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一起吃了顿饭,两个人还是聊了很多。潘小雅的老家在重庆巫溪县,在广州念的大学,两年前毕业回到了重庆,在主城一家公司做财务。她前男朋友是广东人,跟着她来到重庆,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开了个网店卖手机和手机配件。天天待在家里一边接单,一边玩网游,结果和游戏里认识的一个姑娘开始网恋,上个月的时候终于被潘小雅发现了,两个人大吵一架之后分手,潘小雅便搬出来自己租房子住。
当时杜茂先心想:果然,一个人吃火锅这种事情,通常都发生在单身狗身上。他们俩的爱情故事异曲同工,免不得生出些同病相怜之感。所以,当两周过后潘小雅发信息约他吃火锅的时候,杜茂先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潘小雅选的地方,这家店在两路口,店面不大但是名气很大,饭点基本都要等位。潘小雅找老板取了个号码,然后两个人在旁边找了凳子坐下来等。
老板在店里扯着嗓子喊:“8号,8号在不在?”
身后几个人举着号码进去了,潘小雅看了一眼手里的号码,说:“前面还有5桌,差不多要等半个小时。”
杜茂先说:“没事,半个小时算短的,上周我和朋友去吃一家芋儿鸡,等了接近两个小时。”
潘小雅哈哈笑起来,说:“我知道你说的是哪一家了。我们上次去得有点晚,等了一个多小时,眼看快排到我们了,结果老板出来说今天的鸡卖完了,我们被气得没话说。”
潘小雅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因为这件事情男朋友和她吵了一架。他不乐意排那么久的队,潘小雅却坚持要等下去,最后两个人在街头就争执起来,男朋友甩手就走,留下她一个人站在灯火璀璨的解放碑,饥肠辘辘,欲哭无泪。
杜茂先见潘小雅陷入沉思,马上意识到那家店触及她的往事了,于是故意岔开话题,说:“你是重庆人,吃辣是不是很厉害?”
潘小雅说:“现在没以前那么能吃辣了,在广州待了四年,一开始觉得粤菜太清淡了,天天想吃火锅,后来也慢慢习惯了,口味越来越淡。回重庆的头一年,我吃火锅也会辣得受不了,现在算是恢复了八成功力。”
杜茂先说:“是啊,饮食是一种习惯,在一个城市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慢慢适应当地的饮食。我以前不能吃辣,但前女友是重庆人,半个月不吃火锅就浑身不舒服,我就陪着她吃。你知道的,好多老火锅店根本就没有鸳鸯锅,于是我也吃红锅了,一开始我都要在水里涮一下才能吃,即使这样还是经常被辣得喷火,时间一长,慢慢就习惯了。现在我要是隔段时间没吃火锅,也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潘小雅说:“我跟你恰恰相反,我前男友不能吃辣,我们只能吃鸳鸯锅,我想吃老火锅只能找公司同事,有时候还约不到人。以后就好了,想吃火锅的时候可以约你。”
杜茂先说:“好啊,没问题。重庆好吃的火锅太多了,这次的地方是你选的,下次我也带你去我吃过的好店。”
潘小雅幽幽地说:“其实这家店我也没有吃过。”
杜茂先疑惑地问:“我还以为是你以前经常来吃的呢。”
潘小雅垂下头,拨弄着手腕上戴着的一串珠子,说:“其实,是因为我在前男友的朋友圈里,看到他发的这家店的照片。”
杜茂先心头一堵,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还好这个时候老板叫号的声音传了出来:“13号,13号在不在!”
