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音乐界来说,20世纪的法国作曲家中,奥利沃·梅西安的名字是继德彪西、拉威尔、奥涅格、米约、普朗克等人之后的受关注的作曲家了。梅西安音乐中在对宗教、爱情、大自然的感悟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他在音乐语言领域中的创新精神,诸如独创的节奏运用,旋律和声中“有限移位调式”的创造,以及在声音组合中展示的绚丽色彩等等,这一切使他无愧于被列入20世纪西方音乐中具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作曲家行列之中。梅西安的音乐对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创作不无影响,但遗憾的是,中国的音乐学界对梅西安创作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凤毛麟角。然而,这个几乎是空白的学术空间,如今已经开始被一位年轻的女音乐学家填补了,这就是郑中女士和她的这篇哲学博士论文《梅西安钢琴作品研究》。论文虽然将研究范围仅限于作曲家的钢琴独奏作品,但它所论及的问题,实际上却已经涉及到作曲家创作风格特征的整体了,因为钢琴音乐毕竟是梅西安音乐创新的重要实验基地之一,在这里,已经展示了其创作风格的许多重要方面。论文作者紧紧抓住了在通常的音乐风格分析中重要的四个层面,即节奏、旋律、调式、和声,不仅描述了作曲家各个不同风格时期的技法特征,而且揭示了其演变的具体过程,使自己的论文具有了风格纵向发展的历史感。...
郑中,女,1970年出生。现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艺术系,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师从周振锡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师从张惠玲教授),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跟随杨立青教授从事博士后课题研究,为我国首批音乐学科的博士后研究员。先后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音乐艺术》、《黄钟》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及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等重点研究课题,博士学位论文《梅西安钢琴独奏作品研究》获中国音乐家协会西方音乐学会博士论文一等奖。《论梅西安色彩和弦的音级集合特征——兼论音级集合中的孪生结构》获2004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论文类二等奖,《论梅西安的节奏系统》获2-005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论文类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
章绪论
节梅西安
第二节梅西安研究综览
一、原生型研究
二、次生型研究
第三节梅西安钢琴独奏作品研究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缘起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分期
第二章梅西安的音乐语言体系(上)
节理性化的节奏系统
一、节奏基本素材
二、理性节奏生成系统
三、节奏生成系统
四、关于节奏的记谱法
第二节多样化的旋律技法
一、旋律基本素材
二、旋律发展手法
第三章梅西安的音乐语言体系(下)
节对称性的有限移位调式
一、有限移位调式
二、历史沿革
三、对称属性
四、色彩特点
五、有限移位调式与不可逆行节奏的关系——不可能性魅:
第二节个性化的色彩和弦
一、音级集合中的倒影对称结构
二、《技巧》中的色彩和弦
三、《对话》及《论著》中的色彩和弦
四、《色彩和弦字典表》
第四章传统的承接与创新:梅西安钢琴音乐创作初期作品之分析(1929~1935)
节作品概观
第二节传统的承接与创新
第三节有限移位调式的应用
一、平行进行模式
二、其他应用特点
三、《不可触及的梦中之声》的音乐分析
第四节主题旋律的动机内核与节奏
一、主题旋律的动机内核
二、节奏
第五节对称性的创作理念
一、结构对称
二、《为保罗·杜卡之墓的小品》的对称结构
第五章宗教精神气质的映射:梅西安钢琴音乐创作发展期作品之分析(1943-1944)
第六章多维准序列技法的融入与呈现:梅西安钢琴音乐创作转型期作品之分析(1949-1950)
第七章鸟歌与大自然的回响:梅西安钢琴音乐创作整合期作品之分析(1956-1985)
第八章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