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向动物学习生存方式和生产技艺,这些内容也记载在司岗里神话中。它反映了早期人类的生存状况,以及在与自然进行作斗争的情景。
在早期人类的视野里,动物完全被神化了,它们具有超人的力量。例如,在菲律宾的芒扬人就有这样的神话:“很早以前,当时的人们生活富足,有很多动物和人生活在一起,但是人们对动物agkaparoy,就是说人们对取笑动物、对动物说脏话,agkaparoy的动物可能是狗、猫或者kulisap等等。所以天神Ambuwao发怒了,让天降暴雨,发起了大洪水来惩罚人们。”
这种神话的出现,与当时人类的智力低下和生产工具的极其简陋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人类往往会膜拜动物,相信它们更有捕捉食物的本领,也更容易生存下去。“关于动物的超人力量和智慧的观念,也许至今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但这种观念是普遍流行的,据说亚马孙河上游的红种人确实厌恶和鄙视动物,他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就像婆罗门对待贱民一样。但是许多北美的印第安部落认为动物是像人类一样结合为部落或社区的,它们行动如人类,但它们发挥超人的力量。事实上,亲自与土著居民打过交道的人类学家都毫不犹豫地说过,他们以动物作为神。斯基底·保尼人相信,地上的神力量仅次于天上的神,由动物的棚屋统治着。动物常在这些棚屋里集会,讨论赐给人们祸还是福。受地神宠爱的人常被召到这些棚屋来,授以人间神秘的技艺。它们特别是巫医,也常常是战士的保护神。”“卡拉巴尔的土著居民,使用一种象形文字,他们认为是狒狒把这种技艺传授给他们的祖先的。人们常常以为,动物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人们可能学会它,动物也懂得人的语言,每年有一个夜晚,它们用人类的语言说话。在施勒斯威格和霍尔斯坦国,人们相信,任何人如在圣诞节之夜到牛棚去,就可以听到公牛在交谈并预言,哪些人在明年圣诞节到来之前命定要死去;有时候听者可能在其中听到自己的名字。”
《司岗里的传说》:“他们在岩石里发现了铁神,所以有了导剃(一种生产工具)。风神、火神、松鼠神和地蚕神都来拿导剃敲岩石,但敲不坏。敲了以后导剃没有破。”(第190页)虽然文字不多,但它还是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人是从动物(松鼠、地蚕)那里学习到了如何使用生产工具。在神话里,动物并不是以现实里的自身形象出现的,而都披上了神秘的外衣。即使如此,依然还是可以从中透露出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的远古文化信息。
“我们人在司岗岩洞里看见很多(动物)来凿岩洞,有扫哈神、马大头鸟神用嘴啄岩洞,有老虎神、熊神来凿,但都凿不开。马鹿神、麋神、马神、骡神、水牛神、黄牛神、树神、麂子神、猴子神都来凿,个个都凿不开。黑猴神、猪神、狗神、鸡神、鸟神、老鼠神、固哈、花面狗神、鱼神、猫头鹰神、石头神都来凿,个个都凿不开。蚂蚁神、飞蚂蚁神、螃蟹神来凿也不行。各种都来试过了,还是凿不开……(神说)你不要自作聪明,这样做是不行的。又去要求利吉神和路安神,许多鸟都试了无效。慕依吉神告诉我们,让小米雀把长刀磨快,用黑线缠嘴,再去啄司岗,于是司岗就开了。”(第164页)
人在司岗洞里的时候,各种各样的鸟兽却来凿岩洞,帮助人类,这种看似本末倒置的叙述,所表达的原始含义是,动物行为往往是人类行为的先导,模仿动物来进行生活、居住的事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有巢氏的诞生,就是学习鸟类垒巢的办法来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最有力的证据。《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日‘有巢氏’。”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种“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而“构本为巢”的现象,在一些民族里就曾经出现过。例如,在潮热的马来半岛猛兽猖獗的地方,盛行着一种“树屋”,其屋离地面约10~15米,建筑在大树的低枝上,房屋是将树上的小枝条缚连末端然后拗曲而成,大树的树干上砍有许多缺口,人就由此攀爬上下。根据笔者的考察,南方干栏式建筑与这种树上居住形式有着一定的联系,或者也可以说,它是巢居方式的最终发展形式,而《司岗里的传说》正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这种巢居形式就是人类向鸟学习做巢的结果。
P49-51
徐华龙,1948年生,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笔名有文彦生、晓园客、林新乃等。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历任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长、靠前(日本)箸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俗语言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等。主要学术著作有:《国风与民俗研究》《中国歌谣心理学》《中国神话文化》《泛民俗学》《中国民间故事及其技巧研究》《箸史》《中国歌谣与心理研究》等。
中国的历史与民俗的关联相当密切,无论是史书、典籍还是各种文人创作都有民俗痕迹的存在,但过去研究文学的人很少顾及其中的民俗,而历史学的研究也不太注意这一个领域,是否可以将两者放在一个层面上进行分析,有意识地从民俗的角度来看那个时代的历史,或者从历史的眼光看待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场景,就与传统的历史学、民俗学有了不同。
