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湖名人/西湖天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西湖天下"丛书编辑部 编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光绪十七年(1891年),章太炎入杭州诂经精舍,师从俞樾、谭献等著名学者。潜心文字声韵训诂之学,初步确立对“吟、古文”界线的认识,著有《膏兰室札记》、《春秋左传读》等论著,名声始显。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章太炎曾为强学会捐款,与康有为、梁启超通信。又到上海任《时务报》主笔。1897年,他与宋恕、陈虬、陈黻宸等,在杭州发起创立“兴浙会”,这是第一个以振兴浙江作为奋斗目标的带有政治性的学术团体,也是面向全国,甚至瞩目世界的社团,标志着近代浙江知识分子的新觉醒,显示出要求振奋民族精神、改变乡土怯弱贫困的愿望与气魄。章太炎还专门写了《兴浙会序》、《兴浙会章程》,鼓吹其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章太炎遭通缉,避地台湾,次年东渡日本,后返回上海参与《亚东时报》编务工作。此时章太炎的排满观和古文经立场日益明确,在苏州出版了其著作《煊书》的第一版(木刻本)。当时主宰章太炎的仍是维新变法的改良思想。

1900年义和团事件发生后,晚清趋新的士大夫严复、汪康年、唐才常等在上海组织“中国议会”以挽救时局,章太炎应邀参加。在会上,章太炎主张驱逐满、蒙代表,并割辫明志。1902年3月,章太炎在日本举行“中夏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对康有为君主立宪的种种理论表示愤慨,作《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斥光绪帝为“载溉小丑”,号召革命:“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同时通过日本的中介,接触到西方哲学、社会学、文字学等领域的学术著作,后重新改定《九盍书》(即《煊书重订本》),并有撰写《中国通史》的计划,与梁启超同为现代中国“新史学”的奠基者。

1903年,他从日本回国,居住上海爱国学社,与章士钊、张继、邹容盟为兄弟,矢志推翻清廷。邹容作《革命军》一书,章太炎亲自修改,并为作序。邹容的《革命军》一书,高呼反清革命,倡导建立中华共和国。该书传诵一时,引起清廷的深忌,于是要逮捕章太炎与邹容,处以死刑,因为租界外国人未肯引渡,罚囚西牢三年。徐锡麟、陶成章为他奔走营救。1905#:,章太炎出狱后,孙中山派代表迎至日本。同时,孙中山将兴中会、黄兴的华兴会、章太炎的光复会合并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三民主义为宗旨,进行革命工作。1906年,章太炎加人中国同盟会,并担任《民报》总编辑人和总发行人,就要不要推翻清廷的暴力革命、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要不要进行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的社会革命三大问题,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主义者展开了激烈的论战,“所向披靡,令人神往”。在此期间,章太炎主张“以国粹激励种性”,“以宗教发起热情”,其《民报》上的文字,乃是以佛理说革命,主张“革命之道德”。撰有《中华民国解》,为“中华民国”国号的创始者。又参与此期间兴起的国粹主义运动,自1905年起,在《国粹学报》上发表若干学术文字,并在东京开设国学讲习班,致力于教授国学,“宏奖光复,不废讲学”。

此后,章太炎因与孙中山等在《民报》上观点之不合,于是由提倡光复转人专心论学,著有《文始》、《新方言》、《国故论衡》、《齐物论释》等。其中《国故论衡》为近代学术史上有数之巨制,开辟了汉语言文字学、经学、文学及哲学心理学的现代化研究的先河。1909年又编有《教育今语杂志》,撰写若干白话述学著作,以普及学术。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独立。11月,章太炎从日本回国,与江苏都督程德全联合发起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12月又手定《中华民国联合会章程》,极力主张消除革命派内部的纷争。袁世凯上台后,召章太炎到北京任国史馆馆长,并赠以大勋章,这在当时是最高荣誉。后来委任章太炎为东三省筹边使。章太炎在长春撰写《东三省实业计划书》,希望开发东北,巩固边疆。但他的计划得不到当局的支持,宋教仁的被刺,更使他对袁世凯失去信心。1913年6月23日,章太炎辞去筹边使的职务,并决心反袁,想通过合法的途径迫使袁世凯下台。’

