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贾思勰/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沐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末年。当时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造福百姓,贾思勰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撰写了大型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为完成《齐民要术》,贾思勰广泛收集资料,研究前人著作,并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使《齐民要术》的内容严谨而扎实,堪称后世农书的典范。
目录
导读
齐民书屋
书房里的手艺
解救贫女
学习种树
胭脂香粉
共度荒年
养羊的教训
丰盛的“素食宴”
经商之道
序言
《齐民要术》是我国第
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综
合性农书。其内容之广泛、
记载之详尽、保存之完整,
都是前所未有的。此书不仅
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都
很有影响力。
该书作者贾思勰为齐郡
益都(今山东寿光)人,生
活在北魏末年,曾经担任过
高阳太守,生卒年不详。《
齐民要术》大约写作于530
年至540年之间。当时的社
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政局
动荡、战乱不断,黎民百姓
经常颠沛流离,缺衣少食。
这种局面深深刺激了贾思勰
,他于是把造福百姓作为自
己的人生目标。如何使百姓
富裕起来,是贯穿《齐民要
术》全书的主题。贾思勰结
合当时的生产生活状况,通
过自己的调查、研究和实践
,使已有的经验变成可供实
际借鉴的案例,用以指导人
们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安
居乐业。
为了写作《齐民要术》
,贾思勰广泛收集历代文献
中关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资料
,共引用了一一百五十多种
前人著作。许多有价值的前
代农书中的重要内容,即因
此书的征引而得以保存至今
。此外,他在书中还记叙了
古籍修补、防治书籍虫蛀、
晾书、藏书等种种活动。这
些细节都显示出贾思勰非常
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学习

除了书本知识以外,贾
思勰还经常向有经验的人请
教,在书中援引了很多反映
民间实践经验的歌谣以及三
十多条农谚,为后人留下了
宝贵的资料。同时,他还以
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他人的记
载和观点。这样的写作态度
与写作方法,使《齐民要术
》的内容严谨而详明,堪称
后世农书的典范。
史书上关于贾思勰的详
细记载虽然不多,然而他的
著作却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
,为后世学者留下了珍贵的
史料。
导语
贾思勰,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作者依据有关资料,试图从社会、时代、家庭等多个角度展示贾思勰其人,把他还原到日常的生活场景中,让读者重新认识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农学家。
史书上关于贾思勰的详细记载虽然不多,然而他的著作却成为千古流传的经典,为后世学者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精彩页
齐民书屋腊月里的一天,在益都的一个村子里,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结了长长的冰凌。在一座宅院的厅堂里,飘出了热腾腾的饭菜香,人们陆陆续续进来坐下。
一对年长的夫妇坐到靠角落的一张桌子旁,妻子轻声问丈夫:“孩子他爹,你说贾老爷会答应咱们的请求吗?”男子摩挲着双手,道:“放心吧,老爷是个大好人。”
桌边上摆放着一碟蜜姜、一碗菘根萝卜菹(zū,盐菜或酸菜),靠中间的位置摆放着一个蒸猪头、一瓮蒸羊肉,还有一罐鳢(lǐ)鱼汤,几位学徒正从厨房里走过来,分别端着一盆烧饼、一罐粟米酪粥,以及一坛赤梁米酒。
一位中年男子端着酒,走到厅堂中央,只听他道:“这一年来,虽然经历了诸多困难和曲折,但是我们田里的庄稼还是获得了大丰收,这都是各位辛苦劳作的结果。古话讲,‘力能胜贫,谨能避祸。’这就是说,辛勤劳动可以克服贫穷,谨慎做人可以避免灾祸。在座的诸位,在勤劳与谨慎方面,都是我们村的榜样。明年,请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吧!”
接着,他道:“从明天起,各位可以回家休息一段时目,好好过个年,待明年春耕开始时,再回到这里。今天这顿饭,是我为大家饯行的,请大家尽情享用吧!”
