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颂国风
飞花点翠
舞影氍毹
苗岭的早晨(口笛)
北京火车进侗乡(芦笙)
接亲路上(合奏)
侗乡之夜(巴乌)
初升的太阳(马头琴)
列哨(葫芦丝与巴乌)
鄂伦春篝火(月琴)
欢乐的草原(四胡)
壮乡春早(马骨胡)
帕米尔的春天(笛子与手鼓)
我的热瓦甫(热瓦甫)
黄骡马(马头琴)
纺织谣(伽椰琴)
雨林情趣(葫芦丝)
赛马(芦笙)
春到科尔沁(四胡)
绿洲(都它尔)
森吉德玛(马头琴)
撮泥鳅(哈尼族俄比)
渔歌(巴乌)
天山即景(合奏)
追鱼(葫芦丝)
四季(马头琴)
塔吉克的节日(合奏)
山歌好比清江水(合奏)
雪域圣歌(合奏)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应该是一个相对宽泛、包容的大概念,少数民族音乐是其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专家考证,早在夏、商、周时期、少数民族音乐家就已进入中厚献演于宫廷。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春秋、两汉,“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公元一世纪的匈奴人西迁,使中国音乐史乃至人类文明史发生了巨大变革。许多少数民族音乐都是歌、舞、乐一二位一体,自成一统,很难梅其剥离分割开来,如苗族、水族、侗族的芦笙舞,彝族的三弦舞等,这些形式自然离不开乐器伴奏。有些民族的歌、舞、乐相对平衡发展,有的民族纯器乐的音乐比较发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乐颂国风 ; 飞花点翠 ; 舞影氍毹 ; 苗岭的早晨 ; 北京火车进侗乡 ; 接亲路上 ; 侗乡之夜 ; 列哨 ; 欢乐的草原 ; 壮乡春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