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分类
作者 殷飞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殷飞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亲范学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家庭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家庭教育十大公益人物;2015年被评为江苏省很好家庭教育指导者;2018年被评为南京师范大学很好教师。
出版专著:《幼儿园教师家长工作指导》《班主任的家校沟通》《家庭教育》系列指导丛书(四年级分册)等。
目录
上篇
角色要求与观念更新
一、家庭教育的角色要求.3
1.家庭 3
家 让孩子坚信它的温暖 3
庭 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尊重 4
2.夫妻?
夫 做个顶天立地、有担当的男人 5
妻 做与丈夫平等共进的女子 6
3.父母 7
父 做孩子的规则边界与行为表率
母 孩子可以依恋的情感归属人 8
4.亲子? 9
亲 在陪伴中让孩子感受到爱 9
子 开放地走在成德的路上 10
5.祖孙? 11
祖 做帮助孩子成长的人 11
孙 不要让他被爱束缚 12
6.兄弟? 13
兄 用爱滋润兄弟情谊 13
弟 在尊重中追求平等 14
7.朋友? 1
朋 关注和孩子共同学习的人 15
友 以志聚朋 终身受益 16
8.管理? 17
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7
理 不通则痛 18
9.教育 19
教 上所施下所效 19
育 养子使作善也 20
10.依靠 21
依 温暖而不失独立性 21
靠 相亲相爱的独立 22
11.纯粹 23
纯 一种选择的不真实 23
粹 不把你的美好强加给别人 2
12.复杂 25
复 不断重演的家庭互动方式 25
杂 掩盖在纯洁的家庭情感关系中 26
13.品德 27
品 让我们在人群中活得更好 27
德 力行的力量 28
14.知道 29
知 可能不是你认为的 29
道 试着把知说出来 30
15.行动 31
行 停停走走中奔向目标 31
动 让目标更清晰 更靠近 32
16.修炼 33
修 从小事开始练起来 33
炼 苦难的价值 34
17.智慧 35
智 洞悉本质与规律 35
慧 选择并创造生活 36
18.焦虑 37
焦 透彻才能智慧 37
虑 用理性破解莫名的情绪 38
19.愉悦 39
愉 快乐不一定都是好的 39
悦 心服口服 40
20.谨慎 41
谨 言语小心而恭敬 4
慎 小心平衡言与行 42
21.惯常 43
惯 重视而不焦虑 43
常 需要我们着力反思 44
22.创造 45
创 做敢于突破自我的人 45
造 围绕目标培养新事物 46
23.幸福 47
幸 在不确定中享受美好 47
福 超越对物质的沉溺 48
24.孝顺 49
孝 让父母更有尊严地活着 49
顺 让父母有价值地活着 50
25.典范 51
典 和孩子一起创造历史 51
范 做好孩子的榜样 52
26.需要 53
需 渴望时的柔软状态 53
要 满足孩子的艺术 54
27.坚持 55
坚 痛并快乐着 55
持 让坚守变成现实 56
二、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 57
28.平衡 57
平 是疏导而不是压抑 57
衡 避免理想化的实践智慧 58
29.幼稚 5
幼 保护与促进的平衡 59
稚 不允许幼稚就是拒绝成熟 6
30.忍耐 61
忍 平衡本能性与社会性 61
耐 按照规律对孩子提出无伤害的成长要求 62
31.安全 63
安 给孩子一个稳定宁静的家 63
全 父母要平衡好保护与锻炼的关系 6
32.文质 65
文 孩子接受教育的得与失 65
质 做好孩子规则与天性的平衡 66
33.权威 67
权 做有力量能平衡的父母 6
威 不可缺少的敬畏心 68
34.规矩 69
规 教育是画一个多线条的宽边圆 69
矩 在新的核心价值中找到行为的尺度 70
35.自由 71
自 看清自己才有自由 71
由 需要清晰自我的边界 72
36.感觉 73
感 做走心的教育 73
觉 给孩子顿悟发现的机会 74
37.掌控 75
掌 安全感来自对环境的把握感 75
控 力量和稳定的完美结合 76
中? 篇
教育艺术与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艺术 79
1.态度 7
态 教育要让孩子“心所能” 79
度 为了孩子的教育艺术 80
2.经验 81
经 常常去做才会有所得 81
验 多角度看问题 81
3.影响 83
影 不教之教 83
响 悄无声息也在改变 84
4.预防 85
预 走在问题的前面 85
防 和教育不对立 86
5.治疗 87
治 从源头出发 87
疗 最大的考验是坚持 88
6.辛苦 89
辛 让孩子遭点罪也是一种爱 8
苦 一种不自知的沉迷 90
7.交流 91
交 让我相信你是我朋友 91
流 让别人的话有去处 92
8.沟通 93
沟 让两条河流能聆听对方的声音 93
通 搬开我们之间的石头 94
9.尊重 95
尊 重视孩子自身的独特价值 95
重 了解并认真对待儿童期的成长价值 96
10.理解 97
理 顺着规律探究孩子 97
解 引导孩子懂得他自己 98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 99
11.激励 99
激 善用阻碍的教育艺术 99
励 将激发起的能量坚持下去 100
12.信任 101
信 稳定而专一的表现 10
任 在承担中获得更多的信任 102
13.宽容 103
宽 因大可容 103
容 有容乃大 04
14.鼓舞 105
鼓 让孩子的心动起来 10
舞 让孩子跟着你动起来 106
15.破立 107
破 透过表象看问题本质 107
立 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孩子站起来 108
16.提醒 109
提 直面、有效地帮助孩子 109
醒 是一个过程 110
17.挑战 11
挑 志在远方 111
战 让孩子与自己斗 112
18.突击 113
突 时刻盯着目标 获得成长 113
击 在突破中获得自信 114
19.等待 115
等 亲子关系的动态平衡 115
待 直面孩子 静待花开 116
20.启发 117
