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的家庭
我认识的那些美国朋友希望我能用文字记录下关于我自己的人生历程。起初我对此是拒绝的,后来因为禁不住朋友的盛情,才勉强写下这段略显粗糙的自传。即便如此,我依然无法完全倚靠这本传记向你们详述有关我这一生的所有时刻,以及那些时刻所带来的全部主观感受。因为时间已经太过久远,当时许多清晰的记忆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时间越久,记忆就越是晦暗不清,有时我甚至会忘记那些曾真切发生在我身边的属于我的故事。而有些时候,我的内心明明想到许多,到下笔时,却又觉得那些经历是别人的,与我自己无关。自然,每个人的一生里总有一些东西是值得铭记的。它们或是一段重要的思想,或是某些难忘的经历,是它们在推动或指引着我们的一生,使我们的生活沿着某条特定的轨迹行进。通常,这条轨迹是很容易找寻和确定的,依靠这条轨迹,就可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在这种性格的驱使下,人在进行决策时的取舍态度。
我名叫玛丽·斯科洛多斯卡,祖籍波兰。我的父母也都是生长在小地主家庭的波兰人。在波兰,像他们这样拥有一份小型产业的中产阶级家庭很多。这些家庭之间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社会阶层。目前在波兰,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来自这一阶层。
我的祖父是一所省立中学的领导,空余时间也会做些农活。我的父亲在学业上刻苦努力,曾进入俄国的圣彼得堡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又回到祖国波兰,在华沙的一所大学教授物理和数学。后来,他与一个和他两情相悦、意趣相投的女人结了婚。这个女人虽然年轻,但已经是华沙当地某女子学校的校长。而在那时,文化教育事业是极其高尚的。
我的父母一直秉持着严谨敬业的态度办学,他们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这些学生也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始终感怀着他们的教导。即使到了今天,我每每回到波兰,偶遇这些学生的时候,他们依旧会拉着我,向我表达那些对我父母的深沉思念。
少时,每到假期,我都要去乡下的亲友家住上一阵子,这也因为我的父母虽然在城市任教,但始终保持着与乡下亲友的往来。受他们的影响,我不但开始了解波兰的乡村,甚至还不可自拔地爱上这里。在乡村,我时常有一种自在无垠、恬淡平和的快乐。此后,我对乡村和大自然始终保有极大的喜爱和热情,应是得益于这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是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华沙的,是家中的幼女。原本我的家里有5个孩子,但由于我的大姐在14岁那年因病逝世,所以便只剩4个了,我一共有3个姐姐和1个哥哥。
后来母亲因为大姐的离开伤痛不已,不幸罹患绝病,于42岁那年离开了我们。那一年,我才9岁,哥哥13岁。那时的我们都沉浸在莫大的悲痛里。 亲人的离开,是我的一生中最为痛苦悲伤之事。此后经年我时常无故置自己于消极、愁苦、悲戚之中,思来必是此事的缘故。
母亲是很柔婉淑德、温柔良善的人,且她腹有经纶,心怀坦荡,颇有容人之量,家里的人因此对她都很信服。母亲虔诚地信奉天主教(我的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可她却能接受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声音,从不勉强别人顺从自己的观念。母亲的言行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儿女们。而我,因是家中幼女的缘故,总偏多几分宠爱,所以对于母亲,我的记忆里除了有浓浓的爱恋之外,还有无限的敬仰。
母亲过世后,家人们时时感到胸中涌动着怅然若失、无所寄托的寂寞,即使多年后也不曾消解。而我的父亲虽然和我们一样悲恸欲绝,却不曾如我们一般将自己置于抑郁颓唐的境地之中。他终日寄情于工作以及对完美的教育,不让自己有太多的空余时间。
由于父母都从事教育行业,我们几兄妹也早早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我6岁时就已经入学,是当时班里个子和年龄都最小的学生。那时每每班里有听课或参观的人,老师总会唤我这个坐在最前面的学生上台朗诵课文。我羞于在人前开口,每次都吓得不行,只想逃出教室,躲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去。我的父亲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对我们的学习非常上心,他也懂得如何帮助我们。起初,我们念的是私立学校,后来由于家里变得拮据,我们不得不转至公立学校就读了。
彼时,华沙正处于俄国的严酷统治之中,首当其害的便是学校和学生。当时,波兰的学校分公立和私立两种,私立学校的老师都是波兰人,但因受到警方的监视,必须用俄语教学。学生们自小就接触俄语,久而久之,反倒是对自己的母语感到生疏了。幸而,私立学校的波兰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们多多学习波兰语。当时还规定,不准许私立学校发放正式文凭给学生。
P12-14
玛丽·居里(1867-1934),世称“居里夫人”,法国有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由于对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因发现元素钋和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目前靠前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在她的指导下,人们靠前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人生漫漫,变化无常,我们往往不能决定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人,也不能决定自己这一辈子走什么样的路。然而,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决定读什么样的书,读多少书。
目前,有一个词在国家自上而下的大力推广下,成了社会热词,这个词就是“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有国家的提倡,更容易在社会上引起阅读的潮流,弘扬传统文化,接收世界文明,塑造国民性格,提升国民素质。作为中小学生,更应该养成读书的习惯,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世界观和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阅读对人生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价值观的形成史,阅读的内容与方式决定了其价值观的内容与形成过程。价值观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阅读数量与质量决定了其成长的方向与速度。
当今社会,电子产品带来的快节奏娱乐已经让人们的心灵变得很浮躁,他们往往不能静下心来,去慢慢阅读一本书,细品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因而不能体会文字之美、阅读之乐。久而久之,读书成了一件很遥远的事情,而孩子的心得不到书籍的滋润,也将慢慢成为文化沙漠。这对一个国家、一个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遗憾、多么危险的事情啊!
