区正处于防疫的关键时段,从废墟下到处弥漫出尸体腐臭的味道。抗震救灾指挥部门要求每个工作、救援人员都要戴口罩。那时,傅小平和同行的另一个记者都没有口罩,侯君红拿出身边仅有的两个口罩给了傅小平和另一个记者。在疫情随时可能蔓延的灾区,一只口罩的价值非同寻常!傅小平没有说,不知道是不是侯君红的这个举动使他怦然心动?不知道,他至今是否还珍藏着这只比金戒指和金项链还要珍贵的口罩?还有什么比此时此刻的一只口罩更有纪念意义的定情物?P1-3
陈歆耕,男,1955年生,原籍江苏海安。曾任《解放军报》记者部副主任,《文学报》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大学客座教授。著有中篇小说集《孤岛》,中短篇报告文学集《青春驿站》《海水下的冰山》,长篇报告文学《点击未来战争》《废墟上的觉醒》《赤色悲剧》《小偷回忆录》,文化批评随笔集《快语集》《谁是谋杀文学的元凶》《各打五十大板》等。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很好作品奖、全军文艺新作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
再版序:谁是世界伟大乐团的指挥 陈歆耕
引?言?黑色的咏叹
第一章?一个撼天“震”地的名字
创吉尼斯纪录的“闪婚”
比诺贝尔文学奖更珍贵的“奖杯”
在火车上草拟的调查问卷
第二章?心灵的“震波”
5天打坏3部电话
为了不被“绝望”压死
我们来掰手腕
想起了灾区孩子的微笑
被“震”醒的“逃犯”
背着9万元债务去灾区
“70”后被“80”后感动
“因为我是党员”
“我必须马上行动”
一刻也待不住了
心腔的“撕裂感”
当泪水再一次滚落
不去“寝食难安”
“集结号”在耳边回响
唐山下岗女工与“唐山精神”
“我后悔不该出来”
“我不去叫谁去啊?”
“没有钱就出最大的力吧”
“……无法原谅自己”
沉重的“自负协定”
“心中的愧疚感”
“我是一个老兵”
“哭了好几天”的阜阳牙医
“灾情就是命令”
“堂吉诃德”式的临时工
面对惊恐无助的眼神……
“我是中国人”
“流浪汉”的心愿
来自“洪灾区”的乡村医生
“公民应尽的义务”
逃离“死神”再入“虎口”
一封“特殊公函”
“为拯救生命尽一份力”
“我彻底崩溃了”
追随我那“从天而降”的战友……
让时光倒流
第三章?汗水?泪水?血水
角色转换
我的名字叫“老兵”
“吃人饭,干牛活”
被困7天7夜的生还者
与“死神”相伴
7个小时的“爬行”
“三重角色”
“女兵”腿上的血包
布满水泡的脚板
“爱心直通车”
5月18日—5月24日?生死就在一瞬间
5月30日—6月7日?篮球架上的黄丝带
6月29日—7月14日?800支“爱心蜡烛”与800公里路
7月29日—8月8日?让灾区共享奥运快乐
飘扬在震区的“大旗”
命系“红丝带”
用生命凝铸的“诗篇”
最美的“行为艺术”
写“遗嘱”的女作家
平凡与高贵
牙医不再是牙医
哭泣的“红领巾”
“山东铁人”
绝望中诞生
挺起脊梁的“80后、90后”
4500元打车费的价值
流血的双手
下岗女工成了“心理医生”
什么叫“众志成城”?
“死亡赔偿金”与一座图书馆
“一个人的战斗”
让军事专家感到“震”惊的速度
董事会变成抗震救灾部署会
“叔叔,救救我……”
20万现金和200万支票
第四章?付出与获取
挑战生命极限
收获最多的是:感动
精神涅槃
尾 声?瞬间与永恒
附录
部分接受问卷调查的5?12地震志愿者名录
部分参考资料
原序一?原生态?新视点?史家气质(雷达 )
原序二?拥抱一个庄严的誓言(李美皆)
原后记 “颂扬”的艺术(陈歆耕)
谁是世界伟大乐团的指挥
如果不是上海“游读会”的创办人赵春善先生来谈版权合作,我几乎忘了这部出版于9年前的书稿了。当然,也不会记起来,一转眼那场曾经震动了全球所有角落的汶川大地震已经10年了。
在那场灾难中,曾前所未有地涌现出百万人次的参与救援的志愿者。那一瞬间的人性善美,曾是那么耀眼辉煌。但那样的光亮,还会重现么?在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我时时叩问自己。
遗忘,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生理心理现象。人类总是有一个灾难遗忘的本能,因为太多的灾难和苦难累积起来,会不堪其重负,从而时时被恐惧和噩梦所缠绕。通过遗忘而自我麻醉,成为自我解脱的心理方式。但也正是这样一种遗忘机理,常常会使人类不断重蹈错误的覆辙。
我想,这部书的再度面世,不应该仅仅是重新激活人们对那场天灾的记忆。比这更重要的是能否唤起人们一点点思考: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方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是否还仍在重蹈以往错误的覆辙?而那场灾难中瞬间非正常消亡的8万多条生命,能否让存活在世的人们,增进几许对生命存在方式的感悟?
