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865年3月23日下午4点,辽阔的太平洋上空传来一阵喊声:
“我们还在上升吗?”
“不,我们正在往下掉!”
“把所有重东西都扔下去!所有!”
一只氢气球正快速掠过天空,气球下边的吊篮里坐着五个人。暴风已经刮了五天,他们早就迷失了方向,连最有用的东西都扔掉了。
3月24日清晨,风暴减弱了,可是气球却又在下降了。乘客们知道,氢气已经不足了。下面没有大陆,甚至连一个小岛、一艘船都没有。如果在天黑之前还找不到陆地,他们必定会葬身大海。
“还有什么可扔的吗?……吊篮!”
吊篮很快掉了下去,五位乘客爬上了气球网。气球急剧上升起来,但没过多久又开始下降。
下午4点钟,突然响起一阵狗吠,原来他们还带着一只狗!
“陆地!”
前面的确出现了一片陆地,不过距离可不近,气球还能坚持吗?巨大的浪花都好几次碰到网的下部了。半小时后,乘客们已经有半截身子都浸在了海里。
这时,气球在一个巨浪的拍打下,竟一下子飘升起来,并在两分钟后降落在沙滩上。乘客们忙脱身出来,气球又被风吹起来消失在空中。
气球上原本有五个人和一只狗,现在却只有四个人了。他们发觉少了一个伙伴,马上大声喊:
“我们去救他!”
第二章
这几个被飓风抛掷在海岸上的人,根本不是什么飞行员,而是一群战俘。在可怕的南北战争期间,他们被南军俘虏,困在南方的要塞里士满。
这些被俘的人中,最出色的一位就是赛勒斯·史密斯。他是一名工程师,约有45岁。他见多识广,在任何紧要关头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心。战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是记者吉丁·史佩莱。他和赛勒斯·史密斯一见如故,都想早点逃出里士满。
在此期间,史密斯意外地遇到了以前的仆人纳布。他是一个黑人奴隶,大约30岁。史密斯早就给了他自由,但他并不愿意离开主人。他听到主人被俘的消息后,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了里士满。
里士满正被北军包围着。俘虏们想要逃离,里士满的地方长官也一样迫切希望冲出重围。为此,他命人造了一只氢气球,打算派人乘坐气球越过包围线。
气球预计在3月18日起航,可那天却刮起了大风暴。他们只好延期动身,把氢气球放在了里士满大广场上。
3月20日,工程师赛勒斯·史密斯在大街上被一个名叫潘克洛夫的水手叫住了。潘克洛夫年龄在35到40岁之间,是北美人。他体格健壮,曾航遍各大洋,参加过一切可能和几乎不可能的探险。年初的时候,潘克洛夫有事到里士满来,却不幸被困在了城里。他身边还带着一个15岁的男孩,名叫赫伯特,是一个孤儿。
潘克洛夫早就听说过工程师的大名,因此直截了当地说:“史密斯先生,你打算逃跑吗?”
工程师用敏锐的眼光打量着水手,很快就确信了对方是个诚实的人。
“你是谁?”
潘克洛夫做了自我介绍。
“你打算用什么办法逃跑?”
“用那只气球……”
水手的话还没说完,工程师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把他带到自己的住处,在那里,水手说出了他的计划。其实很简单,他们只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实施就行。这个计划是可行的,夜间虽然有岗哨,他们还是可以走近气球,潜入吊篮,然后割断系住吊篮的绳索。
晚上9点半,五个俘虏在吊篮旁边会合了。他们没说一句话,史密斯、史佩莱、纳布和赫伯特在吊篮里坐下来,潘克洛夫把压载物一一解开。现在,系着气球的就只剩下一根钢缆了。
这时,突然有一只狗跳到了吊篮里,原来是工程师的爱犬托普。
“可怜的畜生!就多它一个吧!”潘克洛夫一边说,一边解开了钢缆,气球很快就向上升去。
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在3月24日那天,这五个人有四个被抛弃在一处荒凉的海岸上,一个人丢失了!而这个丢失的人,就是工程师史密斯!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