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笑面人(共2册)/雨果小说全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维克多·雨果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郑克鲁,1939年生,广东中山人,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获法国文化教育一级勋章,2012年获傅雷翻译出版奖。学术专著有《法国文学论集》《繁花似锦——法国文学小史》《雨果》《情与理的王国——法国文学评论集》等,译著有《第二性》《蒂博一家》《基督山恩仇记》《沙漠里的爱情》《魔沼》《雨果散文》《卡夫卡》等,主编图书有《外国文学作品提要》《法国文学译丛》《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等。 目录 第一部 海洋和黑夜 开端两章 第一卷 人心比夜还黑 第二卷 单桅船在海上 第三卷 黑暗中的孩子 第二部 奉国王的命令 第一卷 过去永远存在,这几个人反映7人的本性 第二卷 格温普兰和蒂 第三卷 裂痕开始 第四卷 上刑罚的地窖 第五卷 大海和命运在同样的风吹动下波动 第六卷 于尔苏斯的各种面貌 第七卷 提坦女神 第八卷 卡比托利欧山和周围事物 第九卷 毁灭 结局海和夜 精彩页 第一章 于尔苏斯 于尔苏斯和奥莫情深意厚。于尔苏斯是人,奥莫是狼。他们的性情两相契合。是人给狼取了这个名字。兴许他也给自己取了他本人的名字;他感到于尔苏斯的名字对他来说挺好的,又感到奥莫的名字对这头动物也挺好。’这个人和这头狼的合伙,在市集上、教区的节日上、行人麇集的街角上、在老百姓到处想听到无聊话和购买药剂的需要中发展起来。这头狼很温驯,和蔼可亲地言听计从,深得观众喜爱。我们最大的满足是看到各种各样训练过的动物列队而过。怪不得在御林军经过时,有那么多的人驻足观看呢。 于尔苏斯和奥莫从这个十字路口走到那个十字路口,从阿伯里斯特维思公共广场走到耶德伯格’广场,从这一地走到那一地,从这一州走到那一州,从这一城市走到那一城市。一个市场生意都做尽了,他们就到另一个市场去。于尔苏斯住在一辆小篷车里,奥莫驯养有素,白天拉车,夜里守护。遇到难走的路、上坡路,车辙太多,泥泞不堪,人便把带子套在脖子上,亲密无间地和狼肩并肩一起拉车。他们这样一起年深月久地生活,遇到一片荒地,一个林中空地,一个树林的平地,一个多岔路口,一个村口,一个镇子人口,菜市场,公共散步场所,公园边上,教堂前面的广场,他们就随便安顿下来。当车子停在市集场地,娘儿们张着嘴巴跑过来,好事者围成一圈时,于尔苏斯便高谈阔论起来,奥莫加以附和,它嘴里叼着一只木碗,彬彬有礼地在观众中乞讨。他们这样谋生。狼有知识,人也一样。狼受过人的训练,或者他独自训练过狼的各种可爱动作,有助于增加收入。它的朋友对它说:“尤其是不要堕落成人啊。” 狼从来不咬人,人却有时要做咬一下的动作。至少于尔苏斯有咬人的企图。于尔苏斯是个愤世嫉俗者,正是为了强调他的愤世嫉俗,他才成为卖艺者。也是为了生活,因为肚子强行限定它的要求。再者,这个厌世的卖艺者要么是为了自找麻烦,要么是为了自我完美,竟然是个医生。医生不算什么,他还会口技呢。人家看见他说话,而他的嘴巴却不在翕动。他模仿遇到的人的声调和发音,令人误以为是真的;他模仿别人的声音,令人以为听到这人在说话。他仅仅一个人,能发出一群人的窃窃私语声,这使他有理由获得“口技专家”’的称号。他就用这个称号。他会再现各种各样的鸟鸣,画眉、鹪鹩、叽叽喳喳的云雀,像他一样流浪的候鸟;以致有时候,他会让你听到要么在人声嘈杂的公共广场上的声音,要么是草地上杂乱的动物叫声;时而嘈杂得像风雨,时而像清晨一样纯净和宁谧。——再说,这种才能虽然罕见,却是存在的。