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武树臣,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1982年2月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教学研究工作。1997年4月调任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2005年4月调任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法律事务部部长。2008年11月任北京市法学会副会长。2010年11月至今被山东大学聘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目前还兼任中国法律思想史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 主要著作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儒家法律传统》(法律出版社2003年);《中国法律样式》(台海出版社2004年);《判例制度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等。 目录 开篇 从古代的“法”字说起 上篇 第一章 法家概述(Ⅰ):法家的文化渊源 第二章 法家概述(Ⅱ):法家的师承脉络 第三章 法家概述(Ⅲ):法家的法治思想 第四章 法家法律文化溯源(I):中国法的原始基因 第五章 法家法律文化溯源(Ⅱ):圣贤人物及其事功 第六章 法家法律文化溯源(Ⅲ):传世文献中的法律文化成果 第七章 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与百家争鸣 第八章 地域文化与先秦法律传统的主旋律 中篇 第九章 “法治”思潮的酝酿、兴起和归宿 第十章 法家的群体形象 第十一章 判例法的式微与成文法的酝酿 第十二章 名辩思潮与“成文法”的问世 第十三章 法家法律思想概述(Ⅰ):法家的法理学 第十四章 法家法律思想概述(Ⅱ):法家的法势术 第十五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概述(Ⅲ):法家的法治实施蓝图 第十六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法律实践(Ⅰ):秦律的诞生及其历史地位 第十七章 法家文化与法律实践(Ⅱ):秦墓竹简与秦律 第十八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法律实践(Ⅲ):法律艺术与法律教育 下篇 第十九章 荀子对儒家法家法律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第二十章 董仲舒对荀子学术的继承与实践 第二十一章 儒家法家法律文化从对立走向融合 第二十二章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法家化 第二十三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历代法制(Ⅰ) 第二十四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历代法制(Ⅱ) 第二十五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历代法制(Ⅲ) 第二十六章 法家法律文化与古代法律文献 第二十七章 法家法律文化的遗产及历史地位 余论 “德治”、“法治”与中华法系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法家法律文化通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共二十七章。上部第一至八章。含法家概述与传统溯源,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与百家争鸣、地域文化与先秦法律思想的主旋律。中部第九至十八章。含法家思潮的酝酿、兴起和归宿,法家的群体形象,判例法的式微与成文法的酝酿,特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