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关注到这一块,如郭沫若、闻一多、孙作云等。在他们的著作里,展示了历史上的活生生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就是当时人们的饮食、居住、祭祀、服饰、婚姻、丧葬等一系列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内容。
我对这一领域的关心,是从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开始的。我的第一部著作《国风与民俗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版,并且得到一定的社会好评。记得此书出版不久,在苏州召开了一次吴歌会议。会上,有个文化局的领导干部就说:他刚刚看了一本有意思的书,把《诗经》里的歌谣与民俗联系在一起研究,这是过去没有看到过的,很有启发。会后,私下与他聊天的时候,才确定是说的我这一本书。
后来又开始关注先秦诸子关于民间文学的理论。当时基于两个想法,一是早期的思想家大都来自基层,有的虽然做了小官,与民间文化依然保持紧密接触:二是早期的各种思想论证与民间文化都是互相参照,相互印证的。于是大胆在这个领域尝试写了孔子、荀子、墨子等人与民间文学的文章,这些文章现在看来有点粗糙,当时还是引起一位民间文学专家的注意,他专门打电话要我将这些文章送去看看。一晃他早已退休,但是我的愿望还在进行中。
古典文学一直是我喜欢的对象,我是研究民俗学的,如何将两者联系在一起,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历代社会的人们生活,这是非常有趣的事情。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陆陆续续写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正好形成了一条民俗与文学嫁接的漫长历史,试图构建文学民俗史的基本框架,希望能够从纵向的历史长河里寻找出文学民俗史的发展轨迹。
如今有了这些文章,大致可以窥见文学中的民俗文化镜像。本想按照朝代一一加以研究,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杂事,难以潜心在这方面做更多的研究,只好就此打住。
本书的完成,几乎前后有近四十年的时间。收录文章,有的是旧作,也有的是新写的,其中大多数都是国内刊物上正式发表过的文章。如今看来,依然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为了保持历史面貌,就不再改动了。不足之处,希望指正。
最后,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由于各位编辑的认真工作,为拙作增添了不少光彩。特别要感谢钱方针老师,如果错过那天她的“慧眼”,或许机会不再,更要感谢冯媛小姐,她的辛勤工作,发现拙稿的瑕疵,对此,表示我衷心的感谢。 徐华龙
2015年8月10日
远古神话
第一章 盘古新议
第一节 盘古神话透露的文化信息
第二节 盘古神话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盘古神话研究的现代性
第二章 盘古地图
第一节 盘古的地图分布
第二节 盘古的文化比较
第三节 盘古的地图价值
第三章 司岗里神话母体的内涵及其价值
第一节 佤族起源的传说
第二节 司岗里是一神话母体,也是孕育佤族文化历史的综合体
第三节 司岗里神话的价值
第四章 伏羲新考
第一节 伏羲的含义
第二节 伏羲的所在地
第三节 伏羲与女娲
国风民俗
第一章 生产
第一节 狩猎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丝织
第四节 染色
第五节 制酒
第二章 交通
第一节 舟
第二节 车、马
第三节 道路
第三章 居住
第一节 居住形式
第二节 基本结构
第三节 建房仪式
第四章 饮食
第一节 饮食演变
第二节 粮食
第三节 蔬菜
第四节 肉类
第五节 果品与其他
第六节 饮食用具
第五章 服饰
第一节 冠、履
第二节 衣裳
第三节 佩戴
第六章 审美
第一节 节奏
第三节 生育价值
先秦诸子
第一章 孔子的民间文学观
第一节 关于删诗
第二节 关于郑声
第三节 关于民歌的美学评价
第四节 矛盾的民间文艺思想
第二章 孟子对民间文艺的运用和认识
第一节 对民间文艺的运用
第二节 对民间文艺的认识
第三章 《列子》中的神话寓言
第一节 《列子》的价值
第二节 《列子》中的神话
第三节 《列子》中的寓言
第四章 墨子的民间文艺思想
第一节 墨子对民间音乐的看法
第二节 墨子对散文体民间创作的认识
第五章 苟子的民间文艺观
第一节 荀子论民间文艺的产生
第二节 对民间文艺的评价
第三节 运用民间艺术形式创作
第四节 重视民间文艺的教育作用
中古习俗
第一章 齐梁时期独特的江南民俗文化
第一节 一般的民俗
第二节 独特的民俗文化
第三节 南北风俗比较
第四节 齐梁民俗独特性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鬼文化的繁荣及其原因
第一节 魏晋六朝鬼文化的作者
第二节 魏晋六朝鬼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魏晋六朝鬼文化的特点
第四节 魏晋六朝鬼文化的思想意义
第五节 鬼文化大量被记述的原因
第三章 西夏民俗的特质与发展
第一节 西夏社会的原本风俗
第二节 走向文明的西夏民俗
第三节 从愚昧转向文明的原因
第四章 李清照与民间文学
第一节 对民间艺术的认识
第二节 融神话为一体
第三节 融故事于一体
第四节 融俚语俗词于一体
第五章 李清照诗词中的宋代民俗文化
第一节 节日
第二节 饮食
第三节 头饰
第四节 服饰
元明清文化
第一章 元明时代浙江民俗
第一节 元代浙江民俗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明代浙江民俗及其变异
第三节 明代浙江民俗的其他形态
第四节 浙江民俗的特色及与其他区域的差异
第二章 《山歌》中的性意识
第一节 性意识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性意识的心理因素
第三节 性意识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 香囊及其文化
第一节 香囊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
第二节 香囊是社会的文化需求
第三节 香囊的制作