在上一世纪,有个名叫图泽尔的人,能模仿人与兽相混的语笑喧阗声和各种动物的叫声,他依附于布封,专管动物园。于尔苏斯很精明,怪里怪气,又很好奇,喜欢做我们称之为荒诞不经的奇特解释。他看来对此是信以为真的。这种厚颜无耻属于他的狡黠。他给不知名的人看手相,随便翻开书看看,便下结论,预言命运,教导说,遇到黑母马危险;出门旅行时,听到一个不知你到哪儿去的人叫你,那就更加危险。他自称是“迷信的商人”。他说:“在坎特伯雷大主教和我之间有不同;我呀,我敢承认。”以致有一天大主教有理由生气,把他叫来;但于尔苏斯很机灵,把自己在圣诞节的一篇讲道词背诵出来,将大主教缴了械;大主教听得入迷,记在心里,在讲坛上当作自己的东西讲了一通。据此,他宽恕于尔苏斯。P3-5 导语 《笑面人》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写作于1866-1868年,1869年发表。 作者运用浪漫主义对比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对比,加强了小说结局的悲剧气氛,揭露了整个贵族上流社会的糜烂、腐朽和没落。 序言 《笑面人》是雨果继《 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写于 1869年,在巴黎公社起义 的前夕。小说有四个主要人 物:格温普兰(笑面人)、盲 女蒂(女神之意)、于尔苏斯 (流浪卖艺人)和约瑟安娜公 爵小姐。小说以他们经历的 奇崛和性格的不同寻常而别 具一格。仅就格温普兰而言 ,他就像《巴黎圣母院》中 的加西莫多一样是个残疾, 不过是人为的残疾,经历更 惨,这就比加西莫多更令人 同情。 从小说的内容看,这是 一部历史小说,它以十七、 十八世纪之交的英国社会现 实为背景,展现了当时英国 的下层社会和上层社会的真 实面貌,把批判的矛头直接 指向君主专制制度。 就下层社会来说,最令 人触目惊心的是儿童贩子的 活动和罪恶行径。泛滥一时 的儿童贩子之所以充斥社会 ,原因就在于社会上层的暗 中支持:“詹姆士二世容忍 儿童贩子……可以利用他们 。”国王甚至承认他的共谋 关系,“这正是君主恐怖政 治的厚颜无耻。”贩卖儿童 居然在国王的庇护下不被看 作犯罪。内中的原因是,出 于国家利益,不时希望有人 失踪,这样可以有利于没收 财产,并把爵位转移。王朝 复辟之后,林诺斯·克朗查 理仍然坚持共和观点,逃往 瑞士,结婚后生下一个儿子 。他死后,两岁的儿子费尔 曼·克朗查理被詹姆士二世 以10英镑卖掉。国王对他犯 下的罪行也是对人民犯下罪 行。儿童贩子为了曰后能谋 利,给这个孩子的脸部动了 骇人的手术,在他脸上“放 上了一个永恒的笑容”的面 具,成为卖艺的工具,在城 市的广场和路口展出。把一 个本来生得俊俏的人脸改变 成一个怪物,这是非人性的 行为。格温普兰成为“笑面 人”不仅代表了穷人的悲苦 ,他作为受压迫者的化身, 和他们一起分享可诅咒的命 运。雨果还从中得出象征性 的意义:这咧嘴的笑是“作 为人民在压迫者下面假设满 意的意象”,“这笑容表达了 全人类的痛苦……百姓身处 苦海,不过表面上在笑。” 雨果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臧否 将笑面人的悲惨遭遇,升华 为下层人民无可奈何、任人 摆布的可悲命运,提升了小 说的深刻批判意义。 小说描写到在波特兰海 边挂在绞刑架上的尸体的一 幅惨象,这是对当时的英国 存在的陋习的一种白描,虽 然是针对走私犯采取的一种 杀一儆百的措施,但其阴森 恐怖、不堪入目的景象,也 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下层社会 的一幅写照,因为“富人的 天堂是由穷人的地狱建成的 ”。当时的英国不乏酷刑。 给格温普兰的脸动手术的恶 人阿尔卡诺纳尽管罪大恶极 ,但是州长为了让他招供, 竟然对他用了酷刑:脱光衣 服,四肢分开绑在柱子上, 胸部放了一块铁板,再放上 大石头压着,几乎不给吃不 给喝,一连好几天。