1913年3月章太炎由上海往北京,欲与袁世凯说理,袁不见,章乃以大勋章作扇坠,至新华门大骂,因而遭到软禁,并被拘留在北京龙泉寺。袁世凯意欲称帝,民国终遭篡夺,章太炎在监所里悲愤绝食,疾病深重,由长女随侍。长女忧虑父亲,竞先自缢死,这对章太炎又是一个沉重打击,身体更加不支。此事传闻出去,激起义质,舆论哗然。被袁囚禁时期,章太炎犹为吴承仕等人讲学不辍,后集为《蓟汉微言》。此期间再次修订《馗书》,改题《检论》,又集其著作为《章氏丛书》。1916年6月5日袁世凯死,16日章太炎获释。针对孔教会提议设孔教为国教,发表《驳建立孔教议》,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P28-30

后记

西湖是一幅水光潋滟、山色空漾的美丽画卷,是一首人文荟萃、底蕴深厚的诗歌。在近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发展影响下,西湖山水与堤岛、桥涵、亭台、楼阁等多种人工作品交融渗透,共同构成了西湖景观山水优美、人文荟萃、内涵丰富的显著价值。“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更是西湖走向世界的一个良好契机。

在此背景下,我们推出了这套“西湖天下”丛书,以西湖景观为主体,立足西湖“申遗”彰显的“文化名湖”理念,把西湖自然山水、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题名景观“西湖十景”、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这六大“申遗”要素统摄于丛书中,希望让读者全方位地认识西湖,了解西湖。

《西湖名人》作为分册之一,主要介绍与西湖紧密相连的历代文化名人。西湖是“文化名湖”,亦是闻名世界的文化景观,而其中最鲜活生动的文化形象和文化记忆,便是一位位与西湖紧密相连的历代名人。在他们中间,有炼丹祖师葛洪,经学大师俞樾,教育大家竺可桢等学术名家;有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巾帼英雄秋瑾等仁人志士;有“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白居易,以“梅妻鹤子”闲适自乐的林逋,两度与西湖结缘吟下千古名句的苏东坡等文人墨客;还有巧笔画西湖的夏硅,诗书画印四绝著称的吴昌硕,“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法师等艺术巨擘。跟随这些文化名人的足迹,我们便能体会到袁枚所谓“人间始觉重西湖”的深意。

成书过程中,编辑部全体成员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从选题的论证,到框架的厘定,无不反复斟酌,精益求精。众多摄影家精选多年来的佳作,为本书增色,更冒着炎夏的酷暑补拍相关图片,在此谨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我社曾出版的《西湖名人》等相关图书。同时广泛参阅文史资料,考订各人生平,厘清人物事迹,概览所列名人的结集文存、年谱评传。由于编者水平谫陋,复以查找困难,书中难免疏漏讹误之处,敬请方家、读者批评指教,以待日后修正完善。

编者

目录

第一章 学术名家

 葛洪

 田汝成

 阮元

 俞樾

 章太炎

 经亨颐

 张宗祥

 马寅初

 马一浮

 竺可桢

第二章 仁人志士

 钱锣

 牛皋

 岳飞

 济公

 于谦

 杨孟瑛

 张煌言

 胡雪岩

 秋瑾

 陶成章

第三章 文人墨客

 白居易

 林逋

 苏轼

 陆游

 李渔

 洪异

 袁枚

 陈端生

 龚自珍

 郁达夫

第四章 艺术巨擘

 夏硅

 陈洪绶

 吴昌硕

 黄宾虹

 弘一大师

 盖叫天

 潘天寿

 沙孟海

 林风眠

 唐云

序言

“西湖”,再普通不过的两个字,但是只要一提起,很多人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各种美丽的画面,也许不尽相同,但大多离不开“可亲可近的山水”这样一个总体形象,而非仅仅停留于字面之意。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时候,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它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时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世人的直观感受和专家委员会的认定出奇地一致。

