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梁启超--生活是学问/致孩子中外名人家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书评(媒体评论)
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
,才不愧为我之爱儿。人生
在世,常要思报社会之恩,
因自己地位做得一分是一分
,便人人都有事可做了。
——梁启超
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
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
思想界……近人诗“文字收
功日,全球革命时”,此二
语惟梁氏可以当之无愧。
——胡适
目录
与思顺书◎自立自知便自得
与思顺书◎有忧患,实属幸事
与思顺书◎直面危机的人生
与思顺书◎来自社会的思德
与思顺书◎生活是学问
与思顺书◎有何理由不努力
与思成书◎细品经典之美
与思成书◎从容人生
与思顺书◎勤勤恳恳做本分的事
与思顺、思成、思永、思庄书◎最直接的爱意
与孩子们书◎孩子气的人生
与思顺书◎二十一个动物
与孩子们书◎拥感思之心,与世界同行
与思顺书◎求学在于自己
与思成书◎理性的意义
与孩子们书◎益友也是良师
与孩子们书◎缘,妙不可言
与孩子们书◎民族与责任
与孩子们书◎慢慢的风景
与孩子们书◎人生还需“得做且做”
与孩子们书◎志气,永不消磨
与思顺书◎过了度的志气
与孩子们书◎人生在世,最忌悲观
与孩子们书◎来自“兴趣”的魅力
与孩子们书◎优游涵饮,使自得之
与思成书◎父母的“责任”
与思成夫妇书◎学习的一种力量
与思顺书◎真诚的回应
与思顺书◎主动吃点苦总没错
精彩页
人生在世,一是要自知,知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短处又在哪里,该做什么,该如何做,量力而行才能少走弯路;二是要自立。歌德说过:“我们虽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依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而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虽然我们被父母爱着、被老师爱着、被朋友爱着,遇到任何困难,都会得到他们善意的帮助,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他们,因为最终直面困难的人,仍然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没有自立精神,不懂得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去消除障碍,那么稍大的风雨就会将我们击垮。而自立会教导我们如何在泥泞中爬起来,如何在最糟糕的天气里前行,如何将脆弱的自己打造成不惧任何风雨的勇士!即便无人伸出援手,我们也能自己爬出深渊!
大卫-洛克菲勒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也是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他的事业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银行第六位的曼哈顿银行上。他任该银行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经理以后,该银行资金从20亿美元上升到了34亿美元。
1915年,大卫出生在纽约市,当时他家已有亿万财产,可孩子们每周只能得到很少的零用钱,同时每人还必须准备一个小账本,按父亲的要求,将零用钱的使用去向登记在上面。经父亲检查后,如果谁的钱使用合理,谁就能得到奖励。
为了教育孩子从小懂得金钱的价值,父亲故意让他们处于经济压力之下。如果谁想多用一点钱,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去挣。
正因如此,大卫从小就知道如何从家庭生活中找到“商机”:捉住阁楼上的老鼠,每只可挣五分硬币;擦一双皮鞋可挣五分硬币,擦一双长筒靴可挣一角硬币;干劈柴火、拔杂草等杂活则按照工作时间来计算工钱。
童年时代,大卫没有享受过任何奢侈的生活,他穿着和雇工一样的普通衣服,生活既简单朴素又紧张快乐。他有一个大学同学,花钱大手大脚,常常在开口索要之前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看起来似乎很幸福,但大卫说:“他是我认识的最不幸的人,他结了三次婚,换了数次工作。永远也不懂得发挥自己的能力。”
王姨今晨已安抵沪,幸而今晨到,否则今日必至挨饿。因邻居送饭来者已谢绝也(明日当可举火,今日以面包充饥)。此间对我之消息甚恶,英警署连夜派人来保卫,现决无虞。吾断不至遇险。吾生平所确信,汝等不必为我忧虑。现一步不出门(并不下楼)。每日读书甚多,顷方拟著一书名日《泰西近代思想论》②,觉此于中国前途甚有关系。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来所境较安适,而不知不识之间,德业已日退,在我犹然,况于汝辈。令复还我忧患生涯,而心境乏愉快,视前此乃不啻天壤,此亦天之所以玉成汝辈也。使汝辈再处如前数年之境遇者,更阅数年,几何不变为纨绔子哉。此书可寄示汝两弟,且令宝存之。
一月二日
(1916年1月2日)
“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
这句话细细咂摸起来,非常有趣。很多人都知道困境对我们的成长有好处,但难免会想“若能顺风顺水还是最好”,更不会把它视为“人生幸事”。毕竟知道它的好处是一回事,真遇到它又是另一回事了。只有经历过无数困境并看得透彻的人,才会为处在困境和忧患中欣喜。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谁都逃不开。若能借着“不如意”,把自己锤炼得更结实,更“耐打”,“不如意”也就会转化成自己的成功资本。就说那《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就算被关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不也炼出了火眼金睛吗?