生命很珍贵。每一条生命都无法取代。但面对浩瀚的自然,我们又不能不无可奈何地承认:生命如蝼蚁。迄今为止,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以及对自身的认知,都乏善可陈,极其有限。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东西方两位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段降临人世间。他们似乎是受上苍的派遣,来给人类一些神的谕示。他们最早发现并提出了人与自然的问题,遗憾的是他们的智慧并未能持久地转换为人类共同的思维方式。
他们是:老子和毕达哥拉斯。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在“天”与“人”之间,各自是以一种对立的方式在运行的。那么,谁是那个主宰最终运行方式的力量呢?老子在另一段话中,阐述了人、地、天、道、自然之间的逻辑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我理解,可作名词解,也可作动词解。作名词,可看作宇宙万物;作动词,可看作无形无象但又无所不在的“规律”。它通过“损”和“补”来调节宇宙运行的和谐和均衡。
毕达哥拉斯在路过一家铁匠铺时,听到里面不同重量的铁锤,敲击在铁砧上,产生了不同的音调。较低的声音来自较重的锤,较高的声音来自较轻的锤。他联想到曾研究过的丝弦乐器,谐波的间隔是由振动的弦的长度决定的,由此而恍然大悟:所有的自然物都有自己的振动,都可以精确地用抽象的数字来表示,从而得出结论:“宇宙中的一切都在振动,世界就像是一个伟大的乐团,每一物质对象都是该乐团的一件乐器,发出自己的音高。”因而,宇宙就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如果这“和谐”遭到外力的非正常破坏,就如同人的神经系统遭到外力扭曲、割裂,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宇宙就会通过飓风、海啸、地震、火山喷发、瘟疫等等非正常方式,来让大自然重新获得新的均衡。
那么,谁是这世界乐团的总指挥呢?人类有无可能让他的指挥棒跟随自己的意志而挥动呢?
据说,一位小女孩提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宇宙是谁创造的?”或曰:“上帝创造了宇宙,并让物质运动。”当小女孩再次追问:“那么是谁创造了上帝?”人类则掉头而去。我想,按照老子提供的逻辑关系,一切物质的运动,最终都听命于那只叫“自然”的无形之手,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之视作“世界乐团”的“总指挥”呢?或换一种说法,这个伟大乐团本身同时也是它的总指挥。
总之,在汶川大地震10周年之际,我们理当为那些在灾难和救援中消失的生命,点上一支蜡烛;同时也该提醒我们自身:我们需要向灾难学习,学习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我期待,在这场灾难中被唤醒的不仅仅是守望相助的公民意识和人性中博大的爱心,还该有人类面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卑微意识。我们需要学习如何遵道而行,遵天而行,少做那些逆天违道的蠢事。
《废墟上的觉醒--汶川大地震中的志愿者(精)》是一部关于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报告文学力作,初版于2009年,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际,经作者修订再版。
作者陈歆耕慧眼独具地将笔触聚焦于地震中涌现的新兴群体:志愿者,借助于高科技手段,采用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材料。志愿者自发自愿、冒着生命危险、后果自负,参与抗震救灾的行为,标志着中国社会公民意识的树立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善美、高洁的复苏和觉醒。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作者原生态式的真实报告,对大量感人细节的生动描绘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充满忧患意识的思辨色彩,使作品读来撼人心魄,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废墟上的觉醒--汶川大地震中的志愿者(精)》作者陈歆耕为资深的作家,以深刻的笔触记述了汶川大地震中志愿者的先进事迹。全书共分4章,包括《比诺贝尔文学奖更珍贵的奖杯》《5天打坏3部电话》《当泪水再一次滚落》《布满水泡的脚板》《角色转换》等文章。
本书除了里面有丰富的内容之外,它表达了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汶川大地震志愿者的行动,以及通过志愿者的行动表达出来的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