两人立刻起身走了进去,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不能排解的,如果不行,那就两顿。
P26-28
江凌,青年作者,书店老板,豆瓣、十点读书、二更食堂等平台人气作者,曾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驰骋,也曾毅然辞职创建了餐饮连锁品牌,如今在重庆开了一家卖书也卖酒的独立书店。喜欢用文字来打破现实和虚构之间的界限,用小说来分享自己所理解的世界。已出版作品《我可是你故事里那个人》。
很多人是把人生写成了故事,而江凌不一样,他把故事变成了人生。他既开得出一家重庆最美的书酒馆,也写得出和恋人一起去到世界尽头的故事。今晚他在酒馆里写了个通宵,明天。也许这个人就要去冰岛了吧”,他主动把生活和魔幻的界限伸手抹掉了,这就是他的特别。
——畅销书作者方悄悄
喜欢读书就开一家书店,热衷喝酒于是经营一个酒馆,习惯于倾听因此开始写作……在重庆青年江凌身上,浓缩了很多“80后”的梦想,但愿他不会觉得孤单,并且每个梦想都闪闪发光。
——华语文学传蝶大奖获得者赵志明
江凌的文字娟秀沉稳,但是他的故事拨地而起,有穿心的力度。有此风格皆源于他的文字中丝丝可见的对生活的浓烈热情,对诗意的持续追逐,对自我的坦诚。
——青年小说家苏先生
每到下雨的时候,书店就显得格外动人。
当我坐在窗前开始写这篇序言的时候,书店里空无一人,灯光温暖,音乐轻响,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绵密的雨水从天而降,在门外的广场上汇集,流淌。我忽然想起,2016年6月,当我为这家书店写下第一篇文章的时候,也是一个这样的雨天。
这一年,我基本只做了两件事情开了一家书店,写了一本新书。书店已经正式营业了,虽然目前客人还不算多,但是大家都很喜欢,我很高兴。新书就是这一本,两三个月后会上市,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如果有人能够从中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进步和探索,我会很高兴。
这本书中有一半的文章是在书店装修过程中写的,店面由我自己设计,从装修材料的挑选到桌椅的摆设都是我自己弄的。我每天都要去工地,有时候要待一整天。偶尔清闲的时候,我只需要上午去一趟,下午便拎着电脑到附近的星巴克,点一杯咖啡,待三个小时,却只能写几百字出来,甚至一字未写。我心中有着巨大的焦虑,不只为书店的装修,更多的是写作上的突破。第一本书中有很多故事得到了大家的喜欢,我也因此被称作会讲故事的人,但是我深知其文学性甚浅,与很多优秀作者的作品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文学性和可读性上能够得到兼顾,虽然这条路很难,但我在不断地尝试,所以每篇文章都会在我脑海里盘桓许久,不断构建。有个故事载重写了五次,最后完成的样子与一开始的构思已经截然不同,我自己很喜欢它最终的样子,但愿你们也会喜欢。
书中另一半文章是在书店开业后的两个多月里写完的,彼时正是盛夏时节,多数日子的温度都达到了40摄氏度。书店位置偏僻,生意极为冷清,每天客人寥寥,我连店员都没敢聘,每天上午到店里,开门,开灯,以鲍勃·迪伦的Workingman'sBlues作为背景音乐,拖地,擦桌子,整理书架,吃过午饭后拿一本书窝在沙发里看,通常会看到睡着,醒来给自己做一杯咖啡,然后坐到窗前开始写作,偶尔招呼一下客人。晚上八点半没有顾客的话就会打烊,关灯,关门,回家,在楼下的餐馆或者大排档吃晚饭,洗澡,坐到房间的飘窗上继续写,一直到凌晨。如果你在这本书的某些故事中读出了孤独和迷茫,那或许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
你若问我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可以说,十二篇文章包含的题材非常广泛,有都市里的漂泊和孤独,有成长中的挣扎和蜕变,有人生中的相逢和别离,还有爱情里的得到和失去……如果只给我讲一句话的机会,我会告诉你,它所承载的是从小镇走向城市的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
希望这本书能够给都市里那些不安的灵魂带来一丝共鸣和安慰,无论有什么样的悲欢离合,我们所经历的,便是我们的人生。 江凌
于重庆·刀锋书酒馆
在江凌著的《请你永远记得我》中,12个故事里,有都市里的漂泊和孤独,有成长中的挣扎和蜕变,有人生中的相逢和别离,还有爱情里的得到和失去……这些将爱情做到极致的故事,让我们不安的灵魂得以慰藉,无论有什么样的离台悲欢.我们所经历的,便是我们的人生。
如果此生能赠予你点什么,我想我会赠你透过我双眼端详你自己的能力。那样你就会明白于我而言,你是多么特别的存在。
江凌著的《请你永远记得我》是一本中短篇情感类小说集。
30,000000点赞转发,全网盛行,触碰你防不胜防的内心,迄今为止你从未见过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