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伴神秘一笑。“这正是他的小小独特之处。”他说,“许多人都想弄明白,他到底是怎样发现问题的。”
“是吗,挺神秘的是不是?”我搓着双手问,“真是怪事。我很感激你把我与他拉在一起。‘研究人类最好的办法是研究具体的人’这道理你是知道的。”
“那你就好好研究研究吧”斯坦福说罢与我道别。“但是你会发现,他是块难啃的骨头。我敢担保,到头来他更了解你,你却不如他。再见。”
“再见。”我说罢迈步回自己的公寓,对自己这位新相识念念不忘。
二、演绎法
上次与福尔摩斯会面时他提到贝克街22lB号的一座房子.第二天我们如约去看那座房子。房子有两间舒适的卧房,一间又大又通风良好的独立客厅。厅内陈设讲究,两扇大窗子,光线非常充足,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房子的方方面面都令人满意,由我们两个人合租下来租金也适中,于是我们当场拍板成交,立刻租了下来。当天晚上我把东西从公寓搬了过来。第二天早晨夏洛克。福尔摩斯也运来了几只箱子和旅行包。此后一两天我们都忙着拆行李,整理布置。一切安排妥当后我俩逐渐安定下来,慢慢地适应了新环境。
其实夏洛克·福尔摩斯不是个难相处的人。他少言寡语,生活起居很有规律。晚上十点钟前就睡了,早晨我起床时他早已吃过早饭出去了。白天有时他待在化验室里,有时在解剖室,偶尔出去散散步,远远地跑到城里的贫民区去。他一旦来了劲,精力充沛,做起事来像个拼命三郎;有时完全不同,接连几天躺在客厅沙发上,从早到晚不言不语,寸步不动。遇到这种情况只见他眼神恍惚茫然,心不在焉。要不是他一向生活节制刻苦,真会让人怀疑,他是不是服了什么麻醉药了。
几个星期之后,我对他的为人和生活目标越来越感兴趣,好奇心也越来越浓。他的相貌和外表,看上一眼就引人注目。他身高六英尺以上,长得精瘦,因而越发显得颀长,他目光锐利,咄咄逼人——上文提到他处于恍惚状态时则另当别论。他生就一只细而长的鹰钩鼻子,给他平添了几分机警而果断的神态。他的下颚突出而方正,说明他办事坚定。他的双手虽然满是墨水和药品的污迹,但我经常注意到他使用那些易碎而精巧的仪器无不得心应手。这时候我往往在一旁观察。
倘若我承认,福尔摩斯已激起我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想方设法从这个寡言少语、从不谈论自己的人口中探出点什么来,诸位不会觉得我太爱多管闲事了吧。然而,且慢下结论,先不妨设想一下我的处境:殊不知我过的是漫无目标的日子,活动范围又这么狭小。由于健康原因,除非天气特别宜人,我是不随便外出的。而且又没有亲朋好友来往,生活自然单调乏味——处于这种环境中,我自然对自己的这位伙伴小小神秘之处特别感兴趣,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试图揭穿他的秘密上。
他并非志在研究医学,有一次我问他,他亲口证实了斯坦福是说对了。他似乎并不是为取得什么学位而钻研学问,也不像存心去扣学术大门,然而他对某些学科的热情异乎寻常,在某些古怪的知识领域学识非常渊博精深,一些见解令我惊诧不已。事实上,一个人倘若没有明确的目标,肯定不会孜孜不倦地工作以获得缜密的资料。但凡漫无目标阅读的人,他们的学识往往是零乱无序的倘若不是为了正当的理由,谁也不会在细枝末节上苦下功夫。
他知识丰富,同时又非常贫乏。他对现代文学、哲学和政治学近于无知,当我提到托马斯·卡莱尔,他居然问我,那是个怎样的人,干什么的。但是最使我不可置信的是,有一次我无意问得知他对哥白尼的理论和太阳系的构成竞一无所知。我们这些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文明人,哪个不知道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在我的眼中,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不可理喻。(P8-9)
和柯南·道尔所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相比,没有任何侦探小说曾享有这么大的声誉。
——毛姆
《福尔摩斯探案集》是侦探小说史上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广大读者的喜爱就是最好的证明。
——丁欣
