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正道雍仲本
正道雍仲本与雍仲本是一个派系,内容也一致。据本教资料《格言宝典》、《本教源流弘扬明灯》、《本教源流格言正教庄严》、幸饶弥沃佛大传《无垢庄严经》、幸饶弥沃佛中传《塞米经》、《耶赤经》、占巴南喀大师的《不了义经》所述,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佛在原始本教的基础上建立的本教,也是倡导觉悟本性、无我、慈悲、出离心的象雄佛教。雍仲本教的全称为“大乘觉悟道雍仲本教”,“大乘”指一切修行基于慈悲心和菩提心,以慈悲为修行精神,以菩提为修行的目的。“觉悟”有由迷惑而清醒或由模糊而认清之意,即明白自己的本性和万物的真理。铲除我执和法执就是觉悟道,是走向本性之道;“道”指觉悟心性的所有方法即诀窍,包括本教所说的显宗、密宗和大圆满,但不包括世间本教,因为世间本教不具备这些修法。根据本教《塞米经》所述:“雍”代表世俗谛即万物的表面现象,“仲”代表胜义谛即万物的本质,“雍仲”代表吉祥、永恒、妙善、解脱、大智慧。雍仲有右旋雍仲和左旋雍仲两种,右旋雍仲又称本旋雍仲,是古吐蕃一切正教的象征。“雍仲”还有双号和单号两种,双号雍仲有显密双运、智悲双运、明空不二等含义。“本”指万事万物,即一切可知,包括所有植物和动物。“教”指证悟万物真理的一切教理。“雍仲本教”即描述胜义世俗的妙善之法。
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佛在原始本教的基础上建立的青藏高原上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教法。幸饶弥沃佛曾三转法轮,传授给十三大弟子:初转法轮时,讲述了本教九乘次第、五明学科;中转法轮时,描述了本教四门一库;三转法轮时,传授了显宗、密宗、大圆满三法。幸饶弥沃佛圆寂后,这些弟子将幸饶弥沃佛的心法进行了编辑、归纳,制成经函留给后人。十三大弟子把幸饶弥沃佛所传之经分为经部、般若部、密咒部、律部、因果法、施供部、九乘部、禳解部、医学部、论藏部、经理部、阿噶密宗部、天传密宗部、时轮金刚部、世间本教部等。
后来,幸饶弥沃佛的弟子东索穆乔丹周来到沃莫隆仁圣地,继承幸饶弥沃佛的弘法利生事业,根据幸饶弥沃佛的经典编撰了很多论典。东索穆乔丹周培养了包括世界六大论师、四大智者等在内的很多成就者。世界六大论师分别是波斯论师木匝扎咳、松巴论师古呼哩巴亚、象雄论师赤妥巴扎、汉地论师勒当芒波、印度论师拉达昂卓、昌地论师色妥杰江。四大智者(象雄与吐蕃地区)为象雄智者东炯图钦、吐蕃智者夏日邬钦、德本智者晋擦玛琼、木雅智者杰擦喀布。这些大师又培养了占巴三父子、本教八大译师等成就者。再后来,又出世了幸钦鲁噶、玛敦索增、玉敦穹郭匝、杰米尼玛俄色等伏藏大师以及他们的传承上师,又涌现出贡佐巴大师等实修经验传承者和良美大师等曼日寺历代法王,他们把本教的显宗、密宗、大圆满心法传承至今。今天依然有虹化大师出现,说明其传承来源可靠、不间断,也说明了本教的教法是正法。
(七)本教密宗
虽然在雍仲本教教义中包含了本教密宗和大圆满的内容,但本教的密宗心法源于不灭顶佛,而不灭顶佛是幸饶弥沃佛的前世转世。据说:不灭顶佛是楚幸囊丹与桑萨让尊佛母之子,是密宗的祖师。他首先拜大悲白光佛为师,在其座前接受了浩如烟海的密宗心法,包括密宗的五胜本尊——本教五胜金刚、母续本尊、麦日本尊、卡江本尊等很多修法。然后,不灭顶佛与桑萨让尊佛母一并在六顶山修了五胜本尊,在坛城的九支神箭变成九棵如意宝树,树顶显证了五大本尊,自那时起便有了本尊现身之说法。
不灭顶佛是本教密宗的祖师,也是幸饶弥沃佛的前世转世,是密宗的三身佛之化身佛。他是本教密集大师,虎衣明王,桑萨让尊佛母,天、龙、人三贤之上师。不灭顶佛把很多密宗的修法传承传授于桑萨让尊佛母、密集大师和虎衣明王后,本教密宗因而产生了三个大的体系,即父系密宗、母系密宗、子系密宗。所谓父系密宗是由密集大师把以生起次第为主的所有修法传授于天、龙、人三贤之清净天师,并称为父系密宗。父系密宗内虽有圆满次第之修法,但主要还是以生起次第修法内容为主题,比如修法中虽有气修、脉修之说,但没有明点、中阴、往生夺舍之修法;所谓母系密宗是桑萨让尊佛母把圆满次第为主的所有修法传授于弥鲁桑勒大师,并称为母系密法,母系密法又被称作母续密法。母续密法包括六大明点修法,即拙火气脉明修法、光明、中阴法、梦瑜伽、幻身、往生夺舍等修法,其与噶举派的纳若六法在内容上大同小异:所谓子系密法是由虎衣明王把五胜本尊为主的所有修法传授于智藏龙王,被称作子系密法。最后三位大师把三法传授于囊瓦朵金大师,囊瓦朵金大师又把心法传授给聂赤赞普和穆赤赞普,白那时起,十三世袭传承、象雄与吐蕃的四大论师、八大译师、二十位大学者等先后传承,直到今天。密宗三续的修法经典至今依然保存在本教大藏经《甘珠尔》和本教的各大寺院图书中,其修法仪轨、历史传承都很详细。P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