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学生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社会治理课题组著的《学生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社会治理(基于上海的研究)》是由上海市分管市领导翁铁慧副市长领衔的课题组历时近四年的研究成果。立足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案例分析,对上海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现状、成因、法律与政策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剖析,并基于靠前外的优选经验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治理体系。本书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相关政策出台,将成为学校科学预防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指导用书。 目录 01研究背景 1.三个案例 2.课题背景 3.研究问题 4.研究方法 02文献综述 1.现状 2.预防 03理论视角 1.治理:直面转型的新挑战 2.自主性、多中心、协同;本书的核心概念 04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现实议题与治理挑战 1.学生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现状 2.事故的成因:可控的与不可控的 3.治理的挑战 05倡导新的风险观、安全观与治理观 1.治理困境的结构脉络 2.治理机制的创新:国内外经验 3.迈向新的风险观、安全观和治理观 06解读学生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法律议题 1.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2.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 3.纠纷处理的民事法律适用 4.学校过错的判断标准 5.自甘风险与学校免责的条件 07建构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体系 1.形成多方参与的、精细化的校园体育运动安全预控体系 2.确立四级伤害事故处理机制 3.建立三重保障机制 4.引入第三方介入校园运动伤害事故处理 5.完善校园体育运动伤害的法律保障 6.建立媒体策略小组引导社会舆论 7.优化学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响应的标准化流程 参考文献 附录1:徐汇区教育局课题报告 附录2:本课题调查问卷 附录3:本课题访谈提纲 附录4:关于学校对学生安全保障义务的性质 附录5:各国关于”校园事故责任属于过错责任”观点的法律论据 附录6:关于“公平责任”制度的缘起 附录7: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历史沿革 附录8:学校分担校园事故的损失并非司法判决必然之选的案例 附录9:校园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中的过错现象 附录10:“自甘风险”抗辩规则的运用与效力 附录11:学生校园体育运动伤害预防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