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出版经济学研究(精)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陈昕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陈昕,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副,《辞海》副主编,《汉语大词典》副主编,编审职称。曾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香港三联书店总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兼总裁。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策划、编辑了《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学术思潮译丛》《世纪人文系列丛书》等30多套丛书,共计3000多种图书。著有《编匠心集》《中国图书业经济分析》《消费经济学批判》《WTO与中国出版》《中国出版产业论稿》《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美国数字出版考察报告》《中国图书定价制度研究》《出版忆往》《书之重,评之轻》《出版经济学文稿》等11部著作,并在《经济研究》《人民日报》《读书》等数十家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及文章100多篇。曾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很好出版人物、新中国60年百名很好出版人物和中国百名很好出版企业家等称号。入选中宣部首批“四个一批”人才、中组部专家库成员、新闻出版总署首批全国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序一 出版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林毅夫

序二 三位一体的出版家陈昕/袁志刚

第一篇 中国图书出版业经济分析

 第1章 中国图书出版业: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1.1 中国图书市场的现状及基本判断

1.2 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特点

1.3 中国图书市场性质发生转变的前提条件

1.4 通货膨胀及其对中国图书市场的影响

1.5 中国图书市场的未来走向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2章 中国图书价格管制:从严紧趋向宽松

2.1 成本与定价方式对小印数图书市场成长的影响

2.2 图书价格管制:从分类管制转向最高限价管制

 第3章 中国图书市场:短期竞争的展开与长期竞争的不足

3.1 问题的提出

3.2 中国图书市场竞争的缺陷及其症结

3.3 图书销售代理制:深化竞争可供选择的方向

 第4章 中国图书出版业:信息搜寻费用的转移与潜在图书市场的开发

4.1 开发潜在图书市场问题的提出

4.2 图书信息搜寻费用的归属对图书销售潜力的影响

4.3 两种降低信息搜寻成本的创新

 第5章 新华书店: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瓶颈

5.1 新华书店成为矛盾焦点的原因

5.2 解决矛盾的可行途径

 第6章 中国图书市场发展的背景及国际比较

6.1 中国图书市场发展的基本状况

6.2 影响中国图书市场规模的若干主要因素

6.3 对中国图书市场长期发展的若干意见

 附录 论中国出版业的买方市场及其他——求教于王益同志

第二篇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阶段研究(1978—2005)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框架

1.3 学术界对出版产业研究的进展情况

 第2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经济学分析

2.1 图书商品性质的经济学分析

2.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特性的经济学分析

 第3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阶段性分析

3.1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超常规增长阶段:1978—1985年

3.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调整与徘徊阶段:1986—1994年

3.3 对调整与徘徊阶段的进一步分析

3.4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新的增长阶段:1995年至今

 第4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4.1 关于现阶段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整体发展的基本判断——对滞胀论的一种回应

4.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未来的发展

第三篇 中国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

 引言

 第1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

1.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矛盾

1.3 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

1.4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面临的挑战

1.5 粗放型增长难以为继,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第2章 发达国家出版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及比较

2.1 美国和欧洲的出版产业

2.2 日本的出版业

2.3 比较与体会

 第3章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内容及路径

3.1 产业融合对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

3.2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内容及路径

3.3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新的商业模式的基本特点

3.4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附录 出版企业的使命追求与经营之道

第四篇 中国图书定价制度研究

 引言

 第1章 图书定价的经济学分析

1.1 图书商品的经济属性分析

1.2 对图书垄断性的再考察

1.3 图书定价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1.4 图书定价的不同模式:欧美国家的经验

 第2章 如何看待中国图书价格不断走高的事实

2.1 中国图书定价制度和价格水平演化的历史进程——实证分析

2.2 如何看待中国图书价格不断走高的事实——产业外视角

2.3 如何看待中国图书价格不断走高的事实——产业内视角

第五篇 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出版社转型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引言

 第1章 传统出版社转型发展的必然性

1.1 出版产业链分析

1.2 出版主体差异性分析

1.3 经济学模型分析

 第2章 传统出版社转型发展的方向或路径

2.1 特色化发展方向

2.2 规模化发展方向

2.3 融合发展方向

 第3章 中国传统出版社转型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3.1 转型发展的关键:从图书市场转到阅读市场

3.2 转型发展的核心:内容创新和内容提供

3.3 转型发展的策略:版权经营和价值链延伸

3.4 转型发展的保障:技术进步和市场环境改善

 附录1 网上书店对地面书店和传统出版社的影响

 附录2 电子书对纸质书的替代效应

 附录3 传统出版社面对电子书的矛盾选择

后记

内容推荐

《出版经济学研究》作者陈昕以全国图书出版业为背景,以上海图书市场为重点,运用纸张供给、印刷厂的生产能力、产品库存、人均书报费在城镇居民家庭日常消费总额中的比重等可量化的指标,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中国图书出版业从1986年开始陷入衰退的根本原因作了深入探讨。运用现代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了图书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主要特征,以及图书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和超必需品对图书市场的影响机理,考察了通货膨胀对中国图书市场的影响,讨论了中国图书市场的未来走向、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成本与定价方式对小印数图书市场成长的影响,探讨了图书价格管制对出版社定价行为和印数决策的影响。全面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图书发行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策,研究了影响中国图书市场规模的主要因素。运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总结出中国图书市场竞争的特点,并提出将图书销售代理制作为90年代深化图书市场竞争的重点。运用交易费用学说和信息经济学的方法,探讨了潜在图书市场的需求问题。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中国出版产业发展各阶段形成的内在机理作了系统分析,对进入21世纪后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到底是进入“滞胀”阶段还是仍处在新的增长阶段,以及图书出版产业长期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中国图书出版产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图书出版产业发展中显现的诸多矛盾,归纳了发达国家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图书出版产业转变增长方式的主要路径,还从产业融合理论入手,分析了出版产业的新规律。值得一提的是,陈昕先生还对中国图书定价制度作了深入研究。从图书价格入手,运用相关的经济学理论,探究图书商品价格形成的内在机制,总结了图书定价制度和价格水平演化的历史进程,回答了当前中国图书价格是否偏高这一大家关心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此外,还对数字网络环境下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发展作了经济学分析。通过建立图书供给需求模型,证明在数字网络环境下,数字出版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而传统出版的边际成本是一个大于零的固定值。陈昕先生的研究表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传统出版社很难与数字出版主体竞争,将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提出,牢牢把握出版业的核心功能,深入挖掘出版业的核心资源,充分利用数字网络技术重构出版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出版业务流程,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是传统出版社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7: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