古语云:绝处逢生。困境可以使一个人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常规,书写不曾想过的神话。所以,所处的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凝神静气;面对的挑战越艰险,我们越要从容坚定。如此,任何困境对我们来说,就都不算什么了。而当我们因此变得更好之后,也会像梁启超一般,懂得困境的好处,不由自主地对困境保持着一份欣喜和坦然。P3-7
导语
本套书共4册,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及初中生,选取曾国藩、梁启超、傅雷和切斯特菲尔德等数位在家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外名人,精心挑选其写给晚辈的家书片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阐释和点评,文字流畅、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使小读者从中获得丰富的人生感悟。
其中,《梁启超:生活是学问》选取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写给孩子的精彩书信,体现出其上接《曾国藩家书》,下启《傅雷家书》的特点,是传统家教与现代家教结合的典范。
序言
翻开这套书中的五部家
书,五位父亲的面容与背影
,从历史深处浮现出来。他
们谆谆教子的话语在我们耳
畔回响,他们汩汩而出的爱
意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在
我们这样一个如此重视家风
建设的新时代,这些遥远而
可敬的父亲笔下饱含深情的
教育金言,仍然有着重要的
启示意义。
这是五位不同时代的父
亲,也是五位不同风格的父
亲。
从职业和身份上看,有
贵族型父亲——启蒙运动时
期英国的切斯特菲尔德伯爵
,曾任爱尔兰总督、国务大
臣;有官员型父亲——清朝
末期动荡岁月里的二品大员
曾国藩,官车两江总督、直
隶总督;有富翁型父亲——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美
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一
位鼎鼎有名的富豪;有社会
活动家型父亲——近代维新
派领袖粱启超,他同时也是
著名的恩想家和文学家;有
学者型父亲——中国现代杰
出的翻译家傅雷,尤以译介
法国19世纪文学作品见长…

从个性和气质上看,这
五位父亲也迥然不同。切斯
特菲尔德伯爵属于世故型,
精明强干,深谙为人处世之
道;曾国藩属于朴拙型,自
认天资不高但极具耐心和韧
劲;洛克菲勒属于张扬型,
以意气风发的姿态走完辉煌
的一生;粱启超属于青春型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充满
无穷的活力并时刻感染着他
人;傅雷属于内敛型,生性
极为敏感而又相当执拗……
但不论身份和气质有多
大不同,他们所呈现给孩子
的面容与背影,都有着高度
的相似之处。
“严父慈母”是以前的社
会给予父母的角色定位,中
外皆然。即便不是出于本意
,过去的父亲也必须扮演起
严父的角色。从五部家书中
可以看出,五位父亲都怀有
“望子成龙”之心,对自己的
孩子高标准、严要求,有的
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正所
谓“咬紧儿子不放松,只缘
一颗严父心”。当然,在严
厉、严肃、严谨的外表之下
,他们的心是无限慈爱的。
这种爱是无私的——他们无
比希望孩子作为“另一个自
己”,能将他们未走完的路
走得更远。
虽然五部家书里有千言
万语,是千叮咛万嘱咐,但
我以为,起作用更大的还是
五位父亲的身教,或者说,
是融合了言传和身教的整体
教育氛围。说到身教,就不
能不提那含义丰富的“背影”
。尤其对于五六岁以后的孩
子来说,家长的背影比正脸
更重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
对自己身体的管理能力已经
比较强,不太会出现特别危
险的情形,他们已经急切地
要去当一个观察者和模仿者
了。家长的背影被他们默默
地看在眼里,家长的背影什
么样,将来他们就可能成为
什么样的人。这五位父亲作
为事业成功者,对于自己的
工作都是全身心投入的,视
劳作和创造为最大的人生快
乐;他们严于律己、坚持不
懈、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郧劳碌的背影、那执着的
身姿,深深地感染着孩子,
成为孩子漫漫人生路上持久
的动力。
于是,从切斯特菲尔德
、曾国藩、洛克菲勒到粱启
超、傅雷,严厉中带着慈爱
的面容和辛劳中带着睿智的
背影,就构成了历史上五位
著名父亲的共同特征。他们
在家书中留下的谆谆教诲,
也为后世人提供了精神食粮
和为人处世的准则……这套
书预设的读者,除小学中高
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外,还包
括他们的家长。甚至可以说
,家长是本套书编者更为看
重的大读者。读完这五部家
书,我相信,我们每位大读
者自己的父亲的形象,也会
逐渐清晰起来。我们会对照
这五位父亲,思考自己父亲
当年在家庭教育上的得与失
;更重要的是,超越那些得
与失,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理解他们的不容易……然
后,在家族生存繁衍的这个
“现在进行时”的时间点,想
一想自己该怎样做好父亲、
做好母亲……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在家
庭教育上,既有良好的借鉴
,又能够经常自省,那么,
我们整个社会的家风建设或
许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内容推荐
《梁启超家书》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写给孩子的书信集,其上接《曾国藩家书》,下启《傅雷家书》,被称为传统家教与现代家教结合的典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31:00