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主要侧重于反映2015年度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与体系建设的新进展。与《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2、2013、2014、2015)》相类似,考虑到食品安全具有动态演化的特征,为了较为系统、全面、深入地描述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变化发展、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支撑能力与食品安全风险共治体系建设状况。《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6》在结构的安排上力求相对固定,上篇由6章构成,反映年度的食品安全状况,主要以2006年为起点在10年的时间跨度内,从食用农产品生产、食品加工制造、食品流通、进出口食品安全性等四个不同的维度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中篇由6章构成,反映年度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法制建设、食品科学技术、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等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的新进展;下篇是年度关注,聚焦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反映政府、社会(公众)、市场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现实状况,下篇也由6章构成。今年的《报告》约18章。 作者简介 吴林海,男,1962年9月出生,汉族,江苏江阴市人。1986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双博士后。江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重点培育资助的系列社会发展报告之一)研究团队召集人。 目录 导论 一、研究主线与视角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研究时段与研究方法 四、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 章2015年中国主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市场供应与数量安全 一、主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 二、粮食与主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态势 第二章2015年中国主要食用农产品安全质量状况与监管体系建设 一、基于例行监测数据的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进展 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强化农业生产使用的农用化学品的质量监管 第三章2015年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市场供应与结构转型 一、食品工业发展状况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二、食品工业行业结构与区域布局 三、食品工业的供给侧改革:与美国技术创新投入的比较 四、食品工业的结构转型:基于绿色化的视角 五、食品工业的总体发展及未来趋势 第四章2015年中国食品加工制造环节的质量安全状况 一、2015年加工制造环节食品质量国家抽查状况 二、不同年度同一食品品种样品抽检合格率比较 三、影响加工制造环节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 四、需要重点关注具有较大安全风险的主要食品品种 第五章2015年中国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与城乡居民食品消费行为 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专项执法检查 二、流通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应对处置 三、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 四、城乡居民食品购买与餐饮消费行为 五、监管改革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现实问题与反思 第六章2015年中国进口食品贸易与质量安全性的考察 一、进口食品贸易的基本特征 二、具有安全风险的进口食品的批次与来源地 三、不合格进口食品主要原因的分析考察 四、进口食品接触产品的质量状况 五、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第七章2015年主流网络媒体报道的中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研究 一、2015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分布状况 二、2015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涉及的食品种类与数量 三、2015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空间分布与事件特点 四、2006-2015年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分析与治理路径 第八章基于熵权Fuzzy-AHP法的2006-2016年间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一、研究方法 二、评价指标体系 三、熵权Fuzzy-AHP基本理论及决策步骤 四、风险评估及结果分析 五、主要结论 第九章2015年度中国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状况的评价 一、调查说明与受访者特征 二、受访者的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与未来信心 三、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风险与受访者的担忧度 四、食品安全风险成因判断与对政府监管力度的满意度 五、2005年以来的食品安全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