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隋欣,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水电可持续发展中心)教授。2004年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7-2010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和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4月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分析与评价、公共政策分析。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3篇,出版独著1部(科学出版社,32万字),参编专著1部,获得授权国家1项, 2012年获得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目录 前言 章绪论 1.1我国水电的地位和作用 1.2可持续发展概念与评价 1.3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1.4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第2章中国水电可持续评价理论框架 2.1水电的效益及影响 2.2水电发展潜在目标冲突与协调 2.3水电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内涵 2.4水电可持续发展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第3章中国水电可持续评价技术方法 3.1评价框架 3.2评价指标 3.3评价标准 3.4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章乌江梯级管理可持续评价 4.1乌江水电开发概况 4.2乌江公司发展历程 4.3乌江公司经营管理 4.4乌江梯级水电站建设管理模式 4.5乌江梯级水电站集中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第5章乌江水电社会经济可持续评价 5.1乌江水电管理经验的经济效益 5.2乌江水电梯级开发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5.3典型电站社会可持续评价 5.4典型电站移民可持续评价 5.5流域尺度社会可持续评价 参考文献 第6章乌江水电环境可持续评价 6.1乌江梯级水电站影响及保护 6.2乌江梯级水电站碳减排效益评估 6.3乌江水电梯级开发生态损益评估 参考文献 第7章乌江水电可持续综合评价 7.1结果 7.2讨论 参考文献 第8章结论与展望 8.1主要结论 8.2政策建议 8.3研究展望 内容推荐 本书以有关科研成果为基本素材,借鉴国际水电可持续发展相关规范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全球和流域/区域两个尺度,阐述了水电的效益及影响;针对我国水电行业特点,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水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指导原则,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