第四节 香囊内的香料
第五节 香囊是香薰文化的延伸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中国民俗与文学是分不开的,虽然文学并不会刻意地在文学作品里单独描述民俗,但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里描写民俗事项成为一种必然。
在中国文学作品里存在有大量的民俗的内容,这是需要认真加以梳理与总结的,以求真实地展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由于历史久远,过去的民俗在人们的记忆里已经迷糊。但是作为弥补,文学作品的描写则非常详细。古代,年初一的“贺节”这一环很重要,是人们联络感情的最好的时刻。在《金瓶梅》里就可以清楚看到:“到次日,重和元年新正月元旦,西门庆早起冠冕,穿大红,天地上烧了纸,吃了点心,备马就拜巡按贺节去了。”
到了清代,贺节依然流行。在《儒林外史》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夏总甲“吩咐过了和尚,把腿跷起一只来,自己拿拳头在腰上只管捶,捶着说道:‘俺如今倒不如你们务农的快活了!想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我怎好不去贺节?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打紧又被这瞎眼的王八在路上打个前失,把我跌了下来,跌得腰胯生疼。’”这个夏总甲还埋怨他这个当官的不如百姓,到了春节要去贺节。为什么要去贺节,因为之前“三班六房”已经送来帖子,当然要回敬了。这是礼尚往来,也是古代的一种风俗。
对于过年的习俗,在《金瓶梅》有详细的叙述。将春节穿新衣服、互相心礼、放鞭炮、踢毽子、嗑瓜子等一系列民俗活动栩栩如生地展示出来。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描写,很难想象明代的春节习俗的活动及礼仪。而这些活生生的文学描写,远比史书记载来得更生动。
众所周知,文学不仅仅只是反映或者记录民俗,有时候文学作品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将文人的高雅情趣演化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赏菊,就是一个例证。现在每到秋天就有各种各样的菊展,人们去那里看菊花。在人们的印象里,赏菊与陶渊明有着一定的关联。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为人们传颂。
现在,人们认为,菊花是经得起秋后风霜摧折的花卉,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其实,与节日里的另外习俗有关,是为了消除厄运的。
赏菊又是一个欢庆的活动。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庆,而赏菊则其中一个重要内容。赏菊的目的就是大家聚集在一起,琴棋弹唱,大快朵颐而已。如今的赏菊已经成为民众的共同爱好,并且成为一种新的习俗而保留下来,这是历史记载与文学作品对今天社会的影响。
民俗文化,有其一定的保守性,不会立马随着朝代的更换而马上改变。但是,民俗的变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每一种民俗都会由于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甚至消失。从这一点而言,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的变化,从端午节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明代,在朝廷里,到了端午节是皇上给大臣们送粽子。但是,老百姓的端午节依然流行,保存着送粽、送蛋的习俗。
这种风俗的主体对象,由过去的皇帝改变成为老百姓互相之间送粽子等礼品。很明显,风俗是会发生变化的,有时候的主体改变,有的则是风俗本身的变异。
其实,节日文化绝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文化,只不过在流传的过程中,有意或者无意地消失了,而这些在文学作品里,却能够完整地得以保留,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节日原型。
因此,只有通过文献的文学的两个部分中的民俗研究,才能够更好地完整地展示出中国民俗文化的整体面貌。
2015年8月13日
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形象思维的国度,汉赋、魏晋南北朝志怪、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这种思维的产物,其中还有大量的民俗文化的描述。同样,在先秦诸子、史书及历史典籍里,也存在许多各个朝代的民俗文化。
徐华龙著的这本《中国文学民俗史》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加以串联这些历史文献,形成一个独特的研究维度。对神话中的文化密码进行剖析、先秦诸子中的民间文化的论述、国风中的民俗事项的介绍,以及宋、元、明等民俗文化论述,具有一得之见。同时趣味性与知识性共存,对于专业研究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资料与方法。
中国民俗与文学是分不开的,虽然文学并不会刻意的在文学作品里单独描述民俗,但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学作品里描写民俗事项就成为一种必然。在中国文学作品里存有大量的民俗的内容,这是需要认真加以梳理与总结的,以求真实地展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中国文学民俗史》重点研究从诗经到明清小说的中国文学著作与民俗文化的关系,以及作者徐华龙如何利用当时的风俗习惯来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包括远古神话、国风民俗、先秦诸子、中古习俗、元明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