本书作者阿瑟·柯南道尔1859年5月22日出生于英国北部城市,苏格兰首府爱丁堡,9岁时就进入耶稣预备学校学习,1875年他离开学校时已经对天主教产生厌恶情绪,而成为一名不可知论者。1876年至1881年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毕业后作为一名随船医生前往西非海岸,1882年回国后在普利茅斯开业行医。在此期间柯南道尔开始写作。柯南道尔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发表在《1887年比顿圣诞年刊》的侦探小说《血字研究》,该部小说的主角就是之后名声大噪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1890年柯南道尔到维也纳学习眼科,一年之后回到伦敦成为一名眼科医生,这使得他有更多时间写作。19世纪末英国在南非的布尔战争遭到了全世界的谴责,柯南道尔为此写了一本名为《在南非的战争:起因与行为》(The War in South Africa:ItsCause and Conduct)的小册子,为英国辩护。这本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行,有很大影响。柯南道尔相信正是由于这本书使他在1902年被封为爵士。20世纪初柯南道尔两次参选国会议员,都没有当选。到晚年时柯南道尔开始相信唯灵论,甚至还曾以此为主题写过好几部小说。阿瑟·柯南道尔在公元1930年7月7日去世。
古今中外描写与形形色色犯罪活动斗争的文学作品中,柯南道尔创作的探案小说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历经百年时间考验,至今仍为世界各地读者争相传诵,在外国大众文学史上实属罕见。福尔摩斯这个口衔烟斗、神态严肃、行动诡秘、神通广大的英格兰大侦探已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人们几乎忘了他只是个作家笔下的虚构形象,而把他视为实有其人的英雄,崇拜备至。英国有“福尔摩斯协会”,他所“居住工作”过的伦敦贝克街221B号房子成为历史名胜。每年都有福尔摩斯迷前来凭吊。当年柯南道尔中途颇有倦意,决心停止福尔摩斯系列写作,“狠心”让主人公惨死飞流,竟引起读者强烈抗议。众怒难犯,柯南道尔被迫让福尔摩斯死而复生,重展当年雄风,为民除害。凡此种种,不难看出福尔摩斯探案作品影响之深,魅力之强。
柯南道尔的作品之所以拥有那么广泛的读者群,不仅以怪诞离奇的故事取胜,而且得力于作者苦心经营、塑造出一个焕发出智慧之光、才思敏捷、冷静果断、善恶分明的私家侦探福尔摩斯的形象。
福尔摩斯是当年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名侦探,在与犯罪分子斗争中,不管案情有多复杂,也不管他的处境多险恶,他总能逢凶化吉,所向披靡。他不费一枪一弹,克敌制胜的法宝便是他身上那非凡的智慧。他说过:“我这脑子会使我名扬四海。从来没有人像我一样在侦破罪案上既具天赋,又进行过大量研究。”一语道破了他成功的秘诀。他凭着自己独特的推理手法解难释疑、破案擒敌。他的过人之处在于善于从一些为常人所忽略的蛛丝马迹中找到合理有用的线索,得出正确的结论。他不但谙熟常人常态下的心理活动、行为规律、生活习惯,也摸透反常人物的病态行为,特殊环境下人物的特殊心理和反常行为方式。
福尔摩斯所掌握的这套推理方法自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的出类拔萃、料事如神完全得力于他对知识的渴求,对各种技术的精心研究和平日的苦心自我训练。他时时刻刻不放过对各类人和事的心态、衣着、行动的细致入微的观察,重视经验的积累。他可以凭着一撮烟灰知道凶手的身份,根据步距推断对方的身高,乃至年龄,一瞥之下就能大体说出人家的某段经历……说来神乎其神,一经点破,便觉合情合理。
福尔摩斯并非孤胆英雄。虽说他瞧不起刑事部里的一班警察,但实际行动中往往依仗警力,更尊重法律程序;他调动街头流浪儿、店铺小厮为自己刺探情报,通风报信。华生更是他须臾不离的助手。他沉默寡言,喜怒无常,似乎是个冷酷之人。其实他是位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现实中人。他酷爱音乐,拉得一手好提琴。得意之时他高谈阔论;忘形之余竟跟一本正经的老爵爷大开玩笑……小说中这类描写虽然意在调剂气氛,为紧张的故事平添几分轻松乐趣,也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福尔摩斯探案故事对大多数读者来说,目的自然不是仿效福尔摩斯具体的破案手法,而是从中吸取智慧,开拓眼界,认识人生,学习观察事物和处理难题的思路,以提高自己艺术欣赏水平和精神境界。