作为一个自然与文化兼备的名湖,西湖并没有高高在上,而是以敞开的胸怀,迎接着万千游客,自2002年以来,就以免费的方式向世人开放。四季更迭,这里总是美景无限。春有如烟绿柳,碧桃相问;夏有万亩荷叶田田;秋有i潭印月、似火红叶;冬有红梅疏影横斜。在这个湖边,有过达官贵人的纸醉金迷,有过文人雅士的丹青吟咏,有过志士仁人的碧血衷肠,有过奸佞小人的负国奇耻。所以,同一个总体形象下的西湖,却有着丰富的侧面,“面面有情”。

西湖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漾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山围湖、湖映山,“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格局中,还有长堤卧波以及岛屿镶嵌,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雷峰夕照,等等,“西湖十景”让来此旅游的人流连忘返。西湖有悠久的名人文化。白居易、苏东坡疏浚西湖,铸就美丽的长堤。林逋隐居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岳飞精忠报国,长眠于湖畔。秋瑾巾帼不让须眉,革命一生,埋骨西泠。所有这些,让喜好西湖人文的客人,忍不住去追寻。西湖还有深厚的佛道文化。始创于东晋的江南名刹灵隐寺,庙宇恢宏,影响深远。环境清幽的三天竺,谷深林幽,岩壑奇绝。紧临湖畔的净慈寺,南屏拥其后,雷峰立于前,晚钟悠悠。栖居葛岭的抱朴道院,香火缭绕,于此俯瞰西湖,波光潋滟。众多的寺庙、道观,让来此祈祷进香的信众一一寻觅。所以,西湖有赏不完的景,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正因为如此,关于西湖的著述浩如烟海,无论是深入的研究性著作还是浅显的旅游导游词,都层出不穷。作为西湖申遗成功之后最新推出的丛书,“西湖天下”丛书不求最全、不求最深,却希望以通俗明了、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出一个自然与人文并重的丰饶之湖。丛书共分《西湖山水》、《西湖名人》、《西湖风物》等十本分册,西湖的自然山水、名人故事、经典诗文、亭台楼阁、特色风物、昔日影踪,在这里都有着清晰的展现。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雨雪,一张张精美的照片,留住了西湖扣人心弦的刹那,它们与通俗畅晓的文字相得益彰。也许读完这些书,不能像旅游攻略那样,告诉你哪里住得好、哪里吃得好、哪里玩得好,但是关于西湖的ljJ、水、亭、阁、塔、桥、堤、岛,会让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西湖之旅变得丰盈而有质感。  一千多年前,著名诗人自居易在离开杭州之后,曾用《忆江南》词来描绘西湖之美,并表达出重游的愿望:“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也许,当你游过西湖,阅读过“西湖天下”丛书,会觉得一次真的不够。“西湖天下”丛书编辑部

2011年8月

内容推荐

由西湖天下丛书编辑部编著的《西湖名人》作为分册之一,主要介绍与西湖紧密相连的历代文化名人。西湖是“文化名湖”,亦是闻名世界的文化景观,而其中最鲜活生动的文化形象和文化记忆,便是一位位与西湖紧密相连的历代名人。在他们中间,有炼丹祖师葛洪,经学大师俞樾,教育大家竺可桢等学术名家;有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清白在人间的于谦,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巾帼英雄秋瑾等仁人志士;有“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的白居易,以“梅妻鹤子”闲适自乐的林逋,两度与西湖结缘吟下千古名句的苏东坡等文人墨客;还有巧笔画西湖的夏硅,诗书画印四绝著称的吴昌硕,“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法师等艺术巨擘。跟随这些文化名人的足迹,我们便能体会到袁枚所谓“人间始觉重西湖”的深意。

编辑推荐

由西湖天下丛书编辑部编著的《西湖名人》里的“西湖”,再普通不过的两个字,但是只要一提起,很多人的脑海里便浮现出各种美丽的画面,也许不尽相同,但大多离不开“可亲可近的山水”这样一个总体形象,而非仅仅停留于字面之意。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时候,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它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时至今日,其核心要素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世人的直观感受和专家委员会的认定出奇地一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7: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