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诺·托格诺里尼,意大利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主要为低龄的孩子们创作短篇故事、绘本和诗歌。他熟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特点和心理,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合理引导孩子的行为,目前已经创作了约30部童书作品,获得过两次意大利安徒生奖,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茱莉亚·欧瑞沙,意大利有名插画家,毕业于布雷拉艺术学院,后在米兰设计工艺学校接受视觉设计课程训练。她的画风独特,已为40余种童书绘制插画和封面,也参与设计明信片和游戏,其绘作曾于1986年、1997年及2001年,三次获得意大利安徒生奖。
布鲁诺·托格诺里尼著、茱莉亚·欧瑞沙绘的《不听话的小男孩(国际获奖大作家低年级版)》是一个关于平衡“自由天性”和“守规矩”的故事:
小男孩马迪亚活泼好动,一刻也不闲着,妈妈和老师总说他“不安分”。这天,马迪亚的“不安分”因为老被教训而离家出走。紧接着,整个城市的“不安分”也跟着离开了,天空灰暗、鸟儿和狗狗无精打采,书和电影也变得毫无新意,于是妈妈决定找回马迪亚的“不安分”……
大部分七八岁的孩子都像个小皮猴儿,一下子进入了“猫嫌狗不待见”的年纪,他们往往充满了好奇心、精力旺盛、有了自己的主见,同时极具行动力、破坏力……就像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马迪亚一样,他每次在街上“都要跑在前面”“都要跳三跳”;在家里他“打碎玻璃”“大喊大叫”“什么都咬”;在学校他“总是站着”“叽叽喳喳”“从不专心”。
相信很多家长都在心里默默地乞求家里这位“小祖宗”能安分、能听话,但就像封面上写的那句话一样,“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只会听话,世界该多无趣”,书中的马迪亚完全安静下来以后,虽然不再吵闹,但是一下子失去了了所有活力,像没有生气的木偶,这比当个皮猴儿更让家长焦虑。
布鲁诺·托格诺里尼著、茱莉亚·欧瑞沙绘的《不听话的小男孩(国际获奖大作家低年级版)》中的“不安分”成分复杂,它可以是美妙的想象,也可以是不守规矩的胡闹,作者用小男孩马迪亚的两个极端状态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要认同孩子的活泼天性,不能过分打击他,但同时要教会孩子遵守规则,努力寻找其中的最佳平衡点,将“不安分”从破坏力转化成创造力,在遵守一般规则的前提下,去创造生活中的惊喜,开展想象力去创作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