启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 117
发 引出来 从一到三 118
21.指导 119
指 关注教导孩子的目标 而非指责的情绪 119
导 做好个体特
导语
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新家庭教育必读本
读者请做好准备,这里的每个教育词汇都可能会给你带来冲击,仔细咀嚼,它一定会为你打开新的教育脑洞。
序言
第一次见到殷飞老师是在几年前,我们应苏州市教
育局的邀请在苏州讲课,恰好殷飞老师的课在我的前面
,使我有幸听到了他的课。我知道他是南京师范大学成
人教育学(家庭教育方向)的教育学博士,是该校教科
院小学教育系一位教授家庭教育学的专业教师。殷飞老
师年轻帅气,精力充沛,讲课时神采飞扬,他讲的家庭
教育课通俗易懂,颇受教师与父母们欢迎。后来得悉,
殷飞老师兼任南京市亲范学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
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并且同一起被聘为
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的专家
。2018 年 9 月,在中国儿童中心的一次家庭教育论证
会上,我们再次相遇,他谈及自己深入社区街巷做家庭
教育的体验,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也就是在这次相
遇过程中,他请我为其新著《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
作序。
同行的第一次邀请难以拒绝,但我接下任务后,越
来越发现这一个难题,因为其不仅仅涉及教育,还涉及
语言、历史等复杂的学术领域。与此同时,我也敬佩殷
飞老师,居然敢于探索这样一个新领域。当我饶有兴趣
地读完全书后,衷心感叹这是一部寻根求源的教育考证
专著,是将文字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奇书,也是儿童教育
和家庭教育的基础读本。
比如,在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父母是极为重要
的角色,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有家庭教育的主体责
任,可是,“父”和“母”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殷飞老师将“父”概括为“做孩子的规则边界与行
为表率”,并且善解人意地写道:“这几年,父亲们的
日子不好过,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都被归结为
父亲角色的缺失,社会上一波接一波地掀起了对父亲们
的声讨:男孩缺乏阳刚之气;孩子任性缺乏规则感;校
园暴力……父亲,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才
算称职?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如何把握?这都让很多
年轻的父亲们感到困惑。”
那么,将“父”概括为“做孩子的规则边界与行为
表率”的根据何在呢?作者举出了汉语言文字学经典《
说文解字》中对这个字的解释:“父,矩也。家长率教
者。从又,举杖。”又引用其他解释,如《康熙字典》
:“《释名》父,甫也。始生已者。《书·泰誓》:“
惟天地万物父母。”
作者解释道:曾经的社会“男主外,女主内”,女
子很少参与社会活动,而男子在社会上行走,会将社会
要求和规则带回家庭,让孩子能够从小在家庭中练习遵
守社会规范,便于他们日后顺利融入社会。因此,父亲
是孩子所应该遵守的规矩的制定者,他代表要求和规则
,如果不给孩子设定规则,孩子没有规矩,则是父亲的
失职。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古代很多名人教子的
家规、家范、家书等都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规范,如《
弟子规》就是基于《论语》中的一句语录展开的蒙学集
成。甲骨文的“父”是一个人右手执杖的形象,扮演着
对孩子进行教化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进步,不鼓励在对
孩子的教育中使用暴力,但是父亲对孩子的教导责任是
不可或缺的。
在今日的中国,太多太多的调查研究均证明,父教
缺失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中极为显著的问题,因为许多父
亲依然坚信“我挣钱养家就是最大的责任”“我是为了
孩子的前途打拼事业”。实际上,父教缺失让孩子终身
“缺钙”,甚至出现成长危机。到那个时候,失职的父
亲们才会撕心裂肺地发现,挣再多的钱都无法回孩子成
长过程中缺失的父教。所以,读一读殷飞老师的书吧,
仅仅一个“父”字的解释,足以让天下父亲警醒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 2008 年父亲节演讲时,曾引
用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生活中没有父亲的孩子将来落
入贫困或犯罪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 5 倍;他们将
来弃学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 9 倍;将来被关进监
狱的可能性比一般孩子高出 20 倍;他们更有可能出现
行为问题,更有可能离家出走,更有可能在未成年时就
当上父母。我们还可以看一组中国的数据。近年来,北
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成长基地研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
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和成瘾性的人格特点,其首要责任在
父亲。该基地对所收治的网络成瘾病例的统计发现,排
名第一的伤害是父爱缺失,占 87%。为什么会这样呢?