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教育部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了一套新课标推荐阅读书目,还把一些世界经典名著列入其中,在考试中加以考查。现在,有了国家对阅读的大力提倡,顺应“全民阅读”的潮流,加上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我相信我们的孩子会慢慢拿起书,悄悄喜欢上阅读,渐渐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
而且,有了推荐书目的指导,我们就有了阅读的方向和大致的范围,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就不会感到无从选择。
但是,阅读也是一门学问。怎么阅读一本书呢?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抓住什么、体会什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我们才能从《小巴掌童话》里体会纯真与美善,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感受顽强与坚毅,从《城南旧事》里领略北平的风土人情,从《老人与海》里学习永不放弃的精神……
所以,我们策划出版了这套丛书,教你学习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的技巧,解开阅读的奥秘,从而提高阅读成绩,品尝阅读的快乐,得到生命的滋养。为此,我们做了以下策划:
一 制订名师导读方案和名著阅读导航,帮助学生详细深入理解、体会作品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每一部名著的阅读要点,我们聘请教育专家和作家团队,根据中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制订了一整套阅读方案,包括对名著主题、形象塑造、语言风格、艺术特色、作家生平、写作背景、作品评价、名著情节、人物关系、重点章节的总结与归纳等,可以让中小学生迅速把握一本名著的阅读要点,懂得怎么深入阅读名著,提高阅读能力与欣赏水平。
二 名师撰写点评与赏析,帮助学生把握阅读要点,体会名著之美
名著不同于一般的作品,它的文字往往更具美感,更有深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与学习,我们特别邀请了一线著名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他们的阅读特点与水平,在文中和文末撰写赏析文字,这里有对精彩语言的赏析,有对人物形象的解读,也有对作品思想与主题的挖掘,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体会名著之美。
三 设置“考试真题回放”和“阅读达标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为了适应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关于阅读世界经典名著的考查,我们特意设置了“考试真题回放”“阅读达标训练”两个栏目。“考试真题回放”可以帮助中小学生了解、熟悉考题范围和类型,从而更好地备考。“阅读达标训练”中的训练题,题型丰富,贴近真题,可以巩固练习。相信这二者的结合,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四 组织多方面专家,全力为中小学生打造完美的世界名著阅读丛书
在丛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邀请了著名作家、中小学一线著名语文教师,从文学和教学的角度对本套丛书进行整体策划、栏目撰写、严格审定,希望把本套丛书打造成中小学生新课标课外阅读读物的首选读本,让中小学生从这里出发,拿起名著,阅读名著,爱上名著,体会名著的语言之美、人物之美、思想之美,轻而易举提高阅读成绩!
读书是一个人值得用一辈子去做的事情,因为书籍是沙漠中的一抹浓绿,是山间的一缕清风,是夜空的一轮明月……它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吹走内心无名的焦灼,照亮暗夜里前行的道路……拿起名著,热爱读书,从这套书开始吧!相信你会收获人生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自己写的生平传记,一共包括两大部分,即玛丽·居里夫人传和皮埃尔·居里传。本书分别讲述了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的童年和校园生活,详细写了两人是如何相识、相知到相离,更重要的,本书讲了两人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下,是如何克服困难,为科学研究事业做贡献的。整本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居里夫妇对科学的热爱。
在以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科学史上,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一个伟大的女人——玛丽·居里。
玛丽·居里原籍波兰,后加入法国国籍,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与丈夫皮埃尔·居里共同研究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她也因此被称作“镭的母亲”。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有着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力。她一生两度荣获诺贝尔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科学家,也是第一个获得物理和化学两项诺贝尔奖的成功女性先驱,其典范事迹激励了时时代代的人们。
《居里夫人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她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