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1898~1934)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笔名庐隐,有隐去庐山真面目的意思。她是我国五四时期有名的女作家,与有名作家冰心、林徽因齐名,誉为“福州三大才女”。
1903年父亲去世后,庐隐到北京舅舅家居住。1909年,她入教会办的慕贞书院小学部,开始信仰基督教。1911年,她在大哥的帮助下,靠前次开始练习作短文,由于她很用功,很终考上了高小。1912年,她考入女子师范学校。1917年,她毕业后在北平公立女子中学、安徽安庆小学及河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19年,她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国文系。
1921年,庐隐加入文学研究会。1922年,她大学毕业后到安徽宣城中学任教,半年后,她回到北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国文。1926年,她到上海大夏大学教书。1927年,她担任北京市立女子靠前中学校长。
在随后的几年间,庐隐的母亲、丈夫、哥哥和挚友有名女作家石评梅先后逝世,她的悲哀情绪浸透在这个时期作品集《灵海潮汐》和《曼丽》之中。1930年,她与李唯建结婚,婚后网他们一度在东京居住。1931年起,她担任上海工部局女子中学国文教师。1934年,36岁的她因临盆难产而死于上海大华医院。
在五四运动时期,庐隐是一个活跃分子。她带着“社会运动”的热情跨进了文坛大门。那时候,她写作了《新村底理想与人生底价值》之后,又陆续写了《一封信》《两个小学生》《灵魂可以卖吗》等作品,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呈现出封建社会及军阀统治下底层民众的悲惨遭遇,同时还写了像《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这样有关妇女解放问题的文章。不久之后,庐隐的笔锋转向“自叙传”的性质,她开始写自己,写爱人,写朋友,都是现实主义的,因为它们反映了社会的一个侧影,是真实的现实。在她《地上的乐园》这个作品中,较多地反映了她的人生观。1927年,她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曼丽》,是她认为“从颓唐中振起来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