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初版于1997年,本次修订再版,补充了一些新材料,丰富了孙中山的文化内涵,并结合近20年的研究成果,对“岭南文化与孙中山”这一主题进行学术的、认识的和理论的总结和提升。全书采用历史心理学、文化学、社会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探索了岭南文化与孙中山之间的内在关联,对孙中山的文化属性、思想特色、价值取向和人格特征等做出了历史判断。 作者简介 胡波,历史学博士,教授。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孙文学院、中山学院中文系,后任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科系主任、岭南与香山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现任中山市社科联、广东台湾地区研究中心中山台湾地区研究所所长、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华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市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近代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胥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口述历史学会副会长等。中山市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常委。中山市第四、第五期很好专家拔尖人才。广东首批很好社科普及专家,全国很好社科普及专家等。在20余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论文近百篇;著、编、译出版的论著50余部,参与或主持完成的国家、省、市课题40余项。代表著作有《历史心理学》《岭南文化与孙中山》《香山买办与近代中国》《误读的思想传统:民本思想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辛亥革命前后的中英经济关系》《香山商帮》《循环与守望: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诠释与解读》《中山装:一个时代的生命符号》《和美之城:中山》《中山史话》等。 目录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第一章定格:文化与人 一、研究缘起 二、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阐释:岭南文化 一、岭南文化界说 二、岭南文化的生成 (一)先秦时期的岭南文化 (二)秦汉时期的岭南文化 (三)魏晋南北朝到明清时期的岭南文化 (四)近代岭南文化 三、岭南文化的结构 (一)物质设备 (二)社会组织 (三)典章制度 (四)风俗习惯 (五)方言俚语 (六)宗教信仰 (七)文学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