柯南·道尔一共写了60个关于福尔摩斯的故事,56个短篇和4个中篇小说。这些故事在40年间陆陆续续在《海滨杂志》上发表。故事的主要发生在1878年到1907年间,最晚的一个故事是以1914年为背景。这些故事中两个是以福尔摩斯第一口吻写成,还有2个以第三人称写成,其余都是华生的叙述。
柯南道尔除了福尔摩斯探案系列外,还写过《伟大的布尔战争》、《失落的世界》、《新启示》、《地球病叫一声》、《修道院公学马拉库特深渊》等历史传记、诗歌、剧本、政论。
在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中,最为人所乐道的是他的四个中篇故事:《血字研究》、《四签名》、《巴斯克维尔的魔犬》和《恐怖谷》。《血字研究》是柯南道尔整个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第一篇,几乎为此后的故事定下了基调,颇具提纲挈领作用。《四签名》是柯南道尔继《血字研究》之后创作的第二篇中篇推理小说,仍以夏洛克·福尔摩斯为主角。故事发生在1887至1888年之间。讲述了梅丽。摩斯坦在父失踪后,每年都会收到一个匿名包裹,原来其中牵涉到一个密谋。小说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活动进行了客观的揭露和反映。作品一经问世便大获成功。与此同时,作者也因之声名鹊起。
《巴斯克维尔魔犬》被认为是福尔摩斯探案中的精品,文中所营造的神秘氛围、所布下的种种悬念和人物飘忽不定、矛盾复杂的心态相互辉映,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恐怖谷》说的是伯尔斯通庄园一位有钱绅士道格拉斯被人杀害。福尔摩斯来到现场进行了相关勘察,发现这起案件有很多奇怪的地方。最后得出了道格拉斯并没有死亡而是躲藏在堡内的结论。原来道格拉斯原是一名叫爱德伍兹的优秀的侦探,为彻底铲除罪大恶极的“死酷党”,他深入该组织,将恶徒一网打尽,逮捕了大部分成员,但仍有一部分恶徒出狱后想置他于死地,远至欧洲追杀隐名埋姓的爱德伍兹。化名道格拉斯的爱德伍兹最后杀死前来行凶的凶手,并将伪装成自己已被杀害的样子来保护自己的安全。《恐怖谷》情节复杂,波澜起伏,不失优秀的破案故事。
福尔摩斯的其他短篇涉及当时英国各阶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凡道德、犯罪及殖民问题无不有所或详或略的反映,情节扑朔迷离、紧张诡异,行文轻松幽默,又不见一般破案作品之浓重的血腥味,更是此书之一大特色,读来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这怕是该书经久不衰的一大诀窍吧。
译者2014年11月于浙江大学
英国作家柯南·道尔爵士(1859—1930)塑造的福尔摩斯早已超越了他的时代、国籍甚至他的作者,成为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永远不老、不朽的神探形象,甚至成了一个通用名词。柯南·道尔著,姚锦镕、涂小榕译的《福尔摩斯探案精选(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以柯南·道尔爵士生前亲自选出的十几篇“最佳”作品为基础,另精选各具特色的数篇侦探佳作共21篇,辑为《福尔摩斯探案精选》,并配以精美的原版插图,一册在手,可以一览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的精华,值得收藏鉴赏。
柯南·道尔著,姚锦镕、涂小榕译的《福尔摩斯探案精选(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精)/中译经典文库》之所以拥有那么广泛的读者群,不仅以怪诞离奇的故事取胜,而且得力于作者苦心经营、塑造出一个焕发出智慧之光、才思敏捷、冷静果断、善恶分明的私家侦探福尔摩斯的形象。
阅读福尔摩斯探案故事对大多数读者来说,目的自然不是仿效福尔摩斯具体的破案手法,而是从中吸取智慧,开拓眼界,认识人生,学习观察事物和处理难题的思路,以提高自己艺术欣赏水平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