然而效 果微乎其微。无论在海边吊 着绞刑犯任凭风吹雨打,还 是采取肉体惩罚,似乎并不 能遏制走私和其他犯罪行为 ,这只不过是对付下层人民 的统治手段罢了。铁棒官能 随时捉人,只用铁棒去触碰 一下人的身体,这人便不能 做任何反抗,只得乖乖地跟 着警察走;政府以养了一头 狼为借口,下令于尔苏斯离 开英国,并把收容他们的客 店老板和伙计都逮捕入狱, 法律几乎不问情由地极端严 厉由此也可见一斑。英国十 八世纪初的社会对百姓实行 的是残酷的镇压政策。 小说以格温普兰和于尔 苏斯的人道精神去对照这残 忍无情的社会。格温普兰被 儿童贩子抛弃在波特兰海岸 上,只得漫无目的地向前走 ,在大雪纷飞中冉冉而行, 光着脚在坑坑洼洼、崎岖难 走的半岛上跋涉。他不期然 地遇上了冻死在雪地上的一 个女人,还有半埋在雪中不 到九个月的小女孩。虽然他 没穿多少衣服,饥肠辘辘, 还是义无反顾地抱走小女孩 ,用自己的衣服包裹她,抱 在怀里,去寻找不知在哪里 的居民点。他的心里只有一 个念头,就是不管怎样也要 救人。而在他遇到的城镇里 ,居民都不肯开门,而只有 龟缩在小篷车的卖艺人于尔 苏斯毫不犹豫地收留了他, 并把自己不多的晚餐给了他 和小女孩吃。随后把他们俩 抚养了十五年。我在内心是 怪物。”蒂虽然是盲人,但 是形体和内心都是美的,不 同于公爵小姐形体和内心是 截然相反的。“蒂有一幅面 纱,就是黑夜;格温普兰有 一副面具,就是他的脸…… 蒂的孤独是悲惨的,她什么 也看不见;格温普兰的孤独 是可怖的,他什么都看得见 ……蒂是光芒的流放者;格 温普兰是生活的被排除者… …”“他赤贫、忧虑和不幸, 却让自己成为保护人……他 完蛋了,却去救人;他没有 房屋和躲避的地方,却收容 了她……他在世上孑然一身 ,却以收容来回应遗弃…… ”大卫是公爵小姐的名义丈 夫,巴基尔费德罗是公爵小 姐(包括女王)的亲信。大卫 只将公爵小姐当作情人,而 巴基尔费德罗虽然受到公爵 小姐的恩惠,却一直怀恨在 心,不甘心自己的地位低下 ,寻找机会狠狠地报复公爵 小姐的傲慢和高高在上。他 想方设法让公爵小姐见到笑 面人,被他的笑脸吸引,又 让笑面人重新成为上层贵族 的一员,让公爵小姐的愿望 落空。他并非要打击上层贵 族,而只是显 内容推荐 《笑面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其19年流亡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巴黎圣母院》之后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小说通过主角贵族面容被毁后所经历的一系列遭遇,揭示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描绘了一幅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画面。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艺术风格颇似《巴黎圣母院》,而小说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则深入了一大步。他高举“丑就是美”的大旗。挖掘丑陋中的美学价值,也把人们的目光引向社会的底层。 本书为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郑克鲁教授担纲翻译,文字优美,并且跟其他译本不同的最大一个优点就是,郑克鲁教授在翻译过程中,加了大量的与文学史、历史有关的资料脚注,对读者阅读理解作品,有进一步的帮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