美国父亲角色研究的专家罗斯·派克教授研究发现
,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如慈爱、宽容、
合作等;二是独立性,如勇敢、坚强、责任等。两性的
个性差异是相辅相成的,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
有天然优势,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关于这一点,大家观察一下父母抱孩子和带孩子外出
游玩时差异显著的风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最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父母密切合作的。
再来看看关于“母”的解释。殷飞老师将“母”概
括为“做孩子可以依恋的情感归属地”,其根据如下:
《说文解字》:“母,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
乳子也。”《康熙字典》:“《广雅》母,牧也。言有
养子也。……《释名》冒也,含已生也。……《仓颉篇
》其中有两点者,象人乳形。”母字的象形字是女字加
了象征乳房的两点。也有说母字像一个人怀里抱着孩子
,还有说像在给孩子哺乳的女子。
殷飞老师认为,给孩子哺乳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
有益,而且对亲子关系以及儿童心理的发展也很重要。
首先是亲子关系,在给孩子哺乳的过程中,母亲的体温
、气息、气味、喃喃细语等都在向孩子传达母亲的信息
,以及母亲对孩子的接纳与爱。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与
孩子之间也在建立正向的积极关系,这是影响孩子终身
的生物基础。不想哺乳,又想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难的。《康熙字典》:“《增韵》慕也。婴儿所
慕也。”这里的“慕”首先指孩子的生理需要,需要乳
房获得滋养,其次指母亲的安全与情感的基地性质。面
对外界,孩子需要在情感上拥有安全感,需要和母亲形
成稳定的依恋关系。在这个维度上,给孩子情感的慰藉
就是精神的“奶水”。有些孩子和母亲不亲,就是因为
这方面的精神奶水不足。孩子一生都在寻找和确定这样
的亲密关系,且很多心理问题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源头。
作为一个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 40 多年的研究者,
我完全赞同殷飞老师的论述。实际上,母亲的陪伴与母
乳喂养不仅仅是儿童的生理需要,也是儿童强烈的精神
需求,其实质是建立亲密可靠的亲子依恋关系,这将影
响孩子一生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提出
,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
、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等)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
力争靠近不见了的父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
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对依恋关系的建立有深刻理解,她
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
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
于早期。家教的最佳时期是 12 岁之前,即依期。在依
恋期中,1~6 岁又最为关键。2018 年 10 月,在我们
的一次朋友聚会上,她再次强调,母亲对幼儿 4 岁前
的养育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可能听不懂妈妈讲的道理,
要靠与妈妈的依恋关系来引导孩子。所以说,没有养就
没有育。孩子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健康的关系,是其一
生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儿对父母的依恋与孩子日后
的学业成就密切相关,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种良
好的人际关系也同样与孩子日后的学业成就有密切的关
系。
仔细阅读《汉字中的家庭教育智慧》会发现,该书
不仅对许多相关的汉字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而且全书构
建了一个丰富而严密的教育理念与方法的体系,具有儿
童教育和家庭教育工具书的功能,非常方便读者的查找
和使用。例如,上篇为角色要求与观念更新篇,分为家
庭教育的角色要求和家庭教育的观念更新两个部分;中
篇为教育艺术与方法篇,分为家庭教育的艺术和家庭教
育的方法两个部分;下篇为儿童发展的规律与培养目标
篇,分为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培养儿童的目标两个部分。
当我掩卷沉思的时候,不禁在心里向殷飞老师致敬!因
为他独辟蹊径,闯出了一条新路;因为他返璞归真,寻
找回了许多关键字的本意和正解;因为他面向未来,将
古老汉字与现代理念做了紧密联结。所以,我愿意向广
大的父母、教师和家庭教育工作者推荐此书
孙云晓
2018 年 10 月 7 日夜
于北京云根斋
(孙云晓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
、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
特聘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
副理事长)
内容推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绵延几千年,承载着我们对宇宙、天地、人伦的认识,承载着我们的理想与情怀。了解本民族的文化首先要从分析本民族的语言入手。为此,作者结合本职工作,选择了教育领域,特别是家庭教育领域中常用的120个词,如自由、拖拉、幸福、未来等,共计240个汉字,每个都不重复,从字源分析入手,对教育、儿童发展和家庭生活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解释,可谓独辟蹊径,别具匠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