讲话者,就是府上的主人贾思勰。众人纷纷向他道谢,然后开始大快朵颐。贾老爷挨桌问候,与大家聊聊家常。走到最边上一桌时,他来到那对年长的夫妇旁,一边夹了些菜到他们碗里,一边笑言:“李大哥、李大嫂,今年多亏了你们,咱们才有了好收成!”夫妇俩笑着摆手,连连说是大家的功劳。
贾思勰接着说:“这里需要留几个人修理农具、照看耕牛,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还是和往年一样,你们留下来吧?”夫妇二人面面相觑,欲言又止。最后,老李开口道:“贾老爷,我们年岁都大了,体力已不比从前,所以恐怕无法再为府上效劳了。我们已经商量好,用积蓄在老家买间房舍,几亩薄田,往后就在小村里度余生了。”
贾思勰叹口气道:“您多年劳作,积累了那么丰富的经验。这一走,还真是可惜啊!”
李嫂道:“老爷,我们跟了您这么多年,当然也舍不得走,可是实在是没有办法……老奴家中哥哥忽然去世,而爷娘尚在,所以我们不得不回家服侍长辈。如果您这边缺人手,不知道看不看得上我们家侄子?由于哥哥去世,因此养家重任落到大侄子身上。他倒是个勤快孩子,我们也可以教他,只是他家底单薄,没有多少地……”
贾思勰面露同情的神色,略一思索后,拍拍老李的肩膀说:“我理解二位的难处。我这儿刚好要办一件事,正缺人手呢。哪天有空,把侄儿带来吧。”夫妇俩相视一笑,终于安下心来。
这时候,贾思勰又走到厅堂中央,让学徒拿出一份茅草与泥包裹的东西。众人纷纷猜测,那是什么?原来,前几日贾府杀猪后,把其中一些肉放了一夜。半干半湿时,厨师将肉割成小块,然后用茅草包裹起来,外面用泥封住。 贾思勰指着手里的东西说:“这是苞肉。我给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份。回家后,把它挂在房子外面朝北的背阴处,可以保存到明年的七八月里,就像新杀的肉一样。”
众人欣然领了礼物,向老爷道谢后,各自归家了。
贾思勰凡事喜欢早做准备,因此过年期间的衣食用度、人情往来之类,已经大致安排妥当。临近春节,府上的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操持着,他则待在书房里,忙里偷闲,读上几页书。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又有言,“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左传》上说:“人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些书他虽然读了很多遍,但是每一次重读,依然很受触动。每天要处理各种纷至沓来的事务,但是只要能在书房静坐片刻,他便又重新获得了力量。
这天,管家风调来禀报:“家主,门外有两人求见,说是有种田方面的事情求教。”贾思勰道:“让他们进来吧。”来者是一位农夫和一名商人。商人见了贾思勰,作揖道:“本地人都说贾老爷精于农事,今天特地上门请教。”贾思勰道:“谈不上精通。您有何事?”
商人说:“我本是山西壶关人,去年路过此地,觉得这里的米饭香美可口,于是从他那里买了些谷子。谁知道我回家卖给我们当地的农民后,他们种了一年,却只长茎叶不结实!”
一旁的农夫焦急辩解:“贾老爷,我卖给他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好种子啊!”
两人争执不下。贾思勰让他们停下,然后对那位商人说:“咱们种庄稼,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这三样条件都变了,只有种子不变,你还能指望它会结出一样的果实?”商人顿时愣了一下。
贾思勰继续说:“我之前在并州(今山西太原)游历过一段时间。并州没有大蒜,有人到朝歌(今河南淇县)取蒜种来种,结果一年之后,从朝歌引种来的大蒜变成了百子蒜,蒜瓣细小,正和天蒜瓣一样!你们再看并州的芜菁(wūjīng,一种类似萝卜的蔬菜)根,大得像碗口,有人拿外州的种子来种,结果一年之后,外州引种来的芜菁根也变大了!蒜瓣变小,芜菁根却变大,你们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