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城市历史和人文遗产是一座城市独特魅力的重要因素。传承城市文脉,彰显地域特色,提升文化实力,对于城市的长久永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要处理好城市建设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需要一方面植根于国情和实际,从现实的文化沃土之中汲取资源,寻找启迪;另一方面,更要用开放包容的胸怀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融汇一切很好文化成果,借鉴一切有益的经验,探索城市健康发展的方向,为中国城市的前进之路提供一个珍贵的人文参照。 本论文集围绕当前中日两国学术界关于城市史研究的理论、方法、视野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通过对话和合作,交流两国城市发展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城市史研究水平的提高,促进城市人文遗产基础研究和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 目录 城市史研究的史料与方法 明清之际江南缙绅的居家行为方式 町奉行所的市中取缔官员与幕末的江户社会 都市大坂的扩张与难波村 ――关于成舞家文书 商帮、产业分布与城市空间:17世纪以来景德镇徽州会馆之管理与运作研究 江南地区聚落―城镇历史形态演化的发生学考察 杭州新式公共空间的创建:以菜场为中心的考察(1908-1937) 近世京都的商家史料 大坂藏屋敷与渡海限制 ――以近世前期的德岛藩为例 从黄道婆信仰看开埠前的上海城市社会 理想与现实之间:国民政府时期武进县的地方建设事业(1927-1937) 上海、大阪等城市的细部研究 近代上海城市内部的构造:石库门街区形成与演变的考察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大阪市的町与町内团体 英国海道测量局所绘黄浦江实测地图初探(1840-1911) 岩国藩大坂藏屋敷的设立与都市社会 近世后期摄津、丹波的寒天生产与大坂 大坂渡边村的村落结构 从“住宅难”问题看20世纪初期上海日侨社区的形成 青年学者专场 文物考古视野下的上海港变迁 堀江新地的社会结构 近世后期道修町三丁目的运营结构 ――以御用住宿处为素材 从寺庙聚落到“城西首镇”:清代上海法华镇“原生型”城市化研究 巨大都市大坂的作事工匠与中井家 从近代上海工部局大楼筹建考察公共租界的运作机制 评论 关于城市史研究的若干点评 会议综述 “中日城市史研究与比较”学术研讨会综述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